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娟
作文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在現(xiàn)階段高中作文教學中,由于學生缺少知識的積累,生活閱歷不豐富,缺少日常的寫作練習,寫作常常手足無措,寫不出表達自我的高質量作文。
一、夯實基礎,積累素材
寫作的重要目的是學習和掌握語言文字。就如同建造一棟高樓一樣,需要沙子、水泥、石子、鋼筋和水等,對于寫作來說,語言文字就是寫作的最基本的材料,缺少材料就形成不了好的作品,缺少詞語知識的積累,在寫作的就很難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當引導學生利用多樣化的方式積累詞語知識。
例如,《故都的秋》中有很多描寫景物的優(yōu)美語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摘抄、背誦這些語句,提高學生的詞匯積累量,之后才能夠實現(xiàn)質變。如“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shù)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ǎǔ瘶s)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針對這些語句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摘抄、朗讀和背誦,讓學生能夠不斷地進行積累,在達到一定積累量之后,就會發(fā)生質的變化,寫作素材和情感素材得到積累和培養(yǎng),寫作能力會隨之提高。
另外,教師還應當注重學生生活素材和知識素材的積累,鼓勵和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從生活中尋找寫作素材,從生活中的小事、身邊平凡的人物等方面進行發(fā)掘。
二、加強閱讀,強化練習
想要培養(yǎng)高中學生的寫作能力,應當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習慣。通過大量的閱讀才能夠為寫作打下一個基礎。高中語文教材編入了很多經(jīng)典文章,有抒發(fā)情感的散文,有講述科學發(fā)展的科普文,也有蘊含人生真理的作品,能夠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塑造學生良好的品質。如在《雨霖鈴》《望海潮》《聲聲慢》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反復誦讀,體會文中的深刻含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審美能力,為寫作打下基礎。
再如教學《荷塘月色》,教師在講解景物描寫的語句時,如“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模仿,讓學生在模仿練習中提高寫作能力。
在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片段寫作訓練,在進行整篇文章的寫作之前,組織學生對熟悉的人、事以及身邊的事物中的某個部分進行描寫,培養(yǎng)學生細節(jié)描寫的能力。通過片段式的寫作練習能夠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三、訓練學生的寫作技巧
教師在作文教學中,不但應當讓學生積累素材,強化練習,通過文章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還應當注重學生的文章結構美感、修辭美等。這些寫作的技巧,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和引導。例如,在《包身工》的教學中,對于包身工的描述:“打呵欠,嘆氣,尋衣服,穿錯了別人的鞋子,胡亂地踏在別人身上,叫喊,在離開別人頭部不到一尺的馬桶上很響地小便……”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尋找此處細節(jié)描寫的精妙之處,對“尋”和“踏”兩個動詞的妙處進行深入的分析,引導學生練習,掌握細節(jié)描寫的技巧。
再如《荊軻刺秦王》,對于荊軻的失敗,前文已經(jīng)埋下伏筆,教師在教學中應指導學生學習設計伏筆的技巧。如:“燕國有勇士秦武陽,年十二殺人,人不敢與忤視。乃令秦武陽為副。荊軻有所待,欲俱,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頃之未發(fā),太子遲之,疑其有改悔,乃復請之曰:‘日以盡矣,荊卿豈無意哉?丹請先遣秦武陽。荊軻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遂發(fā)?!蔽恼聰⑹龅角G軻在沒有等到他的重要人物而帶著秦武陽前去,為刺秦失敗留下伏筆。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范文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講評,對文章中的立意、構思以及語言的運用等進行歸納和總結,把學生作文中使用的寫作方式和修辭手法等各方面與范文進行對比,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當結合閱讀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學習寫作,讓學生認識到自身不足,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總之,學生的寫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培養(yǎng)出來的,需要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不斷去觀察和積累自身知識,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開闊自己的視野,豐富自身的生活閱歷。教師應在教學中不斷引導和啟發(fā),培養(yǎng)學生寫作技巧,強化練習,達到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和水平的目的,促進高中寫作教學質量的提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