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平原
中國抗日孩子劇團,是在周恩來親切關懷下成長起來的少年抗日宣傳隊,抗戰(zhàn)期間,在上海、武漢、重慶等大城市演出過很多兒童街頭戲劇。這支在戰(zhàn)火中成長起來的小生力軍,為抗日宣傳貢獻了一份尤為珍貴的力量。
1937年8月13日,日軍入侵上海,以滬東臨青學校為主的一部分中小學生,自發(fā)地在難民收容所進行抗日宣傳活動。中國共產(chǎn)黨國難教育社派共產(chǎn)黨員吳新稼前往領導。為了工作方便,還給這個抗日小團體取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名字——孩子劇團。并于1937年9月3日召開成立會議。從此吳新稼就帶領孩子劇團進行抗戰(zhàn)宣傳活動。孩子劇團的成員,大多家破人亡,親人失散。為了不當亡國奴,小小年紀的他們在當?shù)毓伯a(chǎn)黨領導下,組織起來宣傳抗日,在城市、農(nóng)村演出了《放下你的鞭子》《捉漢奸》和《人丹胡子》等戲劇。
上海淪陷后,孩子劇團準備奔赴內(nèi)地宣傳抗日。但是孩子劇團根本沒有資金來源,在地下黨的關懷下,他們通過到電臺播音募集經(jīng)費,許多愛國人士聽了播音后紛紛捐款。吳新稼領著劇團22個小朋友,最大的16歲,最小的8歲,靠捐來的三百元錢,分批化裝成難民,沖破敵人吳淞口封鎖線,輾轉(zhuǎn)蘇北、河南等地,一路宣傳抗日救亡,來到武漢。
1938年1月,武漢正值寒風刺骨,大雪紛飛。經(jīng)過長途跋涉,歷盡千辛萬苦,疲憊不堪的孩子劇團終于來到了武漢。他們以為到了“抗戰(zhàn)大后方”,一切都會得到支持和解決,卻萬萬沒有想到當時武漢的國民黨當局對孩子劇團百般刁難,要求他們立即解散,分散到各地難童收容所去。這群最大也不過十幾歲的孩子,遠離家鄉(xiāng),舉目無親,即使團長吳新稼本人也只不過是個不到二十歲的大孩子。怎么辦呢?正當孩子劇團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周恩來派鄧穎超到漢口洪益巷培心小學為他們雪中送炭。鄧穎超深情地說:“我叫鄧穎超,周恩來同志讓我代表他和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的全體同志,來向你們表示慰問?!焙⒆觽儑嚪f超好像找到了媽媽一樣歡笑著。
1938年2月9日下午1時,周恩來派他的警衛(wèi)員吳志堅,用一輛大卡車把孩子劇團全體成員接到八路軍辦事處,為孩子劇團舉辦歡迎會。鄧穎超和許多“紅小鬼”早就在大門口等待,會場設在二樓,沿路墻壁上貼著:“歡迎為民族解放而斗爭的孩子劇團” “小孩子英勇的精神是大孩子的榜樣” “小孩子、大孩子聯(lián)合起來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等標語。會場布置得真漂亮,各色的花絨線五彩繽紛地掛在天花板上,四壁掛了許多八路軍戰(zhàn)士戰(zhàn)斗生活的照片,紅小鬼帶著孩子劇團成員到處參觀。
這時,身著灰棉布軍裝的周恩來,神采奕奕,健步走了進來??粗⒆觿F這些大大小小的孩子們,周恩來感慨地對小戰(zhàn)士們說:“小客人都來了,你們要好好向孩子劇團的小朋友學習?!睔g迎會的小主持人連忙介紹說:“這是周恩來同志?!焙⒆觽儫崃夜恼疲又≈鞒秩擞纸榻B了葉劍英、博古、葉挺、郭沫若等趕來參加歡迎會的領導同志。
周恩來十分關心孩子劇團的每一位孩子,詳細了解了每一個孩子的情況。孩子們特意演唱了《孩子劇團團歌》,周恩來邊聽邊點頭,并為孩子們鼓掌。當介紹孩子劇團成立的經(jīng)過和工作情況時,孩子們情不自禁地唱起《流浪兒》:“我們都是流浪兒,流落街頭沒飯吃,爸爸媽媽全被殺……”在場的人們感動得淚水漣漣。周恩來從座位上站起來,走到孩子們中間,牽著孩子們的手深情地說:“孩子們,我們有共產(chǎn)黨,曙光就在前頭!”鄧穎超也和藹地安慰孩子們,并指著餐桌對孩子們說:“吃吧,這八樣糖果看誰吃得多……”
歡迎會開得十分成功感人,很多人都講了話。博古、葉挺、郭沫若以及從前線回來的青年戰(zhàn)士,小八路等,都在會上痛斥了日軍的殘暴罪行,鼓勵孩子劇團在艱難困苦的磨練中成長起來。最后,周恩來在熱烈的掌聲中講話,他說孩子劇團在敵人炮火中誕生,在惡劣環(huán)境下堅持斗爭很不容易,他說八路軍的小戰(zhàn)士要向孩子劇團的孩子們學習。孩子劇團的孩子們激動地高呼:“向小紅軍學習!” “向小八路學習!”周恩來鼓勵孩子們說:“你們這些小朋友,是在人們瞧不起的環(huán)境中,自己斗爭,自己創(chuàng)造,在斗爭中鍛煉出來的。我送你們救國、革命、創(chuàng)造三種精神,好嗎?你們要一手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一手創(chuàng)造新中國!”孩子劇團的孩子們激動萬分,點頭回答:“好!”
從那以后,抗日孩子劇團不僅在生活上得到周恩來無微不至的關心,而且還在演出、安全等方面得到了黨組織的極大照顧和支持。
1939年1月,孩子劇團克服諸多困難,成功抵達桂林。當時從全國各地來的文化人士都聚集在桂林,經(jīng)常開展抗日文藝宣傳活動,城市文化生活十分活躍。孩子劇團的演員與聚集在桂林的兒童,每周舉行一次座談會,研究如何開展兒童工作,并進行了一次兒童聯(lián)合大演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40年9月上旬,孩子劇團抵達抗戰(zhàn)大后方重慶。
劇團剛到重慶不久,恰逢重慶舉行抗戰(zhàn)兒童戲劇公演,團員們因此結(jié)識了很多少年朋友。劇團與其他兒童團體聯(lián)合開展抗日宣傳工作,成立了重慶市兒童團體星期座談會。在4月4日的兒童節(jié)(當時為中國兒童節(jié)),孩子劇團和其他兒童團體及小學一起舉行了抗戰(zhàn)兒童戲劇演出、演講比賽、兒童歌詠大會,使得平靜的山城傳遍抗日的歌聲,吹響了抗日的號角。為了深入地開展抗日工作,1940年孩子劇團分成兩支隊伍,兩次到重慶各區(qū)縣演出。
孩子劇團在重慶,進行了系列宣傳中國人民抗日決心的活動。1940年12月,應重慶中蘇文化協(xié)會婦女委員會的邀請,劇團與陶行知創(chuàng)辦的育才學校一起開展了一次對蘇聯(lián)的音樂廣播活動。1941年以后,在周恩來和南方局的組織領導下,重慶話劇運動開始活躍起來。孩子劇團也參演了轟動一時的《棠棣之花》《戰(zhàn)斗的女性》等劇目。劇團還根據(jù)自身特點,演出了秧歌劇《農(nóng)村曲》和一組自己創(chuàng)作的兒童短劇。并且在一些戲劇前輩的指導下,上演了轟動一時的六幕兒童劇《樂園進行曲》和大型童話劇《禿禿大王》,深受重慶社會各界人士的贊揚。
孩子劇團在重慶兩年多時間,除了做好抗日宣傳工作外,還調(diào)整規(guī)劃了自身發(fā)展。一是劇團成員的增加及內(nèi)部機構(gòu)應時調(diào)整。隨著人員的增多,增設了一般工作部,為了行政工作的統(tǒng)一,設立了團隊本部;二是經(jīng)過長期的演出學習,孩子們的個人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并且保持了劇團的獨立性,曾拒絕被編入“三民主義青年團”及重慶衛(wèi)戍司令部。
皖南事變后政治形勢日趨惡化,國民黨向各地發(fā)出了“限制異黨活動辦法”的密令,當時孩子劇團也成為限制目標。國民黨委派李清燦擔任主任指導員,對孩子劇團進行控制和監(jiān)視。為了保存實力,在周恩來的關懷下,經(jīng)馮乃超等人幫助,孩子劇團悄悄撤離。當李清燦正式接收時,劇團只剩下7個小團員。在這樣一個空殼子的情況下,不到三個月,劇團便解散了。在這個親如兄弟姐妹的革命大家庭里成長起來的孩子們,大部分考上了江安戲劇學院、青木關音樂學院、育才學校、普通中學以至大學,有的奔赴抗日前線,有的前往革命圣地延安。
(責任編輯:劉躍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