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蕭,馬千里,楊仁黨*
(華南理工大學 制漿造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廣東 廣州 510640)
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等可溶性糖是食品的重要組成成分之一,為人體生長提供所需的能量,同時也是食品的重要風味成分[1]。此外,可溶性糖及有機酸是水果的重要營養(yǎng)成分和重要風味物質(zhì),其構(gòu)成和含量水平是決定水果甜酸風味的關(guān)鍵因素[2-5]。在發(fā)酵過程中產(chǎn)生的還原糖和可溶性糖是決定產(chǎn)品質(zhì)量的重要因素,其含量的變化與功能性成分也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6-8]。血液中的葡萄糖提供了人體組織細胞所需的大多能量,所以血糖含量必須保持在一定范圍內(nèi)才能維持含量體內(nèi)各器官和組織的需要。在醫(yī)藥方面,從天然產(chǎn)物和真菌中提取的活性多糖類具有抗癌、抗氧化、降血糖等活性[9-11],低聚木糖、低聚果糖、甲殼低聚糖等低聚糖是功能保健產(chǎn)品的重要成分之一[12-13]。由于糖的分析涉及到食品、發(fā)酵、醫(yī)學、藥學等多個領(lǐng)域,所以糖含量測定技術(shù)一直是國內(nèi)外的研究熱點。糖測定的方法有多種,國內(nèi)食品檢測目前主要采用GB 5009.7—2016《食品中還原糖的測定》[14]。除此之外比較常用的實驗室分析方法有3,5-二硝基水楊酸(3,5-dinitrosalicylic acid,DNS)比色法、苯酚-硫酸法、費林試劑法等[15-18]。近年來儀器分析如高效液相色譜法也被用于多種糖分的分析檢測[19-20]。實驗室方法使用試劑、儀器較多,操作繁瑣費時,并且可測定的糖濃度范圍有限;大型設備價格昂貴,整個過程需要專業(yè)人士熟練操作,對操作者有較高的要求。因此,手持糖度儀等小型測定儀器開始逐漸走向市場,其測定范圍較大,使用簡單,但是仍然沒有脫離儀器,維護、攜帶較為不方便。
試紙法是把化學反應從試管移到試紙上進行,利用產(chǎn)生明顯顏色的化學反應定性或定量檢測待測物質(zhì)。試紙法具有操作簡單、攜帶方便、價格便宜、無需儀器設備、結(jié)果顯示直觀、不需檢修維護等特點,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21]。目前已應用于快速檢測食品中的過氧化氫、亞硝酸鹽、尿素、組胺、敵敵畏、硼砂等物質(zhì)[22-29],但測定食品中糖含量的研究較少。
本實驗以DNS比色法為顯色機理,通過對顯色配方和工藝條件優(yōu)化,制備了還原糖快速檢測試紙。并將該方法與糖度儀測定結(jié)果進行對比,驗證其準確性。
飲料、水果 市購;定性濾紙(φ 7 cm)、定量濾紙(φ 7 cm)、層析濾紙(φ 7 cm) 杭州沃華濾紙有限公司;DNS(分析純) 上海源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氧化鈣(分析純) 天津市福晨化學試劑廠;葡萄糖(分析純) 上海博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HWS26型電熱恒溫水浴鍋、DHG-9140A電熱鼓風干燥箱 上海一恒科學儀器有限公司;FA1104電子天平上海精天電子儀器廠;RHB80糖度計 天津市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
1.3.1 實驗原理
在堿性條件下,還原糖與顯色劑DNS共熱反應生成棕紅色的氨基化合物,在一定范圍內(nèi),還原糖的含量與反應產(chǎn)物棕紅色顏色的深淺成正比關(guān)系。氧化鈣與待測樣品中的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為反應提供了堿性環(huán)境,同時放出熱量,具備了還原糖與DNS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的條件,生成了棕紅色的氨基化合物,實驗化學反應原理如圖1所示。通過與標準色階對比,確定還原糖的質(zhì)量濃度,實現(xiàn)了還原糖的半定量檢測。
圖1 DNS試劑顯色原理示意圖Fig. 1 Schematic diagram for the principle of DNS colorimetry
1.3.2 葡萄糖溶液的配制
以葡萄糖溶液作為標準還原糖溶液,分別配制濃度為0.01、0.02、0.05、0.10、0.20、0.50、1.00、2.00、3.00 mol/L的葡萄糖溶液。
1.3.3 試紙的制備
配制質(zhì)量濃度6.0 g/L的DNS溶液,取100 mL于培養(yǎng)皿中,將快速定性濾紙(φ 7 cm)浸泡在溶液中1 min,用鑷子取出置于鼓風干燥箱,在50 ℃條件下進行干燥。干燥結(jié)束后,將氧化鈣粉末均勻涂在基紙上下表面,覆涂量為0.1 g/面。將制備好的試紙統(tǒng)一裁剪成3 cm×1 cm規(guī)格的長條,儲存于避光、干燥、密閉處備用。
1.3.4 試紙制備條件及顯色劑配方的選擇
移取20 μL標準葡萄糖溶液滴加在試紙上,觀察并記錄標準葡萄糖溶液在試紙上的顯色效果、色階變化、顯色穩(wěn)定性、均勻性,從而確定最佳試紙制備條件以及顯色劑濃度。
1.3.5 標準比色卡的制備
在最優(yōu)條件下制備還原糖試紙,分別滴加20 μL 0.01、0.02、0.05、0.10、0.20、0.50、1.00、2.00、3.00 mol/L的標準葡萄糖溶液于試紙上,顯色5 min后用相機拍攝照片,采用計算機軟件Photoshop在顏色面板中讀取RGB值,然后制備試紙標準比色卡。
1.3.6 試紙的檢測范圍
在最優(yōu)條件下制備的試紙與系列標準葡萄糖溶液反應,確定試紙的檢測上下限。
1.3.7 樣品測定
利用制備的還原糖檢測試紙對未知濃度葡萄糖溶液、購自超市的飲料及水果進行檢測。同時采用手持糖度儀進行檢測對比,驗證試紙的準確性。
試紙在使用過程中,基紙對試紙的顯色有顯著的影響,試紙基紙的選擇需要滿足容易吸附試劑且吸附量較大、干燥時間短、顯色速度快、顏色變化明顯等要求[30]。制作試紙的基紙有多種,本實驗分別選用8 種類型基紙,觀察顯色效果,確定最佳基紙。
表1 基紙對試紙顯色效果的影響Table 1 Effect of base paper on color development
如表1所示,1號和2號基紙顯色程度一般,色階變化不明顯。5、6、7、8號基紙顯色均勻性較差,3號基紙顯色清晰,色階變化明顯,顯色均勻性較好。因此,本實驗采用3號基紙快速定性濾紙作為試紙的基紙。
實驗采用DNS作為顯色劑,在其他制備條件相同條件下,考察不同質(zhì)量濃度顯色劑對試紙顯色性能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2。顯色劑質(zhì)量濃度不同,試紙顯色效果和顯色梯度也不同,在一定質(zhì)量濃度范圍內(nèi),顯色劑質(zhì)量濃度越高,試紙顯色越清晰,顯色梯度越明顯。顯色劑質(zhì)量濃度為6.0 g/L和8.0 g/L時,試紙顯色效果基本相同。考慮到試劑成本及能源節(jié)約問題,實驗選用的顯色劑DNS質(zhì)量濃度為6.0 g/L。
圖2 顯色劑質(zhì)量濃度對試紙的影響Fig. 2 Impact of different color reagent concentrations on the strip test
選擇優(yōu)化后的條件,在不同溫度條件下干燥,考察干燥溫度對試紙顯色效果的影響,如表2所示。在不同溫度條件下干燥制得的試紙顯色效果差異不大,低溫干燥的試紙有底色的干擾,并且干燥所需的時間較長,隨著溫度升高,試紙干燥時間縮短,但試紙表面出現(xiàn)褶皺現(xiàn)象,綜合考慮到干燥時間等因素,本實驗選用50 ℃鼓風干燥制備試紙。
表2 干燥溫度對試紙效果的影響Table 2 Effect of drying temperature on the strip test
采用試紙比色模式,根據(jù)試紙的顏色變化制作標準比色卡,從而實現(xiàn)對還原糖的半定量快速檢測。制作的標準比色卡如圖3所示,隨著葡萄糖濃度的增加,試紙顏色也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顏色變化梯度為淺黃色、淺棕色、深棕色(淺到深)。
圖3 試紙標準比色卡Fig. 3 Standard colorimetric card
用試紙法分別檢測不同濃度梯度的葡萄糖溶液,結(jié)果表明,當葡萄糖溶液的濃度低于0.01 mol/L時,肉眼無法辨別試紙的顏色變化,葡萄糖濃度增加,試紙顯色加深,當葡萄糖溶液濃度達到3.00 mol/L時,試紙顯色為深棕色(最深)。因此,試紙的檢測范圍為0.01~3.00 mol/L。
用本實驗制備的試紙檢測樣品中的還原糖濃度,同時與糖度計檢測結(jié)果進行對比,結(jié)果見表3,試紙法測定的濃度范圍與糖度計測定的結(jié)果是對應的,其準確性良好,驗證了本實驗制備的還原糖檢測試紙在實際檢測應用中的可行性。
表3 樣品糖含量檢測結(jié)果Table 3 Results of detection of reducing sugar in real samples
本實驗建立了一種快速檢測還原糖濃度的試紙法,對其制備工藝條件及配方進行了優(yōu)化,結(jié)果表明,采用快速定性濾紙(φ 7 cm)、質(zhì)量濃度6.0 g/L的DNS、浸泡時間1 min、干燥溫度50 ℃、氧化鈣覆涂量0.1 g/面制備的試紙具有良好的性能。試紙法檢測所需時間僅需5 min,檢測范圍為0.01~3.00 mol/L,具有樣品量小、反應靈敏、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操作簡單的優(yōu)點。與傳統(tǒng)的還原糖實驗檢測方法相比,實現(xiàn)了現(xiàn)場快速檢測,其檢測范圍較大,應用領(lǐng)域廣泛,是一種快速半定量檢測方法,在食品、發(fā)酵、醫(yī)學、藥學等產(chǎn)業(yè)中有良好的發(fā)展前景。
[1] 周春麗, 鐘賢武, 范鴻冰, 等. 果蔬及其制品中可溶性總糖和還原糖的測定方法評價[J]. 食品工業(yè), 2012, 33(5): 89-92.
[2] 鄭麗靜, 聶繼云, 閆震. 糖酸組分及其對水果風味的影響研究進展[J]. 果樹學報, 2015, 32(2): 304-312. DOI:10.13925/j.cnki.gsxb.20140271.
[3] 蔣儂輝, 鐘云, 曾繼吾. 楊梅成熟期間有機酸、糖的動態(tài)變化分析[J].食品科學, 2013, 34(18): 235-238.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318048.
[4] 馬千里, 田英姿, 英犁, 等. 模糊綜合評價法在新疆葡萄質(zhì)量評價分析中的應用[J]. 現(xiàn)代食品科技, 2015, 31(2): 179-183. DOI:10.13982/j.mfst.1673-9078.2015.2.030.
[5] 闞茗銘, 葉發(fā)銀, 趙國華. 成熟度對甘藍膳食纖維單糖組成及抗氧化活性的影響[J]. 食品科學, 2017, 38(5): 60-65.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5010.
[6] LU Z, FLWMING H P, Mc FEETERS R F, et al. Effects of anions and cations on sugar utilization in cucumber juice fermentation[J].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2002, 67(3): 1155-1161. DOI:10.1111/j.1365-2621.2002.tb09469.x.
[7] 唐霞, 李曼, 馬俊蓮. 不同前處理對發(fā)酵液中還原糖含量影響的研究[J]. 食品工業(yè), 2015, 36(5): 152-155.
[8] 盧福芝, 李啟虔, 錢豐, 等. 黑蒜發(fā)酵過程中還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變化的研究[J]. 食品科技, 2014, 39(12): 91-93. DOI:10.13684/j.cnki.spkj.2014.12.019.
[9] 鄒林武, 趙謀明, 游麗君. 香菇多糖提取工藝的優(yōu)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 食品工業(yè)科技, 2013, 34(19): 177-182. DOI:10.13684/j.cnki.spkj.2014.12.019.
[10] BROWNLEE L A. The physiological roles of dietary fibre[J].Food Hydrocolloids, 2011, 5(2): 238-250. DOI:10.1016/j.foodhyd.2009.11.013.
[11] ZHAO L Y, DONG Y H, CHEN G T, et al. Extraction, purification,characterization and antitumor activity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Ganoderma lucidum[J].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10, 80: 783-789.DOI:10.1016/j.carbpol.2009.12.029.
[12] SWENNEN K, COURTIN C M, DELCOUR J A. Nondigestible oligosaccharides with prebiotic properties[J].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2006, 46(6): 459-471.DOI:10.1080/10408390500215746.
[13] 劉曉梅, 彭芝榕, 倪學勤, 等. 低聚果糖、乳酸桿菌對便秘模型大鼠的通便功能影響[J]. 食品科學, 2013, 34(11): 296-299.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311063.
[14] 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食品中還原糖的測定: GB 5009.7—2016[S]. 北京: 中國標準出版社, 2016: 3.
[15] WOOD L P, ELLISTON A, RYDEN P, et al. Rapid quantification of reducing sugars in biomass hydrolysates: improving the speed and precision of the dinitrosalicylic acid assay[J]. Biomass and Bioenergy,2012, 44: 117-121. DOI:10.1016/j.biombioe.2012.05.003.
[16] 李志霞, 聶繼云, 閆震, 等. 響應面法對3,5-二硝基水楊酸比色法測定水果中還原糖含量條件的優(yōu)化[J]. 分析測試學報, 2016, 35(10):1283-1288. DOI:10.3969/j.issn.1004-957.2016.10.011.
[17] HALL M B. Efficacy of reducing sugar and phenol-sulfuric acid assays for analysis of soluble carbohydrates in feedstuあse[J]. 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 185: 94-100. DOI:10.1016/j.anifeedsci.2013.06.008.
[18] 張學英, 黃忠意, 章發(fā)盛, 等. 兩種檢測還原糖方法的比較[J]. 食品與機械, 2017, 33(2): 66-69. DOI: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2.014.
[19] ZEPPA G, CONTERNO L, GERBI V. Determination of organic acids,sugars, diacetyl, and acetoin in cheese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1,49(6): 2722-2726. DOI:10.1021/jf0009403.
[20] 李映志, 勝輝, 祝英, 等. 液相色譜法測定菠蘿蜜果實中的葡萄糖、果糖和蔗糖[J]. 食品科學, 2014, 35(12): 84-87.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412016.
[21] 師邱毅, 紀其雄, 許莉勇. 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shù)及應用[M]. 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2010: 10-17.
[22] 程楠, 何景, 董凱. 試紙法在食品安全快速檢測中的研究進展[J]. 食品科學, 2015, 36(1): 256-261.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501049.[23] 程楠, 董凱, 何景, 等. 食品中過氧化氫殘留快速檢測試紙的研制與應用[J]. 農(nóng)業(yè)生物技術(shù)學報, 2013, 21(12): 1103-1112. DOI:10.3969/j.issn.1674-7968.2013.12.001.
[24] CHE H X, TIAN B, BAI L N, et al. Development of a test strip for rapid detection of lactoperoxidase in raw milk[J].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2015, 16(8): 672-679. DOI:10.1631/jzus.B1400359.
[25] 張潔, 陳曉敏, 徐桂花, 等. 亞硝酸鹽快速檢測試紙的研制[J]. 食品科技, 2010, 35(8): 344-346. DOI:10.13684/j.cnki.spkj.2010.08.060.
[26] 杜雪, 田雨, 姜瞻梅, 等. 試紙法快速檢測生乳中尿素含量的研究[J].食品工業(yè), 2012, 33(12): 163-165.
[27] 王麗, 吳強, 桑宏慶, 等. 組胺檢測試紙的研制[J]. 食品工業(yè)科技,2011, 32(6): 410-413. 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11.06.043.
[28] 周睿璐, 付大友, 郭雪琰, 等. 試紙法快速檢測果蔬中敵敵畏含量的研究[J]. 應用化工, 2017, 46(1): 106-112. DOI:10.16581/j.cnki.issn1671-3206.2017.01.002.
[29] 張小村, 程楠, 黃昆侖, 等. 食品中硼砂快速檢測試紙條的改進與應用[J]. 食品科技, 2016, 41(12): 277-282. DOI:10.13684/j.cnki.spkj.2016.12.055.
[30] 桑宏慶, 王麗, 汪偉. 辛硫磷試紙的制備及其在金銀花檢測中的應用[J]. 分析實驗室, 2014, 33(7): 778-781. DOI:10.13595/j.cnki.issn1000-0720.2014.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