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長秋 漢代時始設的一種官職,主要負責管理皇后的宮中事務?!按箝L秋”原是漢代皇后所住的宮名,后來代指官員。大長秋一職多由宦官擔任,年薪為二千石,也算是皇后身邊的近臣。唐朝以后,大長秋一職不再設置。
孔 目 唐朝時始設的一種官職??啄孔畛跽乒艹⒌奈臅?、檔案、收取圖畫等事務,大體相當于今天的國家檔案館館長,因其所管之事無論大小,一孔一目均要經其手,故稱“孔目”。宋朝時沿設,《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裴宣,便做過這類官,故有“鐵面孔目”的綽號。
夷離堇 遼代時始設的一種官職,夷離堇為契丹語,意即“統(tǒng)率軍馬的大官”。遼代契丹政權是八部聯(lián)盟建立的王朝,聯(lián)盟的首領稱作“可汗”。在部落聯(lián)盟中,還設有統(tǒng)領兵馬的軍事長官,他們被統(tǒng)稱作“夷離堇”,其地位僅次于可汗。
勃極烈 金代時始設的一種官職。女真族的部落聯(lián)盟長稱為“勃極烈”,漢譯為“管理眾人”。清代時,勃極烈譯為“貝勒”,但已從官職轉為爵位,與金代有所不同了。
管 勾 宋代設置的一種管理、辦理文書賬籍等業(yè)務的官員,各個府、院、衙門都有,算是衙門內的財會科科長和秘書處處長。
虞 候 《水滸傳》中多次出現(xiàn)“虞候”這一稱謂。虞候最初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掌管漁業(yè)的官,大體相當于現(xiàn)在的水產局長。隋唐時權力突變,成為太子宮中的禁衛(wèi)軍首領。唐代以后虞候成為軍中的執(zhí)法長官。宋朝時,皇家衛(wèi)隊中普設虞候,相當于副總指揮或參謀長。
期 門 漢武帝喜歡微服私訪,為安全起見,身邊常常帶一幫武藝超群的護衛(wèi),這些護衛(wèi)和他們的統(tǒng)領,統(tǒng)稱作“期門”。他們平時期(待命)于殿門之外,稱之為“期門”倒也名副其實。漢平帝以后,“期門”改稱“虎賁郎”。
啟心郎 通俗地講,就是清代的翻譯官。清初,朝廷設立了六部(吏、戶、禮、兵、刑、工),各部中都有滿、蒙、漢各族官員,因各族官員彼此語言不通,所以要設一名翻譯,這名翻譯就叫“啟心郎”。清初,六部中均設有1~3名啟心郎。清中期以后,此官被廢。
(文/劉 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