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泰安肥城湖屯鎮(zhèn)國莊社區(qū)學校 梁美鳳
“黑貓白貓,逮著老鼠就是好貓?!边@句話我覺得也可以用在教學上。教育家曾經說過“教學無法,教無定法”既然沒有固定的方法,那么誰最后考出成績來,誰就是勝利者,誰就笑到了最后。
近來教學方法在不斷的改革。五段十環(huán)到翻轉課堂,弄得老師不知所措,從以前的小黑板到投影儀,多媒體,到平板電腦,科技設備在不斷更新,一些年齡大的老師都快落伍了,讓我們這些年輕的也壓力巨大,學習新的教法的同時,學會用這些先進設備,老師被這些東西牽著鼻子走,沒有了自己的方法和特色,公開課如出一轍,這樣真的有利于我們 的教學,真的有利于我們的孩子嗎?我經常在思考這個問題。
我們現在講究有效課堂,難道這樣的課堂就是有效的嗎?何為有效?在這一節(jié)課,學生學會了字詞,理解了課文,培養(yǎng)了閱讀思考的能力,領悟了中心思想,這一節(jié)課就是有效的。即使什么手段都不使用,只是單純地利用了文本,我們也可以說這節(jié)課是成功的。
隨著現在的科技越來越發(fā)達,課件、視頻都是現成的,老師上課拿來就用,備課的同時方便了,但也束縛了老師們的思維,在備課上也不如以前上心了,上課順著課件講下去,這節(jié)課就結束了,但學生真學會了嗎,不得而知。
我認為只有實施有效的教學行為,才能使自己成為有效教師。
1.清晰授課,這一關鍵行為是指教師向全班呈現內容時清晰程度如何,其相關表現為:邏輯的、逐步進行的次序,清晰易懂的授課,沒有分散學生注意力的不良習慣。對于教師,要做到清晰授課,就要求在課前要深入研究教材,鉆研教學大綱,通過教科書和教學參考書,了解教學內容的整體以及各部分之間的聯系,掌握各部分內容的教學目的和要求。通過教師清晰的講授引導,形成學生較清晰的科學的知識脈絡。有了對教材的深刻理解,語言的清晰表達,要達到清晰授課的教學效果,還要利用舉例、圖解和示范等方法,來解釋和澄清。
2.任務導向,是指把多少課堂時間用于教授教學任務規(guī)定的學術性學科。其相關表現為:成就(內容)導向,而不是過程導向,使內容覆蓋面盡可能大,教學時間盡可能多。教師的任務導向應該是為學生提供較多的機會去學習那些將要評估的材料,而不應該把過多的時間浪費在與教學內容無關的事情上,對教學中可能發(fā)生的影響教學的事件有一個預測和行之有效的處理方法。對授課內容在時間上有做出合理安排,這樣才能夠充分有效的傳授教學內容,使得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較多的有價值有意義的知識。
3.多樣化教學,這一關鍵行為是指多樣地或者靈活地呈現課時內容,其相關表現為:多樣的教學材料、提問、反饋和教學策略等。教師要善于選擇方法,創(chuàng)造性加以運用,力求使教學取得較好的效果,這又是《有效教學方法》中的好方法,因為方法本身無所謂好壞,但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使用范圍,上課運用的方法要與教學情境相適合。例如,對尚未定論的爭議問題,可以用小組討論法;為了讓學生認識一個他們不熟悉的物件的形狀,采用講述來描述,不如用演示法更加直觀,等等。
4.引導學生投入學習過程。這一關鍵行為致力于增加學生學習學術性科目的時間。教師的任務導向應該為學生提供最多的機會,去學習那些將要評估的材料。其相關表現為:限制分散注意力的機會,使學生就教學內容進行操作、思考和探詢等。課堂上學生的積極性是否得到發(fā)揮取決于教師的啟發(fā)和引導,在課上要邊教邊觀察學生的反應,根據學生的反應調節(jié)自己的教學。如果內容太深了,就該盡量的淺顯的方式來揭示的本質;如果學生太疲勞了,就該改個方法,如改講授為議論或談話,甚至講個與該課題有關的故事。
5.確保學生成功率,是指學生理解和準確完成練習的比率。呈現材料的難度水平已經成為任務導向和學生投入研究的一個關鍵方面。其相關表現為:把60%-70%的時間,用在能給學生帶來中高水平的成功率的任務上,尤其是在講解式和傳授式教學中。學生在學習中如果不斷的得到成功的證明,必然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在接上來的學習中他們會更有熱情更有全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去,而且易于取得好成績,心理學上稱之為自我效能感的培養(yǎng)和建立。相反,他們總是遇到失敗的情況的話,則會影響到他們的自信心,嚴重的會讓他們喪失取得好成績的信心和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中采用的題目應該適應大多數學生的理解水平和能力要求,使他們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正確的答案,確保較高的成功率,以此來增強學生在學習上的自我效能感。
教育是個永恒的話題,值得我們所有的老師終生為其奮斗,為其探索,我將盡我之力,為祖國的教育事業(yè)貢獻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