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提及客家人,在不少人的印象中是一群在南方山區(qū)中聚族而居的“本地人”。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倘若細查典籍,客家人不但并非南方人,而且是居住在南方山區(qū)中的中原貴族的后裔。換一種說法而言:客家人是居住在南方山區(qū)的北方人。因此有很多客家人通常自認為是外來移民的客居他鄉(xiāng)者。
作為漢族七大民系之一的組成部分,客家人也有對應的活動區(qū)域、獨立的方言體系和相應的傳統(tǒng)習慣。大部分客家人居住在同一山脈,但他們居住的山脈一直受粵、閩、贛三個不同的行政區(qū)管轄。盡管有如此分區(qū)域的分布,但客家人卻有著許多相同的生活習俗與文化特征。當然,這些生活習俗和文化特征又與同處一個地區(qū)的其他人群有著十分顯著的差異。譬如,在地域分布中,粵、閩、贛三個地區(qū)的客家人有許多相同之處使人難于區(qū)分,但通過不同地區(qū)客家語言的細微變化,客家建筑形式相對比,那就有更加顯著的差異了。
客家話是識別客家人的唯一且不可替代的標志。正如客家民系的發(fā)展中“土客械斗”這一重大事件所記載的那樣,客家人在爭奪土地生存空間的斗爭中客家話起到了重要作用。所謂“土客械斗”,指的是本地人和外來人之間的民系械斗,“土客械斗”的分布區(qū)域很廣,在兩廣地區(qū)、福建、江西、臺灣、湖南等地均有爆發(fā)過。而我們之所以說客家話在其中有及其重要的作用的原因是:在雙方有數萬人的械斗中分辨敵友靠的就是客家獨特的語言。客家人是一個靠客家話維系的群體,進入異地之后,盡管他們相互間并不認識,但仍然靠客家話協(xié)調戰(zhàn)斗,也就是說械斗雙方陣營成員彼此之間認同標準主要是方言。相比之下,你來自何方、宗教信仰和歷史背景都是次要的。
除了客家話之外,還能代表客家人性格的便是客家民居。正如客家人的性格一樣,客家民居們緊急坐擁在一起凝聚著客家人的團結,外形獨特而古樸表現著客家人獨立而勤懇的一面。對于客家民居,很多人都毫不吝嗇的給與了贊美之言。它們有著獨特的建筑形式,在姿態(tài)萬千的中國傳統(tǒng)民居中獨占一席之地。
作為客家獨特的身份標簽,客家民居在中國傳統(tǒng)民居中獨樹一幟,其體量和外形都十分具有專屬于客家人的特點??图颐窬佑泻芏嘈沃啤L格和方式,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地區(qū)又有很多不同的俗稱,例如:土樓、方土樓、圓土樓、圍子、方圍子、圓寨、圍龍屋、九井十八廳、走馬樓、四角樓等。通過對客家民居外形和功能分類,可以概括“樓”和“屋”兩大類別。
客家的“樓”,可以用土樓加以概括。不論是方樓、圓樓、橢圓樓、八角樓還是異形樓,不論墻體是夯土的、泥磚的、石砌的還是磚砌的,它們的主要特征都集中在“樓”字上。對于外人開來,這類民居給人的第一印象幾乎都是封閉的、高大的、不可侵犯的、撲面而來的“樓”的形象??图业摹拔荨保渲饕硎菄埼?。所謂“屋”是相對于“樓”而言的?!拔荨睕]有那么封閉、高大以及沒有顯得那么不可侵犯,也少了那種撲面而來的感覺。“屋”看起來相對溫和,通常由天井、廳堂組合而成的。
在眾多風格迥異的中國傳統(tǒng)民居中,客家土樓率先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图彝翗侵阅苊摲f而出,不僅僅是因為它凝重、敦實、古樸、靜雅的氣質,超尺度、矩規(guī)模、大容量的建筑特征,才是客家民居能夠在眾多傳統(tǒng)民居中脫穎而出的根本原因之一。
在中國南方的一些城市中,大多數客家人熱愛自己的族群,他們希望將客家傳統(tǒng)文化通過現代的手法延續(xù)下去。將客家文化元素以及客家建筑元素運用在擁有大量客家住民的城市中,不但能夠將這樣一種傳統(tǒng)文化延續(xù)下去,而且對于打造城市特色景觀也有很大意義??图椅幕锌梢蕴崛∽鳛榫坝^設計的資料十分豐富。從具象化的角度來看,從客家民居中提取的元素更是數不勝數。
從客家語言的角度出發(fā),要將語言具象化并非易事。與其它可運用的元素相比,它所能實用的范圍相對比較狹窄。通常將語言具象化主要表現于單體景觀雕塑。以純客家人居地區(qū)的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qū)沿河客家民俗文化公園中,對于客家語言的表現雕塑為例。高達三米的景觀柱直接以黑體漢字的形式雕刻成立體柱。它十分巧妙的將“我是客家人”這一句表明身份和文化象征的語言轉化為十分具有現代形式感的景觀雕塑,使它在客家民俗文化公園中點亮主題,引起本地客家人看到這一雕塑時產生具有代表身份意義的歸屬感,在無形中促進了當地居民之間的凝聚力。值得一提的是,在客家話中最具代表性的“我”字,在此寫作“亻厓”?!柏閰儭彪m未被正式收錄在字庫中,但在客家地區(qū),它的使用是十分普遍,也獲得了廣大客家人的認同。與景觀柱相結合的是具有客家文化精髓的、具有代表性的關鍵字所創(chuàng)作的柱。通過將單個的字與其表達的意義解釋了客家民系所希望傳承的精神文化。
從建筑景觀的角度出發(fā),客家傳統(tǒng)民居中能夠提取的元素就更加廣泛了??图颐窬佑性S多依據不同地區(qū)需求、不同功能需求以及不同時期需求所形成的民居細分種類,每一種都各有其特色,各有其獨有的美感。因此,從客家傳統(tǒng)民居中提取所適用本地區(qū)建筑設計元素既能更切合實際,避免生搬硬套,又能使得景觀更具有人情味。例如在客家圍屋中,可提取的元素大到層層環(huán)繞的建筑形式感,小到圍屋中門窗雕花等,一房一屋間盡是生活藝術的顯現。不過,在將傳統(tǒng)建筑文化融入景觀設計不等于直接通過造仿古建筑創(chuàng)造出“假文物”,而是應該將建筑值得傳承,最有其代表特點的部分提取出來,再結合實際需求融入到新的、具有時代創(chuàng)新的城市景觀中。在許多依據客家傳統(tǒng)建筑來建設的城市景觀就做到了摒棄其不“不必要”的老舊形式,而保留客家傳統(tǒng)建筑的精髓,并將其升華創(chuàng)作出許多符合現代審美需求的城市景觀。
圖為六堆客家文化園區(qū)建筑
位于屏東縣的六堆文化園區(qū)內的建筑是將客家特有的傳統(tǒng)元素提取出來成為極為成功的范例。在具有功能性的主樓的表現手法上,它從整體形態(tài)上保留了土樓飽滿、渾厚的外墻,營造了高大、威嚴的外墻利用現代建造手法重構了建筑的整個建筑內部結構。與此同時,去掉了傳統(tǒng)的檐口給人看上去熟悉無比卻又能使人耳目一新。六堆客家文化園區(qū)內金屬鏤空的傘架客家聚落是以當地客家油紙傘的外形,通過改變呈現的形式、材質以及體量就顛覆了傳統(tǒng)油紙傘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顯得現代感十足。
客家民系是一支非常獨特的漢民族社會群體;客家話是一個發(fā)源方式復雜的方言體系;客家民居是一種非常獨特的居住建筑類型。通過探尋客家語言與客家民居的歷史實證,讓傳統(tǒng)客家文化融入現代景觀設計之中。以全新的方式在現代客家人居住地區(qū)實現傳承,不但是現代景觀設計者肩負的使歷史使命,同時也是順應客家人居地區(qū)綜合發(fā)展的時代潮流之舉。
[1]吳慶洲.客家建筑文化[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5-1.
[2]吳招勝,宋韻琪,譚元亨.客家古邑民居[M].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10-10-01.
[3]潘安,郭惠華,曹軼.客家民居[M].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13-2-1.
[4]馬卡丹.客家故里[M].海峽文藝出版社,201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