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芬
摘 要:“長文短教”要解決的是課文長而教學時間相對不足的矛盾,辯證地處理教學內容的選擇與教學時間的利用問題。這里的“短教”不是少教,更不是不教,而是充分利用教材更好地發(fā)揮課堂40分鐘的效率,為實現(xiàn)新課程標準下的高效課堂而努力。
關鍵詞:部編教材;語文課程標準;長文短教;自主閱讀
一、分析現(xiàn)狀
目前廣東省義務教育階段的七、八年級學生使用的語文教材是部編版教材,該教材相對于舊教材有了較大變動,特別是幾乎每個單元都有一篇較長的帶有批注的自讀課文。例如:七年級上冊有《再塑生命的人》《動物笑談》等,下冊有《回憶魯迅先生》《一棵小桃樹》等,這些文章都超過了1000字,通常人們認為超過1000字的文章就是長文。對于這樣的文章,如果讓學生在課堂上閱讀一次就要花不少時間,要完全讀懂那么花的時間就更多了。這樣就占用了大量的課堂教學的時間,加上每學期實際的教學時間又相對較少,那么如何在教學時間相對緊湊的情況下讓學生學得扎實,就成了我們每一位初中語文教師都必須面對的問題,“長文短教”也就勢在必行了。
二、比較教材
在開始我的課例分析之前,我想先讓大家了解一下新編教材跟以往教材的一些不同之處。我首先跟大家區(qū)分一下精讀和略讀兩種課型。精讀課即教讀課主要是老師教,一般要求講得比較細,比較精,功能是什么?就是給例子、給方法,舉一反三,激發(fā)讀書的興趣;而略讀課即自讀課,主要不是老師講,而是讓學生自己讀,把精讀課學到的方法運用到略讀課中,自己去試驗和體會。很多情況下,略讀課就是自主性的泛讀。兩種課型不同,功能也有不同,配合進行,才能更好地完成閱讀教學,才能共同構建一個從“教讀課文”到“自讀課文”再到“課外閱讀”的三位一體的閱讀體系。閱讀提示配合單元重點或選取文章的獨到之處進行指導,即指向學生的自主閱讀、獨立閱讀,所以讓學生用好旁批和閱讀提示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三、如何“長文短教”
長文短教,一方面是以短為目的,速讀教材,大膽取舍,切準關鍵點,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提高課堂效率;另一方面是有效提高學生閱讀課文的速度和能力,短時間內大概讀懂長文,便于師生雙邊活動。所以,學生和老師必須一起配合才能取得長文短教的成效,缺一不可。部編教材要求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這里的“短教”不是少教,更不是不教,而是充分利用教材更好地發(fā)揮課堂40分鐘的效率,為實現(xiàn)新課程標準下的高效課堂而努力?!伴L文短教”要解決的是課文長而教學時間相對不足的矛盾,辯證地處理教學內容的選擇與教學時間的利用問題。那么,就要刪繁就簡、去粗取精。
四、課例分享
下面我就以部編教材七年級下冊的《一棵小桃樹》為例,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做的一點嘗試。
(一)師生的課前準備
1.巧用旁批和閱讀提示,找到學習方向
讓學生在家預習,教師提出三個要求:(1)利用工具書、參考書,疏通生字詞,了解作者的生平經歷。(2)快速瀏覽課文,盡量能以每分鐘500字的速度較快地走進文本。(3)充分利用批注和閱讀提示研讀課文,因為在此時它們會起到指引的作用。雖然學生之前學習過做批注,但是老師在此還是要強調做批注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它能用簡潔的語言及時記錄我們閱讀時的思考與感悟。
2.教師精心備好課,根據(jù)重難點,找準切入點
《一棵小桃樹》是賈平凹先生寫的一篇散文,屬于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自讀課文,這個單元學習的重點在:學習托物言志的手法——體會如何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寫景狀物,寄寓自己的情思,抒發(fā)對社會人生的感悟。我在明確了單元學習的要求后,又反復研讀了課文,最后把本課的重難點確定為:自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梳理小桃樹的生長過程;勾畫描寫小桃樹的語句,體會作者對小桃樹的獨特情感;比較小桃樹的成長和我的人生經歷,理解課文主題,進一步學習托物言志的手法。隨之我把本課的切入點定為托物言志的手法。因為學生在本學期已經學習了很多托物言志的文章,例如,《陋室銘》《愛蓮說》《紫藤蘿瀑布》。
(二)課堂上巧設問題,事半功倍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里說道: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分析、解決疑難問題。
五、影響與作用
其實本節(jié)課的設計就是針對文本,從文章的主要內容、結構層次、主題思想、表現(xiàn)手法等角度精心設計幾個問題,然后讓學生通過做批注,小組討論,合作探究,最后找到答案。教讀課文的目的是學“法”,自讀課文是學生運用在教讀中獲得的閱讀經驗,自主閱讀,進一步強化閱讀方法,努力提高自主閱讀的能力,從而實現(xiàn)由課內向課外的拓展閱讀。
“長文短教”的實施會使教師在教學時間相對緊湊的情況下,讓學生自主閱讀自主學習,讓學生真正做了學習的主人。老師不妨多多嘗試,也許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讓我們?yōu)閷崿F(xiàn)新課程標準下的高效課堂而積極探索、努力奮斗吧!
參考文獻:
溫儒敏.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編寫理念、特色與使用建議[J].課程·教材·教法,2016.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