楊秉輝
一
穎與愷是一所重點中學里的同學。他們完成9年制義務教育后以優(yōu)異的成績進入了市重點高中。愷是班級的學習委員,穎是宣傳委員,比一般同學相互接觸的機會要多些,不過當時他們天真無邪、兩小無猜。
三年高中讀下來,學生們在身體上、智力上都漸趨成熟。高中畢業(yè)了,兩人心中都埋下了對對方的好感。但沒說透,只說日后常聯(lián)系。
兩人的大學皆在市郊的大學城中,相距不算太遠,但終究是分開了,不過好在有微信,聯(lián)絡起來還算方便。
緣于大三的一場籃球比賽,愷和穎相愛了,而且愛得很深。盡管沒有“大學在校生不能談戀愛”的規(guī)定,但畢竟學業(yè)尚未完成,雙方也都出身在知識家庭,他們的戀愛發(fā)于情而止于理。不過畢業(yè)前兩人商定:不考慮讀研,一定在同一城市謀職,等工作穩(wěn)定略有積蓄后,建立家庭。對于他們的這一決定,雙方的父母也表示了贊同。
二
隨著戀情的進展,穎在享受著戀愛甜蜜的同時,心中卻掠過一絲苦澀,原來她是一個乙肝病毒攜帶者。
穎的身體一直很好,并未患過肝炎。大學入學體檢時發(fā)現(xiàn)血液中攜帶有乙肝病毒,但肝功能正常,校醫(yī)認為無需治療。大學4年中穎幾乎連感冒也沒得過。不過她自己仍是十分小心,畢業(yè)前自己去市立醫(yī)院進行了檢查。檢查的結果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核心抗體及e抗原三個陽性,即俗稱的“大三陽”,乙肝病毒脫氧核糖核酸(DNA)為107,但肝功能正常。市立醫(yī)院的肝病專家認為應屬乙肝“免疫耐受期”,即受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免疫力尚能阻止病毒對肝臟的損害,但又不足以為戰(zhàn)而勝之的狀態(tài)。處于此期的受感染者可正常工作、生活,亦暫無需治療。
診病的專家問起她家人肝病的情況。穎只知道她媽“肝不太好”,有一舅父若干年前死于肝癌。專家建議她的家人應注意做乙肝方面的檢查。
這次就醫(yī)檢查讓穎開始了對乙肝之事的關注,上網搜索、查閱相關科普書籍的結果使她知道了:乙肝病毒是經過血液傳染的,一般的生活接觸并不會造成傳染,但夫妻之間的親密接觸仍有導致傳染的可能,故乙肝患者或“帶病毒者”的配偶應注射以預防感染。慢性乙肝、乙肝肝硬化、肝癌患者多數(shù)是在幼年時期,甚至在出生前后遭受乙肝病毒感染,因其時受感染者免疫力尚不健全,無力清除病毒以致形成慢性感染狀態(tài)。
這讓穎很是糾結:一個星期前愷已經正式向她提到結婚的事了。這事是不是應該向愷說明?愷能不能接受這個現(xiàn)實?
經過反復思量,穎覺得愛一個人就不應該對他隱瞞什么,而如果愷真的愛她,也應該能夠接受她。若是他不能接受,那么分手也不足惜,想到這里穎倒也坦然了些。
一個初秋的周末,穎向愷表露了她的心事:
“跟你說件事……”
“治療就得了嘛。”
“專家說不需要治療?!?/p>
“既然連治療都不需要,那就不算個什么事噢?!?/p>
“有可能會傳染給你的?!?/p>
“可能傳給我?即使傳給我,你不需要治療,我也不需要治療,對吧,那有什么關系呢?”
“你需要打針預防?!?/p>
“能預防那更好,穎,這不算什么事啊。”
“我是應該向你說明的,還有……”
穎又遲疑了,愷微笑著等著她說。
“我們不能要孩子。”穎坐到愷的身邊,說得更輕了。
愷一直等著穎表態(tài)。今天穎說有什么病毒的事,他以前聽說過的,中國有一億多人帶有肝炎病毒,可以正常生活、工作,一般也不會傳染。穎說這些也可以理解為,比如“在一起喝咖啡”不必顧慮。但說到“不要孩子”則明確是對他向她求婚的回應了。愷心中大喜。他知道有些女人怕生孩子的痛苦,不愿生孩子,愛一個女人便應該尊重她的意見。
有情人終成眷屬,愷和穎走入了婚姻的殿堂,享受著美妙的兩人世界。
愷注射了乙肝疫苗。
三
一年過去了,兩人都升了職、買了車,還計劃買房,只是沒計劃生孩子。愷的母親問過愷,被愷支吾過去了。又過了半年,再問,又被支吾過去。
說多了,愷也有點心動,一天終于向穎提出:“我們要個孩子吧”。
穎的心中五味雜陳,她愛愷、也愛孩子,只是擔心她的病毒傳給孩子,她知道這病毒是經過血液傳播的,孩子與母親“血脈相通”,打疫苗可以預防傳染,但孩子還在媽媽肚子里怎么打疫苗?她還知道如果孩子在母體內就受到乙肝病毒感染,今后很可能發(fā)展為慢性肝炎、肝硬化。她告訴愷,不是她不要,是她不能要孩子。
愷愛穎,安慰她:“不要就不要吧。”
一天愷突然興沖沖地對穎說這事有辦法解決的,網上說的。
穎知道這說明愷是一直關心這事的。于是便也上網搜索,知道這叫“阻斷(乙肝病毒的)母嬰傳遞”,確實已經有了很大的進展。穎當然了解網上信息的可信度有限,通過同事介紹拜訪了陳主任。
陳主任是位年近60的女醫(yī)生,很希望通過媒體的介紹讓更多的“乙肝媽媽”避免乙肝病毒的母嬰傳遞。穎先說了母嬰“血脈相通”的話。哪知陳主任卻道:“‘血脈相通是文學家的說法。其實胎兒在母體的子宮里與母體各有各的造血與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如母體的心跳每分鐘70~80次,胎心的跳動則有140~150次。胎兒與母體當中隔著個胎盤,母體的營養(yǎng)物質可以透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供胎兒生長發(fā)育之用。紅細胞、白細胞,以及血液中的病毒一般并不能透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但是,若母體乙肝e抗原陽性,即所謂‘大三陽者,及體內乙肝脫氧核糖核酸量大,表示病毒含量高時,病毒也有可能透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造成宮腔內感染。所以遇到這種情況最好先行避孕,進行抗病毒治療,持續(xù)治療半年至一年,病毒含量即可下降,一些病例乙肝e抗原還可能轉為陰性,此時再受孕妊娠,可以大幅度地降低宮腔內及分娩時病毒感染的機會。胎兒娩出后除了按規(guī)定注射乙肝疫苗外,再給嬰兒注射一劑乙肝免疫球蛋白,便可基本避免母嬰之間病毒的傳遞?!?/p>
陳主任還說:“為了這個目的而進行的抗病毒治療,實際上也免除了母體日后肝病發(fā)展的風險。此外,不必擔心抗乙肝病毒治療對妊娠與胎兒發(fā)育可能造成影響。如用干擾素類藥物治療,待體內病毒含量下降后停藥,停藥半年以上再受孕,對母體、妊娠、胎兒是安全的;也可以使用抗病毒藥中的替比夫定等藥,服用此藥已被證實對妊娠與胎兒是安全的,準媽媽可以服用,待病毒含量下降后,甚至可以在持續(xù)服藥的情況下受孕、妊娠;或者也可以在妊娠后期開始服用抗病毒藥拉米夫定治療,也有‘阻斷母嬰(之間的乙肝病毒)傳遞的作用,而且對妊娠、對胎兒也是安全的?!?/p>
陳主任是研究這個問題的專家,一席話使穎的疑慮盡消,一直放在心里的不安、愧疚,也隨之煙消云散?;厝フf與愷聽,皆大喜。
于是按照陳主任的面授機宜行事。
一年半后,一個健康的小生命結束了愷與穎的兩人世界。他們給孩子起的名字叫科科:科學帶來的健康、科學帶來的生命。
不但如此,由于抗病毒治療,穎的乙肝e抗原轉為陰性,體內的病毒也降到可測水平以下。陳主任表示:根據最新的乙肝治療指南,徹底清除病毒以至治愈這種感染也是有可能的。
我國曾經是乙型肝炎流行的“大國”。半數(shù)以上的人口曾遭乙肝病毒感染,形成慢性感染狀態(tài)者占全人口的10%以上。近20年來我國推行乙肝疫苗接種,已使這一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狀況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據有關報道:乙肝疫苗的接種在我國已至少避免了8 000萬人遭受乙肝病毒感染,減少了2 000萬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中國已經擺脫了“乙肝大國”的尷尬局面。但是乙肝疫苗為預防性用藥,若嬰兒在出生前已遭感染,則疫苗將不能發(fā)揮作用,這便是本文主人公的疑慮所在。為人父母者誰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健康,幸而如今有了解決之法,愿天下父母充分重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