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瓊,劉文斌,溫天盛,鄧城鋒
(懷集縣懷集人民醫(yī)院,廣東 懷集 526400)
腦卒中是導致人類死亡的一大重要原因,是治療棘手的嚴重疾病,會給患者和家屬帶來沉重的負擔,經(jīng)過搶救仍然有較高的致殘率,相當一部分患者會由于神經(jīng)功能缺損而失去生活自理能力[1-2]。卒中后情感障礙的發(fā)生會影響神經(jīng)功能缺損的恢復,因此成為了腦卒中預后評價的重要指標,對卒中后情感障礙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也成了臨床研究的熱點話題[3]。本研究對腦卒中與情感障礙發(fā)生的關系進行探討,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我院自2014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腦卒中291例,納入標準:首次發(fā)病者,經(jīng)MRI或CT確診,自愿配合本次實驗者。排除標準:原發(fā)性高血壓病史者,多個病灶者,失語者,智能障礙者,精神疾病者,合并嚴重心、腎、肝等嚴重疾病者,惡性腫瘤者。其中男180例,女111例,年齡40~76歲,平均(57.1±5.8)歲;病灶部位:大腦左半球患者149例,大腦右半球患者70例,腦干患者19例,小腦患者53例;發(fā)生腦出血患者133例,未發(fā)生腦出血患者158例;根據(jù)是否有情感障礙分成兩組,合并情感障礙的患者131例作為觀察組,未合并情感障礙的患者160例作為對照組。
1.2方法:兩組患者均進行情感障礙檢查,包括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及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分數(shù)越高,焦慮及抑郁癥狀越嚴重,HAMD分數(shù)超過23分,則屬于重度抑郁,HAMA分數(shù)超過28分,則屬于重度焦慮,根據(jù)評估結果分成合并情感障礙患者及未合并情感障礙患者。統(tǒng)計所有患者性別、年齡、民族、文化程度、婚姻情況、職業(yè)、性格、經(jīng)濟情況、家庭關系、社會關系、照顧人水平、社會地位、居住條件、合并疾病情況、精神疾病家族史、吸煙、發(fā)病季節(jié)、飲酒、病程、發(fā)病次數(shù)、病變數(shù)目、病變部位、日常生活、病變性質、神經(jīng)功能缺損水平,共25條單因素,均進行單因素對比分析,將統(tǒng)計出的結果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1.3觀察指標:觀察情感障礙發(fā)生,兩組情感障礙的單因素分析及情感障礙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2.1情感障礙發(fā)生率:急性腦卒中患者291例,其中合并情感障礙131例,情感障礙發(fā)生率45.02%。
2.2情感障礙的單因素分析:經(jīng)25個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其中7個單因素對情感障礙的發(fā)生有影響,分別是性別女、性格內向、經(jīng)濟條件差、家庭關系不和睦、合并疾病評分高、Barthel指數(shù)低、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高,是對情感障礙發(fā)生的相關危險因素(P<0.05)。見表1。
表1情感障礙的單因素分析
相關因素觀察組(n=131)對照組(n=160)t/χ2值P值性別[例(%)]男54(41.22)126(78.75)11.259<0.05女77(58.78)34(21.25)性格[例(%)]外向57(43.51)117(73.13)8.886<0.05內向74(56.49)43(26.88)經(jīng)濟條件[例(%)]好65(49.62)126(78.75)11.263<0.05差66(50.38)34(21.25)家庭關系[例(%)]和睦71(54.20)131(81.88)8.304<0.05不和睦60(45.80)29(18.13)合并疾病評分(x±s)6.3±1.33.2±0.93.612<0.05Barthel指數(shù)(x±s)56.4±15.084.4±14.77.664<0.05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x±s)13.4±4.15.0±3.66.129<0.05
2.3情感障礙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以單因素分析的結果,性別女、性格內向、經(jīng)濟條件差、家庭關系不和睦、合并疾病評分高、Barthel指數(shù)低、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高,共7個單因素作為自變量,性別女、性格內向、Barthel指數(shù)低、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高均是急性腦卒中患者情感障礙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2。
表2情感障礙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相關危險因素回歸系數(shù)(β)標準誤(SE)Wald值P值性別女-3.6481.3897.3440.011性格內向-2.3460.78412.4180.001Barthel指數(shù)低-1.1170.5214.6610.020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高-0.5610.1419.8410.001
腦卒中是常見而危險的疾病,有較高的致死率,因此該疾病的適宜搶救方法十分重要,而經(jīng)過搶救后,仍然可能留下嚴重的后遺癥,患者有著較高的殘疾率,因此對卒中引發(fā)的各項并發(fā)癥進行深入研究同樣具有臨床價值[3-4]。腦卒中后情感障礙發(fā)生非常普遍,成為了卒中后最為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也是目前腦卒中預后的評價指標之一,卒中后認知障礙和情感障礙會對患者神經(jīng)功能恢復造成影響,并且很大程度上的影響患者的生活問題。經(jīng)過研究,卒中后最為常見的情感障礙為焦慮和抑郁[5]。以往一直認為,卒中后情感障礙是由于患者心理因素引起,是突發(fā)事件后的心理反應,患者突然喪失勞動和生活能力,并且伴有認知能力缺損,因此導致了情感障礙的發(fā)生,以上為卒中后情感障礙的心理學機制,但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6-7],器質性病變,如血管性抑郁,腦部病灶的直接作用,大腦前部損傷等可能直接導致了情感障礙的發(fā)生,而不僅是心理學機制作用的結果,因此對卒中與情感障礙的關系進行探討具有實際臨床意義[8]。
本研究結果中顯示,性別女、性格內向、Barthel指數(shù)低、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高是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女性比較感性,在疾病發(fā)生后,由于失去基本生活能力,對病情的擔心以及病痛折磨交織,因此更易發(fā)生情感障礙。而性格內向的患者,也容易因為自身焦慮抑郁情緒而導致情感障礙的發(fā)生。而Barthel指數(shù)低說明患者日?;顒幽芰^低,而失去活動能力,擔心自身病情,同時長期臥床,導致影響情緒,因此屬于情感障礙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而神經(jīng)缺損功能較為嚴重的患者情感障礙的發(fā)生多與器質性因素有關,但也可能因為心理因素而導致,患者病情越嚴重,承受的心理打擊也越大,因此也更容易發(fā)生情感障礙[9-10]。
綜上所述,腦卒中患者情感障礙發(fā)生是較為普遍的現(xiàn)象,需要進行針對性處理,以恢復患者信心,促進缺損神經(jīng)功能康復,增進患者生活能力。性別女、性格內向、Barthel指數(shù)低、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高是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臨床工作中需要特別注意,針對對待,早期給予心理康復指導,以避免卒中后情感障礙的發(fā)生。
[1] HIROYUKI NAGASHIMA,TETSUMI HARAKAWA.Computer-Aided Diagnostic (CAD) Scheme by Use of Contralateral Subtraction Technique.Application to Detection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s in Brain Computed Tomography (CT)[J]. 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s in Japan,2011,94(2):32.
[2] 王梅波,張海寧,金 濤,等.腦梗死患者急性期情感障礙與認知功能障礙發(fā)生率及其相關性研究[J].中風與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3,30(4):336.
[3] 楊 寧,李 云,王 瑋,等.腦卒中后抑郁大鼠情感障礙相關腦區(qū)少突膠質細胞的表達變化[J].中華行為醫(y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6,25(7):582.
[4] 李 姝,李 云,王 瑋,等.卒中后抑郁大鼠情感障礙相關腦區(qū)小膠質細胞的增殖變化[J].中華行為醫(y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6,25(5):410.
[5] 薛藝東,師 寧,高曉嶸,等.甲鈷胺治療急性腦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和卒中后抑郁的療效[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3,32(7):720.
[6] Amorim RL,DeAndrade AF,Gattás GS,et al. Improved hemodynamic parameters in middle cerebral artery infarction after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J].Stroke:A Journal of Cerebral Circulation,2014,45(5):1375.
[7] 鐘小奎,麥順和.腦卒中合并偏癱28例心理情感障礙原因分析及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21):124.
[8] 施毅颋,林 樺,何 雯,等.腦卒中后情感障礙患者的生存質量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康復,2016,31(5):352.
[9] 吳 娟,江文宇,林 衛(wèi),等.腦卒中后情感障礙及對生活質量影響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5,(19):34.
[10] Chu HX,Kim HA,Lee S,et al. Immune cell infiltration in maligna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infarction:Comparison with transient cerebral ischemia[J].Journal of Cerebral Blood Flow and Metabolism: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Cerebral Blood Flow and Metabolism,2014,34(3):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