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衛(wèi)東
專家觀點
編輯:本期案例是有關遺贈效力的,請問法律上對受遺贈人的資格有什么要求?
律師:《繼承法》第十六條規(guī)定:“……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p>
從以上規(guī)定中可以看出,受遺贈人可以是自然人,其他組織或國家,但必須不能是訂立遺囑人的法定繼承人。那么,什么人屬于法定繼承人呢?
《繼承法》第十條規(guī)定:“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
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yǎng)子女和有扶養(yǎng)關系的繼子女。
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yǎng)父母和有扶養(yǎng)關系的繼父母?!?/p>
《繼承法》第十一條規(guī)定:“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者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p>
《繼承法》第十二條規(guī)定:“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yǎng)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上述這些人均是法定繼承人,按照《繼承法》的規(guī)定,若被繼承人沒有訂立遺囑或遺囑無效,就由上述這些人依法繼承。因此受遺贈人不能是上述所說人的任何一人。
編輯:法律上對接受遺贈的期限有何規(guī)定?
律師:《繼承法》第二十五條規(guī)定:“ ……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p>
這里明確規(guī)定了受遺贈人必須在得知受遺贈后兩個月期間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而且這個期間是除斥其間,不存在任何延長的理由,因此受遺贈人知道遺贈之后,應該及時、主動地作出表示。
我國法律對受遺贈人如何作出表示沒有明確規(guī)定,按照習慣,應當采取書面或口頭的表示,也可以接收遺贈的行為表示,這種表示一般向遺產的管理人作出。
本期案例中,3月高老爺子去世,8月,高建斌才拿著公證的遺囑、父親死亡證明等材料去房屋管理部門辦理房屋過戶手續(xù),時間已過去近半年,遠遠超出《繼承法》規(guī)定的兩個月期限,違反了《繼承法》的相關規(guī)定,自然被視為放棄遺贈。
按照《繼承法》的相關規(guī)定,被宣布為無效遺贈后,被遺贈的財產算做遺贈人的遺產,按照遺囑或法律規(guī)定繼承。
編輯:繼承和遺贈有何區(qū)別?
律師:首先,按照《繼承法》的規(guī)定,遺囑或法定繼承的繼承人必須是上述規(guī)定的法定繼承人,而不能是國家、組織或其他人。遺贈卻是相反。
其次,繼承人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處理前,明確作出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才視為放棄繼承,沒有意思表示的皆視為接受繼承;而遺贈人只有依法在法定期間(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明確作出接受的意思表示時才視為接受遺贈。
第三,繼承人接受遺產后,對遺囑未涉及或者遺囑無效部分所涉及到的遺產也有相應的繼承權。但在遺贈中,受遺贈人只能取得遺囑中明確指定由受遺贈人取得的財產,而對于其他的財產不享有任何權利。
第四,繼承人繼承遺產時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償還責任?!独^承法》第三十四條規(guī)定:“執(zhí)行遺贈不得妨礙清償遺贈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因此受遺贈人與繼承人一樣負有同樣繳納稅款和償還債務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