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婷
急性胰腺炎主要是由于多種病因引起胰酶在胰腺內激活,從而發(fā)生胰腺組織自身的消化、出血、水腫等,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急腹癥之一。該病較為常見的臨床表現(xiàn)為:惡心、嘔吐、發(fā)熱、胰酶增高等。由于急性胰腺炎的病情發(fā)展快速,若未及時得到治療,會引起患者體內多個器官損傷,使得患者病情急劇惡化,甚至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2]。因此,如何提高急性胰腺炎的診斷率,及時給予治療至關重要。本文中,探討了血清降鈣素原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診斷價值和預后效果,發(fā)現(xiàn)血清降鈣素原在急性胰腺炎診斷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間收治的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以及30例健康體檢者,將急性胰腺炎患者設為觀察組,健康體檢者設為對照組,并給予同樣的檢查、測定。對照組健康體檢者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30~56歲,平均年齡(47.3±4.4)歲;觀察組患者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齡32~59歲,平均年齡(46.8±4.5)歲。其中,輕度急性胰腺炎患者21例,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9例。經(jīng)過統(tǒng)計學對比后,兩組參與者的基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對比分析。
1.2 診斷方法 ①檢測方法:兩組參與對象均使用同一型號的儀器進行檢測,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檢測,使用降鈣素原檢測盒(南京諾爾曼公司生產(chǎn))進行檢測,以及相關的配套工具。②操作方法:觀察組患者入院時分別抽取外周靜脈血2 mL,經(jīng)過15 min的離心處理后(4000 r/min),分離血清并置入零下20℃冷藏,對照組采用相同的操作方法。在患者入院后的第2天、第5天以同樣的方式對外周靜脈血進行檢測,記錄并觀察兩組參與者的血清降鈣素原水平情況[3]。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血清中降鈣素原的水平以及血清降鈣素原陽性率情況、住院后急性胰腺炎陽性檢測率,血清中降鈣素原的水平包括:C反應蛋白水平(CRP)、白細胞指數(shù)(WBC)、急性生理學與慢性健康狀況評分系統(tǒng)-Ⅱ(APACHE-Ⅱ)。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22.0版軟件,將所得結果進行核對、查實,將兩組參與者的血清降鈣素原等指標作為計量資料,采用(± s)表示,采用t檢驗,兩組計數(shù)資料使用確切概率法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血清降鈣素原對比 兩組參與者經(jīng)過檢測后,CRP水平、WBC、APACHE-Ⅱ評分情況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檢測值均高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兩組血清降鈣素原對比(±s)
表1 兩組血清降鈣素原對比(±s)
組別 nCRP(mg/mL)WBC(×109/L)APACHE-Ⅱ(分)對照組 30 0.10±0.04 6.21±1.06 0.27±0.07觀察組 30 5.89±1.62 16.87±8.53 12.14±3.84 t 12.4108 15.2023 11.2012 P<0.05 <0.05 <0.05
2.2 兩組受檢者的血清降鈣素原陽性率、住院后急性胰腺炎陽性檢測率對比 對照組的健康受檢者的血清降鈣素原陽性率為0.00%,觀察組則為90.00%(27例),可見觀察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陽性率要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住院2周后,急性胰腺炎檢測陽性率為26.67%(8例),與住院前的100.00%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預后情況對比 觀察組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共有9例患者病死,病死率為30.00%,對照組健康體檢者中,并無病死者,病死率為0.0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預后情況對比
急性胰腺炎具有發(fā)病急、臨床表現(xiàn)明顯以及危險性較高等特點,這就給醫(yī)生如何在短時間內進行診斷治療帶來影響。作為臨床上的危重急癥之一,如何提供一種科學、有效、確切等急性胰腺炎診斷方法,是臨床上一直在探究的課題[4]。
為了提高急性胰腺炎的診斷效率,有學者提出采用血清降鈣素原進行判斷。血清降鈣素是一種炎性因子,組成成分中包括:降鈣素原(PCT)、降鈣蛋白、N端殘基片段,一般情況下在機體內穩(wěn)定存在并不向外周釋放,所以在健康人機體中無法檢測血清降鈣素原。只有在機體受到病毒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時,才能有效檢測出患者體內的血清降鈣素原。同時,臨床上一直以CRP作為急性、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指標參數(shù),WBC也是臨床上常規(guī)的檢驗參數(shù)之一,作為機體產(chǎn)生抗體的細胞,WBC的數(shù)目增加或減少,表明患者體內出現(xiàn)異常情況、存在感染等,其應用價值同樣顯著。血清降鈣素原在機體炎癥早期水平或明顯上升,在出現(xiàn)了持續(xù)性的嚴重感染后又會進一步升高。隨著患者炎癥得到控制或者患者的病情得到緩解后降鈣素原的水平又會隨之下降,直至正常[5]。因此可以借助血清降鈣素原有效評估患者的預后情況。
筆者就血清降鈣素原的診斷價值進行分組觀察,急性胰腺炎患者與正常體檢者的檢測結果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并且通過治療后血清降鈣素原水平恢復正常。
通過上述研究結果表明,血清降鈣素原在急性胰腺炎的診斷中具有重要意義,能夠評估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有利于醫(yī)生及時的判斷診治,適時給予有效措施對患者的病情進行控制,對改善患者的預后治療效果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
[1] 程輝.急性胰腺炎臨床52例診治分析[J].安徽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10(6):56~57
[2] 林波,黃智春,許曉琴.血清降鈣素原和可溶性髓樣細胞觸發(fā)受體-1對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的預測效果[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5,25(9):54~58.
[3] 陳偉,劉文恩,谷秀梅,等.降鈣素原在急性胰腺炎臨床應用中的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7):4324~4326.
[4] 周琳,張健倩.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診斷中血清降鈣素原動態(tài)監(jiān)測的意義探究[J].當代醫(yī)學,2016,22(19):57~58.
[5] 徐亞靜.血清降鈣素原檢測在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28):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