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馬榮
摘 要:現(xiàn)如今,我國的教育已經得到了深化改革。各級學校為了響應新課改的號召,同時也是為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開始重視課堂教學方式。在高中課程中,語文作為非常重要的一個學科,采取開放性的教學方式能夠開發(fā)學生的語文思維,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以學生為主體,極力營造開放性的學習環(huán)境,利于建立師生和諧的互動關系。對新時期高中語文教學進行了研究,提出了開放性教學的具體特點,進而分析了在語文課堂上進行開放性教學的具體做法。
關鍵詞:高中語文;新時期;開放性教學;分析
目前,我國教育已經走向了一個新的時期,教育得到了深化改革,傳統(tǒng)教育轉變?yōu)樗刭|教育。語文教學要想得到創(chuàng)新就要營造開放性的教學環(huán)境,轉變教學方法。讓學生由被動地接受教育轉變?yōu)橹鲃咏邮芙逃?。開發(fā)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面對知識能夠有一個完整知識概括。下面對新時期語文開放性教學特點進行闡述,并且提出了在語文課堂上開放性教學的合理運用。
一、高中語文開放性教學特點
(一)質疑
開放性教學的特點之一就是質疑,質疑分為三種質疑:引讀性質疑、探索性質疑和發(fā)散性質疑。引讀性質疑能夠促使學生開發(fā)自己的思維,可以在學習中激發(fā)自己的好奇心,比如在對人物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學生會根據人物的事跡對人物的性格和其他事情產生好奇心,因此學生由于好奇心也能夠繼續(xù)探索知識。探索性質疑能夠使學生的思想得到深入,比如學生在對人物的性格特點進行分析的時候,會對其性格產生懷疑,在課文中找到證明不是這種性格的蛛絲馬跡,這樣就能夠使學生的思維具有探索性。發(fā)散性質疑能夠創(chuàng)新學生的思維,比如在語文的課文中,如果出現(xiàn)一系列的事情闡述,如果其細節(jié)吸引學生,學生就會對其進行自主的分析和思考,從而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評價。
(二)激問
開放性教學的質疑特點更具有開發(fā)思維的作用,而激問更多注重的是對思維的應用。在高中語文學習中,運用開放性教學,利用激問的特點能夠促使學生的思維變得靈活,讓學生能夠對語文知識進行舉一反三,對于一個語句進行分析后,就能夠對類似語句進行分析。利用激問的特點也能夠將學生的思維引申到新的領域,比如寫作能夠在理解范文結構的基礎上,思考出新的作文結構。除此之外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思維。在語文課文中對人物進行分析的時候,能夠引導學生對品行差的人物進行批判。
二、高中語文開放性教學策略
(一)營造開放式的教學環(huán)境
1.重視課堂環(huán)節(jié)的開放性
教師要制定具有開放性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要符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特點。對教學環(huán)節(jié)一定要仔細研究,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增加對學生的提問,讓課堂充滿探索的氣氛,學生就能夠在學習中探索。比如在學習《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時候,就要設置一些小環(huán)節(jié),將整個文章分段進行講解,按照故事的發(fā)展順序進行講解,講到事情的高潮部分就讓學生進行猜測,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對接下來的故事情節(jié)進行思考和猜測。學生就能夠在語文課程的學習中找到樂趣,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探索精神。因此,在教學中一定要注重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開放性,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置能夠影響整個教學效果。要讓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能夠帶動課堂的開放性氣氛,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課堂的魅力,從而提高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2.做到課內與課外都能夠具備開放性
在課上,教師向學生展示的教學內容總歸是有限的。教師在課上也需要增加課外知識,并且引導學生對這些課外知識進行了解和熟知。我國教育已經得到了深化改革,已經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的素質教育。語文教師也要響應新課改的號召,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外,都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比如學習柳永的《雨霖鈴》,就可以讓學生對這首詞背后的故事進行查閱,讓學生了解柳永的愛情故事,為其本身增添一抹神秘的色彩,使語文課程更為人性化。另外,讓學生找出與柳永相同的婉約派的詞人都有哪些,并進行比較,這樣可以使課堂和課外有效地結合,也能夠促進學生了解更多的知識,使課內和課外都具有開放性。
(二)以學生為主體運用開放性的教學方法
無論是在傳統(tǒng)教學,還是在新時期教學中,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目的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新時期依舊要以學生為主體,并且要靈活運用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現(xiàn)在很多教師雖然有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意識,但是在教學過程中由于講課過于忘我,導致沒有及時地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情況。注重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的同時還要根據學生的情況制定教學方法,因材施教,才能夠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語文知識與數(shù)學不同,一道題可能會有很多種答案,這些答案在回答時都需要學生具備學習語文的經驗還有對語文知識的見解,這些能力都是需要長時間進行積累的。因此,要利用開放性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高中語文課程是高考的必考科目,然而現(xiàn)實教學中很多學生對語文產生了排斥心理,這就需要教師利用開放性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設置開放性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形成開放性的思維,利用開放性教學方法讓學生自主了解語文課內和課外知識,在扎實語文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提高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柴樹梅,李青云.關于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5).
[2]張玉霞.高中語文開放性教學的實施策略[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9).
[3]江純銀.新課標下高中語文開放性教學的實踐研究[J].語數(shù)外學習(高中語文教學),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