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來,我國脫貧攻堅戰(zhàn)取得決定性進展,6000多萬貧困人口穩(wěn)定脫貧,年均減貧1300萬人以上,貧困發(fā)生率從10.2%下降到4%以下。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每年增長30%以上?!暗谝粫洝焙婉v村工作隊員,在崗近百萬人,累計下派近300萬人。尚有3000多萬貧困人口需要在2018年-2020年三年之內實現脫貧,804個貧困縣全部摘帽,仍然面臨不少挑戰(zhàn)。
不降低標準不吊高胃口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脫貧攻堅要堅持現行標準,這是基于當前扶貧形勢的客觀判斷?!比A中師范大學減貧與發(fā)展研究院院長陸漢文向《經濟》記者表示。
我國的扶貧標準,一是收入的標準。這個標準在不斷提高。2009年的扶貧標準是農民年人均純收入不低于1274元,2011年提高到2300元,2017年提高到3300元。二是綜合性標準。2011年《中國農村扶貧開發(fā)綱要(2011-2020年)》提出“兩不愁、三保障”。2015年底,中央扶貧開發(fā)工作會議強調,“十三五”期間脫貧攻堅的目標是,到2020年穩(wěn)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農村貧困人口義務教育、基本醫(y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時實現貧困地區(qū)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
根據第三次全國農業(yè)普查結果數據顯示,農民收入持續(xù)快速增長,2016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363元,這與脫貧的收入標準相差很遠。對于已經脫貧,或者基礎條件、公共服務比較完善的地區(qū),若是把標準定得很高,無形中也抬高了預期。
目前,部分地區(qū)確實存在抬高扶貧標準的狀況。扶貧政策要求建檔立卡戶人均住房面積不超過25平方米,但有的地方遠超這個標準。有的地方對貧困人口保障了高中甚至大學教育,醫(yī)療服務報銷比例過高,出現醫(yī)院住院部被大量貧困戶長期占用的現象。
而在國家圈定的六大深度貧困地區(qū),極度艱苦、自然條件差、人力資源素質有待提高,即便是實現現行標準下的脫貧工作已經非常不容易,因此要防止“數字脫貧”,脫貧標準不能降。
“降低現行標準不僅影響貧困群眾的獲得感,影響脫貧攻堅的質量,影響全面小康的成色,還會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而盲目提高標準,不僅會增加脫貧攻堅的難度,加重財政的負擔,而且對貧困戶可能是福利陷阱,影響了內生動力的激發(fā);制定過高的標準,不僅難以兌現,即使一時兌現了,也不可持續(xù),從而損害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國務院扶貧辦黨組成員夏更生向《經濟》記者表示。
嚴格按照標準執(zhí)行還要防止一些錯誤的傾向。夏更生表示:“不降低標準”要防止以收入標準代替“兩不愁三保障”的標準,防止簡單的“以低保兜底一兜了之”的做法;“不吊高胃口”要防止三種傾向,即防止把義務教育有保障變成“上什么學都不用花錢”,防止把基本醫(yī)療有保障變成“看什么病都不花錢”,防止把基本住房安全有保障變成“住大房住好房”。
保證脫貧質量
“脫貧攻堅大局已定。從目前看,總體上完成任務應該問題不大?,F在我們要由打贏向打好轉變?!眹鴦赵悍鲐氜k主任劉永富曾表示,以前脫貧攻堅戰(zhàn)把比較大的精力用在了能不能完成、怎么完成脫貧任務上?,F在不僅要完成任務,而且要把仗打好?!按蚝妹撠毠詰?zhàn)就是要朝這個方向努力:黨和政府、社會各方幫助,貧困地區(qū)、貧困群眾思想觀念轉變,勞動技能提升,有穩(wěn)定的收入渠道,脫貧質量有保證?!?/p>
2017年初,國務院扶貧領導小組對22個省區(qū)市的黨委責任進行了考核,從考核的結果看,脫貧的質量不高是其中比較突出的一個問題。國務院扶貧辦考核評估司副司長楊煉對《經濟》記者表示:一種是搞“算賬脫貧”,把還在種、還在養(yǎng)的預期收入算為實際收入;一種是搞“突擊脫貧”,當年大進大出,將大量資金、資源投入到一個村;還有“兩不愁三保障”沒有實現,比如,貧困戶脫貧了,但可能還住在危房里面,或者脫貧了,還有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上學沒保障。在干部幫扶工作中存在“重派輕管”;還有的地方單純發(fā)錢發(fā)物,沒有具體的幫扶措施。一些地方搞一兜了之,幫扶缺乏針對性,不深入,不扎實。在政策落實上不夠精準,有政策空轉的問題。比如大病和慢性病的醫(yī)療保障問題;再比如住房,有的是超標準、超面積,群眾負債比較嚴重。產業(yè)方面,產業(yè)利益聯(lián)結不到位,群眾參與度比較低,龍頭企業(yè)發(fā)展、帶動貧困戶的效果不是特別好,一些地方仍存在貸款難的問題。
針對某些用于產業(yè)扶貧的項目資金被當地“能人”套取的情形。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fā)展研究所研究員張曉山向《經濟》記者表示,要保證脫貧質量,需要提高市場機制的益貧性,即發(fā)展產業(yè)時要以是否有利于貧困戶脫貧作為優(yōu)先考慮因素。
陸漢文建議:“應當逐步完善現行的考核退出標準,比如增加‘貧困戶是否掌握了一技之長‘內生動力足不足等事關脫貧穩(wěn)定性的指標權重,倒逼提高脫貧質量?!眅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