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燕,林 琦
(南寧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胸心血管外科,廣西 南寧 530031)
心臟瓣膜病是一種預后不良的心血管疾病,行機械心臟瓣膜置換術是外科治療常用的方法。因為手術創(chuàng)傷及術后需終身服用抗凝血藥等因素的影響,行機械心臟瓣膜置換術后患者日常活動能力(ADL)恢復往往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慢漲過程[2]。本次研究選取機械心臟瓣膜置換術的60例患者在采用相同的護理措施下,探討連續(xù)性護理干預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與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
按方便取樣的方法,選取2014年9月~2017年9月進行機械心臟瓣膜置換術的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0例。資料納入標準排除二次手術、排除非機械心臟瓣膜置換與精神障礙患者。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把選取的60例行機械心臟瓣膜置換手術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進行治療護理,手術后1天脫機,術后第2天均口服國產(chǎn)華法林藥物進行抗凝治療,均采取圍術期護理進行各行為與活動的指導[3]。
觀察組在對照組日常護理措施實施的基礎上,增加了連續(xù)性的護理干預:①在患者術后反復進行活動飲食干預;②由專職護理人員在患者出院后7 d、30 d、60 d、90 d定期進行電話回訪,制作規(guī)范化的連續(xù)性護理訪視評價表。③在患者返院復查時進行現(xiàn)場訪視,并給予面對面指導[4]。采用Barthel指數(shù)評分對全部入組的60例患者進行術后7 d進行初次評定。1月、2月、3月后再次進評估,比較Barthel指數(shù)變化。
1.3.1 ADL獨立程度評估
采用Barthel指數(shù)評分表進行評價,評價標準為:ADL獨立程度與評價標準:100分,表示患者不需要照顧,ADL可以自理;>60分,良,雖有輕度殘疾,但生活基本自理;40-60分,中度殘疾,生活需要幫助(40分以上者康復治療效益最大);20-40分,重度殘疾,生活依賴明顯,需要很大幫助;<20分,完全殘疾,生活完全依賴。
1.3.2 抗凝藥物治療依從性評估
采用電話調(diào)查與問卷調(diào)查法評估兩組患者遵囑使用抗凝藥物治療依從性:對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依從性差三種情況做比較。依從率=完全依從率+部分依從率。
1.3.3 隨訪不良事件發(fā)生
記錄兩組患者自出院起至術后3個月內(nèi)發(fā)生血栓等不良反應例數(shù)。
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相關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患者出院后各時間段ADL得分對比(±s,分)
表2 兩組患者出院后各時間段ADL得分對比(±s,分)
注:P<0.05
組別 n ADL得分7 d 30 d 60 d 90 d觀察組 30 54±4.0 62±6.0 72±5.0 78±3.0對照組 30 57±5.0 78±4.0 89±6.0 94±4.0
連續(xù)性護理干預能夠讓患者參與到醫(yī)療護理當中,確?;颊呒词共辉卺t(yī)療機構,同樣得到健康照護,是住院護理服務的延續(xù),有效確保健康服務的協(xié)調(diào)性和連續(xù)性。通過對患者在院期間指導,及出院后回訪與追蹤隨訪,能更合理的將護理方案進行延續(xù)。
機械心臟瓣膜置換術后患者恢復過程中,連續(xù)性護理干預能夠降低患者的依賴程度,提高其生存質(zhì)量,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
[1]寧 園.心理護理干預對心臟瓣膜置換術后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滿意度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11):598-599.
[2]孫潔群.護理干預對心臟瓣膜置換患者圍手術期焦慮情緒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2):46-47
[3]王媛媛.護理干預在心臟瓣膜置換術后護理中的應用心得[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4(s1):29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