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華
(金州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門診分診,遼寧 大連 116100)
近年來,由于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以及人口老齡化,高血壓的患者愈來愈多,患病早期幾乎沒有癥狀,往往無法引起人們的關注,常導致心血管與腦血管等并發(fā)癥,對高血壓患者而言,不僅需要服用有效的降壓藥物,更應該加強日常的護理[1]。為了評價擇時服藥護理實施在高血壓患者的臨床價值,我院對其開展了深入探究,現(xiàn)詳細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經(jīng)患者家屬同意和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實施,抽取我院于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患有高血壓的1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年齡區(qū)間在52~83歲,平均年齡為(64.13±2.84)歲。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的方法將患者進行平均分組,共分為兩組:試驗組一共有50例患者,其中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齡為(66.24±4.43)歲,對照組一共有50例患者,其中男患者24例,女患者26例,平均年齡為(60.06±5.52)歲。所有患者的年齡組成、性別分布及病情的嚴重幅度等資料對比差異性不顯著,P>0.05。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與我國頒布的《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中的高血壓的診斷標準與分類標準相符[2]。
1.2 方法:首先為所有患者實施高血壓的傳統(tǒng)治療,在本次研究的過程中選取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的代表藥品卡托普利作為研究的藥物。試驗組:在患者的血壓達到峰值之前1 h服用降壓藥物,判斷血壓到達峰值的辦法為:對兩組患者5 d的24 h的血壓值實施動態(tài)監(jiān)測,按照監(jiān)測所得數(shù)據(jù)來對患者24 h血壓達到峰值的時間進行判斷,同時和患者在進組前所回答的與高血壓升高有關表現(xiàn)所出現(xiàn)的時間的問卷調查相結合,最后對試驗組患者的血壓到達峰值的時間進行確定,同時在其峰值出現(xiàn)之前1 h護理人員需督促患者服用藥物。對照組:分別在上午9時與下午3時囑患者服用降壓藥物。進行干預15周。
1.3 觀察指標與評判標準:護理結束后,對比兩組患者收縮壓、舒張壓下降水平、焦慮積分以及滿意度。滿意度的評判標準:總分為100分。評分90~100,非常滿意;評分60~90,滿意;評分小于60,不滿意。焦慮程度:根據(jù)SAS量表進行評分,得分越低,其焦慮幅度越小。
2.1 組間療效比較:試驗進行前,試驗組的收縮壓與舒張壓與對照組相比未見顯著差異,P>0.05,經(jīng)護理后,試驗組和對照組的舒張壓與收縮壓數(shù)值均較護理前有所減低,試驗組血壓下降更明顯,P<0.05,差異在統(tǒng)計學上有意義。見表1。
表1 組間血壓水平對比()
表1 組間血壓水平對比()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與對照組相比,#P<0.05,與治療前相比,&P<0.05
組別 例數(shù) 護理前 護理后收縮壓 舒張壓 收縮壓 舒張壓試驗組 50 162.71±11.22*99.23±10.64*121.39±7.68#&79.54±7.81#&對照組 50 161.25±10.96 100.27±12.08 141.56±8.01& 97.21±7.93&
2.2 組間滿意度比較:護理后,比較組間患者于護理過后的滿意程度,試驗組中32例(64.00%)非常滿意,13例(26.00%)滿意,5例(10.00%)不滿意,滿意率為45例(90.00%);對照組中25例(50.00%)非常滿意,10例(20.00%)滿意,15例(30.00%)不滿意,滿意率為35例(70.00%)。試驗組患者的滿意率與對照組相比顯著偏高,P<0.05。
2.3 組間患者的焦慮程度比較:進行擇時護理之前,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焦慮(SAS)的積分分別為(64.68±7.62)分、(63.64±7.25)分,兩組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在實施護理后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焦慮(SAS)的積分分別為(42.58±8.67)分、(50.56±9.58)分,試驗組患者的焦慮(SAS)積分與對照組相比降低更顯著,P<0.05,差異在統(tǒng)計學上有意義。
高血壓可致使患者出現(xiàn)乏力與頭暈等癥狀,若未進行及時有效的控制則可能導致血管、心臟、腎臟和腦等器官損傷和全身性疾病[3]。對高血壓的患者實施有效護理方法能夠控制患者的血壓,進而改進患者生活的質量。由于傳統(tǒng)護理方法的被動性與機械化較強,局限性較大,不能滿足人們的護理需求。中醫(yī)時間醫(yī)學早在《黃帝內經(jīng)》時代就已產(chǎn)生,以“天人相應”為哲學的指導思想,提出用五色與脈象的變動規(guī)律進行診治疾病[4]。且有關研究表明機體生理功能和外界自然環(huán)境之間緊密聯(lián)系,強調疾病的治療與預防需要“因時制宜”[5]。采取擇時服藥的護理方式合理的選擇予藥時間,讓藥物效能與高血壓的時間生物學變化節(jié)律大致相符,實現(xiàn)24 h安全且平穩(wěn)控制血壓的目的[6]。每天選取在血壓達到峰值之前1 h予藥,有利于對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峰值進行控制,同時防止在夜晚出現(xiàn)血壓過低的現(xiàn)象,與因時制宜的規(guī)律相符。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護理后,兩組患者的血壓均比護理前降低,且試驗組較對照組血壓下降幅度更顯著,P<0.05,差異在統(tǒng)計學上有意義;試驗組患者的滿意度與對照組相比顯著偏高,P<0.05;在實施護理后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的焦慮的評分顯著下降,且試驗組比對照組降低顯著,P<0.05。
綜上所述,當對高血壓患者進行護理時,采取擇時服藥護理的手段,既安全又有效,提高生活質量,值得廣泛應用并加以完善。
[1] 吳煥榮.時間護理學在高血壓疾病患者中的應用[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6,8(17):121-122.
[2] 曾韌.中醫(yī)時間護理干預風火上擾型高血壓隨機平行對照研究[J].實用中醫(yī)內科雜志,2014,28(9):153-155.
[3] 葉惠堅,吳玉玲,洪莉萍,等.紐曼保健系統(tǒng)模式在老年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4,20(17):2752-2754.
[4] 王肅.《黃帝內經(jīng)》中“因時之序”探討[J].中醫(yī)研究,2012,25(6):10-12.
[5] 王楠楠,王旭東.中醫(yī)特色療法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的研究進展[J].河南中醫(yī),2012,32(2):258-260.
[6] 馬洪艷.“擇時服藥”在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療效觀察[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5,42(5):110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