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萍
(晉中師范高等??茖W校,山西 晉中 030600)
1.概念隱喻的內涵
概念隱喻是人類的認知手段和思維方式,也是一種語言現(xiàn)象,主要通過簡單的事物來認識抽象復雜的事物。并且,概念隱喻并不一定會出現(xiàn)在語言中,而是存在于不同概念關系之間。另外,概念隱喻與文化密切相關,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概念隱喻也不相同,因此,概念隱喻具有民族性的特征。另外,從工作機理方面來講,概念隱喻是不同認知領域的概念映射。人們所熟悉的領域為源域,人們所不熟悉的領域為目標域,概念隱喻就是人們通過源域來認識目標域的過程,具體包括互動、映射、合成等機制。
2.概念隱喻的類型
(1)方位隱喻。方位隱喻主要指從空間方位角度所建立起來的概念隱喻關系。這是因為,空間比較具體,更加容易被人們所接受,依賴于人的感知、經驗和心理。并且,漢語和英語的方位概念隱喻具有較強的相似性。例如,漢語和英語都用“上、下”來形容心理狀態(tài)。英語:I’m feeling up.漢語:興致很高。
(2)結構隱喻。結構言語主要通過一種概念的結構來形成另一種概念,并用形容源概念的詞用于新形成的概念。例如,我們經常將用于“金錢”的詞用在“時間”上?!皶r間很寶貴”、“時間不多了”、“你需要花很多時間寫作業(yè)”等。
(3)實體隱喻。實體隱喻主要指人們通常將抽象復雜的概念看成具體的概念來理解。實體隱喻最具代表性的就是Reddy在1979年所提出的容器隱喻理論。Reddy將語言視為容器,將詞匯視為人們觀念和思想的最小工具。說話人在進行語言表達的時候將觀念和思想放在容器中,并傳送給聽話的人,聽話的人在接收到容器之后,將思想和觀念從容器中取出。
(4)擬人。擬人是為詞匯賦予人格化的隱喻方式,通常將形容人的詞用在所要描述的詞匯上。例如:“大地孕育著生機”、“公司一百周年生日”、“扼殺不良思想”等。這些句子中,將沒有生命的事物看做是人,并將形容人的詞用在這些事物身上,用認識人的經驗來認識這些事物。
3.概念隱喻的功能
(1)修辭功能。概念隱喻具有較強的修辭功能,能夠說明未知的、抽象的事物。例如,人們十分忌諱“死亡”,通常用“去世、去了、走了、與世長辭”等詞來代替。另外,概念隱喻的修辭功能還具有啟發(fā)與新奇的特點。具體來講,人們在語言表達的時候不喜歡重復,經常創(chuàng)新語言,甚至還會借助相關的術語。例如,人們將用于股票的專業(yè)術語“潛力股”用來形容有潛力的人。
(2)詩歌功能。詩歌具有特殊的意義,能夠表達說話者的特殊感受。而概念隱喻具有詩歌功能,能夠避免俗套的用詞習慣。例如:“The fog comes on little cat feet.”這句話將霧和貓相結合,形成了詩歌獨特的表達效果,讓人們能夠具體體會霧的形態(tài)。
(3)語言學功能。概念隱喻具有語言學功能,能夠填補詞匯的空缺,增強語言表達的生動性和準確性。例如,我們經常在生活中使用的“山腳、桌腿”等詞都屬于概念隱喻。“寒酸、冷靜”都是采用通感的方式向不同感覺領域轉換。
(4)認知功能。概念隱喻具有認知功能,能夠幫助人們認識并理解目標域。這是因為,人們在運用概念隱喻的時候,會根據目標域的特征、內涵等選擇與目標域相類似的源域,然后根據對源域的理解來了解目標域,進而深化對目標域的認識。
(5)社會功能。概念隱喻具有社會功能,具體來講,在社會交往過程中,概念隱喻能夠獲得群體和個體的親密程度,或者出于禮貌會使用概念隱喻。例如:“拉拉”在社會上被指女同性戀?!氨痹谄匠H说恼J知中指“火爆、爆料”等意義,而在催吐者用“爆”來代指“吐”,顯示了催吐人群內部之間的統(tǒng)一認知和親密關系。
1.語言的隱喻
語言的隱喻在造詞上有所體現(xiàn),隱喻是人們造詞的重要手段,英語和漢語都使用隱喻的方式造詞。例如,:漢語“工作狂”、“綠色環(huán)?!薄ⅰ包S金時間”等。英語“Test-tube Baby”、“Butterfly Effect”、“Cultural Revolution”等詞。并且,語言的隱喻在詞語的發(fā)展上有所體現(xiàn),不同人對世界的感知不同,表達方式也不相同。例如,人們經常用“手”這一部位來進行表達,“舉手之勞”、“手忙腳亂”、“白手起家”、“順手牽羊”等詞雖然都有“手”這個字,但是表達的意義卻不相同,體現(xiàn)了“手”這一部位的不同用處。
2.詞匯的隱喻
(1)構詞法的隱喻。英語詞匯的構詞方法主要有派生法、合成法和轉化法等。從派生法方面來講,很多派生詞都是通過概念隱喻的方式構成的。例如,childish”(幼稚的)、“webaholic”(網蟲)、“news”(新聞)、“heading”(標題)、“preface”(前言)等。從合成詞方面來講,很多合成詞也是通過概念隱喻的方式構成的,例如,“Information Superhighway”(信息高速公路)、“Flying Saucer”(飛碟)等。從轉換詞方面來講,很多轉換詞也是通過概念隱喻構成的。例如,“chicken”本意為膽小鬼,通過概念隱喻轉化為形容詞“膽怯的”和動詞“臨陣退縮”的意思。
(2)一詞多義中的隱喻。一詞多義是人們通過概念隱喻的方式而形成的,一般情況下,一詞多義的詞一般都有本義和引申義。本義是詞本身的意義,而引申義大多是通過概念隱喻所產生的。例如,“后臺”這個詞本義是“舞臺的后方”,后來被引申為“背后幫忙的人、背后操縱的人”。英語中“Key”本義是“鑰匙”的意思,后被引申為“關鍵、要訣”等意義。
3.詞匯的隱喻理解
在詞匯教學中藥重點掌握詞匯的隱喻理解,讓學生了解詞匯基本語義和詞匯引申義之間的聯(lián)系性能相似性。例如,“forge”本義為“熔鐵爐、鐵匠鋪”的意思,后來被引申為“前進”。在分析本義和引申義之間關系的時候,我們需要重點分析forge的經驗意義,掌握熔體和打鐵過程中相關的”stove(火爐)”、“difficulty(困難)”、“sweat(汗水)”、“power(力量)”、“wave one’s shoulder(揮動肩膀)”等,這些熔體和煉鐵的經驗存在于我們的經驗認知中,而“走路”是熔鐵和煉鐵過程的客觀情景,與熔體和煉鐵過程相結合便被賦予了克服困難的特征,進而有了“前進”的意義。
概念隱喻加強了詞語之間的聯(lián)系,使不同詞語之間具有了相似性。因此,英語詞匯教學應充分運用概念隱喻進行詞匯教學,深入挖掘詞匯之間的相似性和詞匯之間的關系,將不同的詞匯聯(lián)系起來進行教學,比較不同詞匯之間的異同,讓學生在比較過程中掌握英語詞匯。并且,英語詞匯可以在詞根教學過程中運用概念隱喻,讓學生了解每一詞根的具體內涵,然后對某一詞根的詞匯進行系統(tǒng)學習,強化學生對詞匯的了解。
1.隱喻能力的遷移
在英語詞匯教學中運用概念隱喻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詞匯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詞匯學習效率,而且還能夠強化學生的隱喻認知能力,學會隱喻能力的遷移。例如,在學習某些專業(yè)領域術語的時候,學生可以運用自己腦海中已經具備的英語詞匯和隱喻認知能力,在已經學習過的詞匯基礎上來學習并理解專業(yè)術語,使學生能夠自主運用概念隱喻理論知識和隱喻能力進行詞匯學習。
2.隱喻能力的培養(yǎng)
在英語詞匯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應重視學生隱喻能力的培養(yǎng),不斷提高學生的推測隱喻能力和理解隱喻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推理判斷能力,讓學生能夠在詞匯的具體語境中掌握引申義。具體來講,英語教師應將具有隱喻關系的詞語放在一起進行講解,讓學生認識這些詞語之間的關系,并掌握詞語的含義。并且,英語教師在詞匯教學的過程中應對日常用語、流行術語、習語等所蘊含的隱喻意義進行詳細解釋,引導學生對詞匯的隱喻意義進行深入分析,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詞匯分析能力和隱喻認知能力。
3.隱喻文化內涵的把握
在英語詞匯教學中,英語教師應重視英、漢隱喻文化內涵的差異,讓學生了解并掌握英、漢隱喻文化內涵的差異,使學生能夠從英語隱喻文化出發(fā)去認識英語詞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為此,英語教師應在詞匯講解的過程中為學生介紹詞匯的文化內涵,深化學生對英語文化的了解,強化學生對英語隱喻文化的掌握。并且,英語教師應重點引導學生分析英、漢隱喻文化的差異,讓學生了解西方人的語言表達習慣和思維,進而使學生能夠從根本上掌握英語詞匯的隱喻內涵。另外,英語教師在詞匯教學過程中應積極滲透西方文化,讓學生能夠了解英語詞匯所依賴的文化土壤,進而從文化角度掌握英語詞匯的使用方法、使用習慣和隱喻內涵,優(yōu)化概念隱喻理論在英語詞匯教學中的運用效果。
參考文獻:
[1]王薇,左志軍.概念隱喻理論指導下的大學英語詞匯教學實證研究[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3,30(4):66-68.
[2]蘇遠蕓.概念隱喻理論對高職英語詞匯教學的啟示[J].職教論壇,2011(20):32-34.
[3]朱淑媛.從隱喻認知的角度改進大學英語詞匯教學——概念隱喻理論運用于大學英語詞匯教學的實證研究[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5(3):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