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
頸肩腰腿痛是臨床上極為常見的一類疾病,多數由無菌性炎癥或慢性勞損引起[1]。臨床癥狀主要為患病部位疼痛、腫脹,嚴重的甚至正常功能受到限制。其發(fā)病原因較為復雜,可以由一種或多種疾病引起,比如頸椎病、肩周炎,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腰椎骨質增生以及腰椎間盤突出等[2]。該病發(fā)病特點為發(fā)病時間長,纏綿難愈,反復發(fā)作,嚴重時影響患者正常的工作與生活,令患者苦不堪言。本研究采用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增加艾盒灸聯合耳穴壓豆的治療方法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診的頸肩腰腿痛患者68例按照隨機原則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患者34例,其中試驗組男19例,女15例;年齡21~69歲,平均年齡(38.98±6.74)歲;病程0.5~22年,平均病程(8.59±3.80)年;頸肩痛24例,腰腿痛7例,頸肩腰腿痛3例。對照組男20例,女14例;年齡18~72歲,平均年齡(39.01±6.87)歲;病程1~23年,平均病程(8.70± 3.76)年;頸肩痛23例,腰腿痛9例,頸肩腰腿痛2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以及疾病種類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兩組患者均經過CT或MRI檢查符合頸肩腰腿痛診斷標準,且所有患者均簽訂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的耳穴壓豆的方式治療,具體治療方法如下:患者采取仰臥姿勢休息,操作者用75%酒精對患者耳廓進行消毒之后用探棒在患者的一側耳廓上面取腎上腺、腎、頸椎、腰骶椎,對肝火旺盛、脾氣暴躁的患者加肝,對食欲不振的患者加大腸,對體質虛弱的患者加三焦,將王不留行籽粘在膠布上,貼在患者反應最敏感的穴位上,用食指以及拇指的指腹對每個穴位按壓5~10次,力度以患者感受到脹痛或疼痛并且在忍受范圍之內為準,3~5次/d,1~2 min/次。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艾盒灸聯合耳穴壓豆的方式進行治療,具體方法如下:艾盒灸是將艾條點燃插進有6個孔的艾盒內,并將艾盒置于患者的腰部,即命門、腰陽關、腎俞、大腸俞、風池、頸肩部大椎、阿是穴以及肩井,20~30 min/次,灸完后進行半小時的臥床休息,注意腰部保暖,避免受涼吹風。兩組患者均進行為期2周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方法[3]治療效果評價標準,效果顯著:治療之后疼痛完全消失;有效:疼痛比治療之前明顯減輕,睡眠基本不受干擾,工作生活不受影響;好轉:疼痛比治療之前減輕,但疼痛感仍然明顯,睡眠仍會受到干擾;無效:疼痛無減輕??傆行视嬎惆ㄐЧ@著、有效及好轉。臨床癥狀評分標準,0分:無癥狀;1分:癥狀輕微,不易察覺;2分:癥狀可以察覺,但是可以不進行藥物干預;3分:癥狀明顯,偶爾需進行藥物干預;4分:癥狀嚴重,經常使用藥物干預;5分:癥狀非常嚴重,患者需長期服藥緩解不適。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進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表1) 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χ2=9.17,P<0.05)。
2.2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比較(表2)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評分均明顯下降(P<0.01),兩組之間對比,試驗組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比較(±s) 單位:分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比較(±s) 單位:分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 P值試驗組 34 4.88±0.88 3.65±0.68 <0.01對照組 34 4.97±0.80 4.29±0.69 <0.01 P值 >0.05 <0.01
在生活中盡量避免誘發(fā)肩頸痛的因素如受涼、姿勢不良、過度疲勞、落枕以及強迫體位等[4]。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經常做頸部保健操或做“米”字操等運動訓練頸部肌肉,在睡覺時盡量采取側臥位或仰臥位,避免俯臥位,枕頭放置的正確位置是患者的脖子后面,而不是頭部后面,枕頭的高度一般有一拳的高度,不能太高[5-6]。在生活中盡量避免不良姿勢,注意將頭頸、肩背的位置端正,注意不要偏頭,避免聳肩,在工作學習的時候也要盡量保持脊柱的挺直,盡量避免彎腰駝背的姿勢,且注意不能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不動,注意勞逸結合。
盡量睡硬板床,注意腰部保暖,避免受涼,保持大便的暢通,控制體質量不能過胖,日常生活中盡可能穿平底鞋。加強腰部的鍛煉,生活中注意盡量避免重體力勞動,如一定要彎腰,則要注意正確的姿勢,且不能長時間彎腰,注意休息。在日常生活中撿起地面上的東西盡量蹲下去,避免直接彎腰,避免單手提起重物[7-8]。
肩頸腰腿痛在中醫(yī)上屬于“痹癥”的范疇,發(fā)病原因多為自身正氣不足,腎氣不足導致身體經絡失養(yǎng),或者居住環(huán)境濕冷,氣候異常等使機體受到風寒濕邪的侵犯,導致經絡不通,或者由于跌打外傷等導致血瘀氣滯[9]?,F代人長時間坐在電腦前、電視前,極容易誘發(fā)頸椎病,加上熬夜、不規(guī)律睡眠等不良生活習慣,容易耗氣、傷血,也容易引發(fā)肩頸腰腿痛。采用艾盒灸聯合耳穴壓豆的治療方法[10],有溫經通絡、祛濕散寒、疏筋止痛、活血散瘀的作用,而人體的臟器都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對應的位置,在中醫(yī)理論上稱之為穴位,刺激相應臟器的穴位可以起到預防疾病以及治療疾病的作用,本實驗中采用耳穴壓豆治療肩頸腰腿痛可以起到疏通經絡等的治療作用,而試驗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的臨床癥狀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且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也對這一理論提供了支持。
綜上所述,艾盒灸聯合耳穴壓豆可以明顯緩解頸肩腰腿痛,值得推廣。
[1]王紅斌,彭小平,徐健,等.除痹通絡湯熏蒸聯合針灸辨治頸肩腰腿痛的臨床觀察[J].陜西中醫(yī),2015(3):330-332.
[2]劉芳,呂客,宋一平.放散式沖擊波循經取穴治療頸肩腰腿痛的臨床療效觀察[J].頸腰痛雜志,2015(3):233-235.
[3]朱勤紅,范喜華,吳敏燕,等.護理干預在中藥薰蒸治療頸肩腰腿痛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6(11):97-98.
[4]宋宇鋒,張昱.中藥穴位貼敷輔助治療頸肩腰腿痛的療效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6,16(2):271-272.
[5]梁小麗.耳穴壓豆聯合艾盒灸緩解頸肩腰腿痛的療效觀察及護理干預[J].醫(yī)藥衛(wèi)生,2016(10):198.
[6]張青,李偉,張琳靜,等.活血化瘀中藥配合礦物質熱敷治療頸肩腰腿痛962例[J].陜西中醫(yī),2014(1):28-29.
[7]胡仁紅.艾盒灸聯合耳穴壓豆緩解頸肩腰腿痛的療效觀察及護理[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4,33(14):48-49.
[8]王平,李永春.針灸聯合中藥熏蒸辨治頸肩腰腿痛的臨床觀察[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6(9):1968-1971.
[9]周一慶.耳穴壓豆對腰椎間盤突出癥護理干預療效觀察[J].醫(yī)藥前沿,2013(15):333-334.
[10]薛征.隔藥灸加耳穴壓豆預防胸腰椎骨折患者便秘療效觀察[J].心理醫(yī)生,2017,23(8):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