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靜 姜德峰
摘要:指出了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致使城市大廈林立,這些高大建筑給城市帶來華麗感的同時致使植被逐漸被硬質鋪裝所替代,導致了城市自然生態(tài)平衡失調。課題以煙臺市某創(chuàng)業(yè)大廈屋頂花園為項目案例,通過屋頂花園生態(tài)景觀設計與實踐,提高了人們對綠色自然的需求度,為人們在喧鬧的城市中提供了親近自然的生態(tài)場地。
關鍵詞:屋頂花園;生態(tài);景觀設計
中圖分類號:J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8)11-0214-02
1 引言
針對辦公建筑這一特定空間,屋頂花園的設計貴在體現(xiàn)人性化的同時統(tǒng)籌了功能與美觀,創(chuàng)造了綠色生態(tài)的現(xiàn)代化辦公場所。本課題以煙臺市某創(chuàng)業(yè)大廈屋頂花園為案例,利用植被覆蓋保護屋頂不受氣候影響,利用屋頂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設計區(qū)域內的空氣質量,創(chuàng)設自然生態(tài)辦公環(huán)境,倡導積極改善城市微觀生態(tài)環(huán)境,增加城市綠地面積,提升城市形象。
2 基地概況
該項目位于煙臺市某創(chuàng)業(yè)大廈樓頂,大廈為集群式商務中心,樓高22層,有1000余家企業(yè)人駐,周圍配套設施齊全,緊鄰主題公園,交通便利,人流量大。樓頂作為屋頂花園的設計區(qū)域具有視野開闊、通風良好、陽光充沛、面積適宜的優(yōu)點,因此選為本項目的施工地。
3 屋頂花園的立意與規(guī)劃布局
3.1 屋頂花園的立意
本項目設計構思源于“河流蜿蜒”,寓意延綿不斷,也表達了創(chuàng)業(yè)道路的曲折性,在這曲折之后隱藏著人生的驚喜,體現(xiàn)柳暗花明的設計主題。本項目運用公園式自然曲線的布局,園路采用流暢的曲線形式,利用圓形花池點綴其中,營造動感,增加屋頂花園的趣味性。從而創(chuàng)造一個放松身心,親近自然又能體現(xiàn)人文文化的綠色空間。其規(guī)劃問情平面圖如圖1所示。
3.2 屋頂花園功能布局
屋頂花園呈動靜結合形式分布,分為4個活動區(qū)域,3個景觀區(qū),滿足了辦公人員的不同需求。分區(qū)結合了屋頂的承重能力、使用功能及生態(tài)效益。借助大廈地域高,視線廣的特點搭建觀景平臺,達到“一覽眾山小”的視覺效果,利用植物高低差和景觀小品營造景物的層次感。運用對景、組景、障景等園林表現(xiàn)手法,創(chuàng)造出適合辦公人員休閑、娛樂、交流的空間(圖2)。
3.2.1 入口景觀廊架
出人口是屋頂與外界聯(lián)系的咽喉,因此在設計人口景觀廊架時主要考慮與內部空間的過渡關系來緩沖室內外景觀的變化。廊架的外形采用了是人字的一種變體“卩”,卩有禮拜之義,因此賦予人口景觀廊“禮儀之門”的寓意。目的在于人們之間相互尊重,禮儀待人。
3.2.2 中心花壇活動區(qū)
中心花壇活動區(qū)將場地升高60cm進行木質鋪裝設置,踏步三級臺階與游覽活動區(qū)出人口道路呈沙漏狀,意為“時間流逝”,目的在于提醒員工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每一秒。為了確保員工休閑交流的私密性,此活動區(qū)采用常綠灌木叢進行隔斷,每個小空間都配有相應的遮陽傘、桌椅等公共設施,便于員工休息,交談。座椅周圍是逐級遞增的花壇,花壇內植物以兩年生多年生花卉為主,便于觀賞和后期養(yǎng)護,花壇由低到高排列,形成韻律感,相鄰植物顏色采用對比手法突出花色,以豐富視覺效果。
3.2.3 禪意枯山水與私密區(qū)
枯山水的作用主要集中在精神層面“尋找原本的自我”。白沙和黑沙的交替運用、紅楓與常綠樹、假山石等靜止不變的元素,營造意境幽深的枯山水,從旁觀賞猶如大型盆景。與之相對的是半包圍私密空間,材料上采用紅色漆不銹鋼材料,內部鋪裝采用天然石材及人工鋪裝材料進行碎拼成不同圖案樣式的組合。人們進入私密空間欣賞到的是山石和白沙象征的自然景觀,讓思緒來一次恣意的放飛。
3.2.4 觀景平臺
觀景臺布局在屋頂的承重梁上,造型富有美感,廊架兩端采用鏤空隔斷,頂部為玻璃,藤本植物攀援在廊架上,下方形成良好的休憩空間,為人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通透的空間。平臺上設置了坐凳,為人們提供了休憩的場所的又讓人們獲得登高遠望的視覺享受,放松身心,緩解疲勞。
3.2.5 噴泉廣場
水景總是給人美好、歡快的感受,本項目的水景采用動態(tài)的圓形水池結合噴泉作為近景欣賞,水池深度為500mm的淺水池以方便后期的護理。水景布置在承重梁、防水層的上面,以此來減輕屋頂荷載和水池滲透對屋頂造成傷害。水池為有機負荷材料構成,為了減少水質污染,池底用卵石進行裝飾。水池使用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減少了水質污染的同時也彌補蒸發(fā)引起的水位下降,達到節(jié)約用水的目的。
3.3 屋頂花園道路分析
屋頂花園的道路隨著地形及景觀彎曲變化,“路隨景曲,景隨路變”,彎曲的道路能夠讓游人形成獵奇心理。流暢的曲線將屋頂分割成大小不一的區(qū)域,道路串聯(lián)了屋頂花園的所有分區(qū),不僅豐富了花園景觀,還延長了瀏覽路線,增加了屋頂景觀的層次感。道路的鋪裝上主要采用了防腐木,在減輕重量的同時也能帶給人親切的感受。
3.4 屋頂花園植物配置
由于本項目建筑高度較高,因此在建筑周圍會形成局部強風,屋頂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多數為干熱,但是雨季積水也不容忽視,所以植物配置方面多采用本土植物,多采用淺根系株型低矮抗風、不易倒伏的耐移植、利于種植護理的植物,以喜光、耐寒、耐旱、耐移植的灌木和草本植物為主,搭配少量生長緩慢的小喬木來進行樓頂綠化配置。為了使屋頂綠化多姿多彩,給人四季變化的感受,配置了少量彩葉植物如側柏、月季、金盞菊等能夠吸收有害氣體、凈化空氣,以此來達到屋頂的生態(tài)效益。
4 屋頂花園設計技術策略
4.1 土層選擇
本項目設計的屋頂為水泥涂層,其生態(tài)環(huán)境與地面差別很大,因此種植土層的選擇尤為重要。自然土重量大容易流失,因此屋頂土層薄的話對會影響植物生長,土層太厚又對承重帶來壓力。而輕質土具有厚度小、穩(wěn)定性高,有良好的理化性質,保水能力強,排水通暢,抗板結性好,同時具有環(huán)保低碳、價格低廉的特點。因此用泥炭、蛭石、珍珠巖、椰糠、陶粒、巖棉等按一定比例混合配制而成的輕質土壤來代替?zhèn)鹘y(tǒng)土壤來作為植物的種植基。
4.2 防風設計
由于大廈較高,屋頂上方風力較大,強風會對植物的生長形成大的影響。因此屋頂綠化的防風問題顯得尤為重要,本項目在植物防風方面采用支架綁扎固定,結合置石壓實根部,在土壤中埋設網狀物以擴大根系的固土作用。
4.3 防水設計
由于景觀布置在屋頂上,因此防水問題也尤為重要。本項目的防水材料選擇高強度的,能夠經得起沖擊和摩擦的防水層(聚酯卷材),利用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加強對水的利用,減輕水對大廈結構的影響,提高水的利用率,達到生態(tài)環(huán)保的效益。屋頂上植物的灌溉利用用微噴灌進行水分補給使得水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4.4 防寒設計
由于建筑物自身的高度,其生態(tài)條件比地下更為嚴酷,所以植物更容易受到凍害。在植物防寒方面采用包裹樹干、培土、生態(tài)覆蓋物等保護方式。耐寒性比較差的盆栽植物移到室內,讓其能夠安全越冬。
4.5 景觀設施小品
園椅和園凳多布置在種植池邊,廊架下,噴泉廣場上和私密空間中。材質上選用石材、金屬和木材,造型簡潔大方,與整體景觀風格保持一致的同時又各有特點。中心花壇休閑區(qū)設置小品雕塑“三人行”,源于“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钡乃枷?,與創(chuàng)業(yè)大廈的辦公理念相結合,傳達團隊協(xié)作的精神。廊架設置在人口和觀景平臺兩處給屋頂花園增添濃厚的人文氣息。人口處的廊架采用高低錯落的設置手法用來聯(lián)系外部空間,起到過渡作用;觀景平臺處采用的鏤空隔斷垣攀緣藤本植物,用來隔離景物(如圖3)。
4.6 鋪裝配置
本項目所用的鋪裝材料貫穿游人游覽過程的始終,給人們提供良好的休閑活動場所,為人們帶來美的享受。鋪裝材質上選擇輕型材料以減少屋頂的承重壓力。利用一些輕薄的天然材料進行碎拼,價格優(yōu)廉、紋理多樣。花園的游覽道路選用了鋪裝密度小、質量輕的防腐木,木材親和力強,給人以親切感。屋頂無遮擋物處光照強烈,因此鋪裝材料都采用了無反射的天然石材及木材。為了保證花園的生態(tài)效益與休閑功能,鋪裝材質的選擇多側重于質量輕、價格優(yōu)廉,紋理豐富,耐腐蝕的材料。
5 結語
通過大廈的屋頂開辟出景觀場地,充分運用植物、微地形、水和景觀小品等元素,采用借景、組景、點景、障景等園林表現(xiàn)手法在屋頂劃分了多個區(qū)域,滿足了辦公人員親近自然、放松身心的不同需求。通過屋頂花園景觀設計讓景觀融于建筑,建筑體現(xiàn)景觀,創(chuàng)造了實用又舒適的綠色生態(tài)景觀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徐峰.屋頂花園設計與施工[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2.
[2]王志勇.城市屋頂花園的價值與構建一北京某屋頂花園辦公大廈設計解析[J].綠色科技,2013(1):136~140.
[3]王洋.街道設施整合化設計與城市旅游形象提升[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
[4]張平青.城市旅游形象(CTI)認知論[M].北京:新華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