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陽市第五中學(xué) 劉 蕓
預(yù)習(xí)案中要求大家查閱資料了解白居易的生平成就,你們查到些什么呢?跟大家分享一下好嗎?
(一)從題目看,這是一篇歌行體,你對歌行體這一體裁是怎么理解的?
歌、行都稱歌行體,屬于古體詩。保留著古樂府的特點,把敘述、議論、抒情融為一體,內(nèi)容充實而生動。既然它有敘事的特點,那就要有敘述的基本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
我們請一個同學(xué)來讀讀序言,其它同學(xué)試著把序言翻譯為現(xiàn)代文,注意“左,古人。命灑的命,凡,言,歌。因為長句的因”這些字??纯葱蜓詳⑹隽四男┗疽兀?/p>
時間、元和十一年,秋,時間是秋天,準確地說是秋夜。潯陽江頭夜送客,就像柳永所說的:多情自古傷別離。更哪堪冷落清秋節(jié),詩人內(nèi)心的傷楚在清冷秋夜中變得更加沉郁。
地點、湓浦口,湓浦入長江處,
人物、我,客,琵琶女
起因、左遷至此送客。江淹在別賦中說,黯淡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分別已使人傷心,更何況是在秋天,更何況是在秋天的夜晚,
經(jīng)過、聽琵琶曲及琵琶女自述。
結(jié)果。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
小序?qū)嶋H上已經(jīng)簡單地概括了后面長詩的基本內(nèi)容。敘述的具體內(nèi)容是我們今天要學(xué)習(xí)的主要部分。
本詩主要內(nèi)容就是三聞琵琶互訴身世。到底是什么讓兩個身份懸殊的陌生人將滿腹辛酸和盤托出毫無保留呢?又是什么讓才華橫溢的大才子面對一個落魄歌女和淚作詩并慷慨相贈呢?讓我們從當時聽眾的反應(yīng)來尋找答案。
三次琵琶彈奏各有什么樣的聽眾反應(yīng)?(找出原文語句。)
明確:(1)主人忘歸客不發(fā)
(2)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3)滿座重聞皆掩泣。
師問:你喜歡哪些句子為什么?(學(xué)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chǔ)上小組交流,一人主筆總結(jié)答案,小組互評補充,最后老師明確。)
明確:1.比喻,化抽象無形為具體可感
2.摹聲
3.疊詞和連綿詞,直接模擬聲音,再現(xiàn)音樂的悅耳動聽。
4.正面描摹與側(cè)面烘托。
琵琶女:年長色衰、處境寂寞;
白居易:謫居臥病,孤獨寂寞;
琵琶女的轉(zhuǎn)折原因:弟走從軍,阿姨身死,年長色衰;被無情的歲月拋棄。
白居易的轉(zhuǎn)折原因:本文寫作時間?前一年發(fā)生:元和十年,立主以武力削藩的當朝宰相武元衡在上朝的路上被歹徒殺害,實際上是割據(jù)勢力:藩鎮(zhèn)李師道派人刺殺的,殺掉之后,當時的強盜、刺客還寫了一些紙放在府、縣門口說“你們不要來抓我,我先殺了你們!”氣焰十分囂張。引起“京城大駭”,朝野震動,面對中唐政治史上這一極為罕見的惡性事件,白居易認為是開國以來未有的“國辱”,不顧己為東宮官(陪侍太子的閑職,不能過問朝政,)的身份,迅速作出反應(yīng),第一個站了出來,上書請求緝捕兇手,觸犯了權(quán)貴的利益,被指責越職奏事,只貶為江州刺史(相當于江州市長);但他得罪了很多人,特別是手中有大權(quán)的人,為什么得罪了這些人?因為他的作品批判社會現(xiàn)實,,引起來了達官貴人,高興,找到理由了,說了很多壞話,當時朝廷加于白居易身上的罪名到底是什么呢?據(jù)《舊唐書·白居易傳》記載,是有“素惡居易者”,誣陷“其母因看花墮井而死,而居易作《賞花》及《新井》詩,甚傷名教”。所謂“名教”,即以“忠”與“孝”為核心的封建禮教。這種毀謗的惡毒之處,正在于構(gòu)陷了白居易犯了有悖于封建禮法人倫的“不孝”的大罪。這使得白居易有口難辯,悲憤莫名。再貶江州司馬(軍區(qū)參謀長,閑職,很低很低,從九品,穿什么顏色的衣服?青衫)。
江州當時被看成是“蠻瘴之地” ,江州生活怎么樣?生: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的“黃蘆、苦竹、杜鵑、哀猿” 師:這些意象所傳達出來的正是感傷之情,進行詩歌的欣賞一定要注意意象的象征意義
遠離了京城的輕歌曼舞,繁華如夢,終年不聞絲竹之聲,傳入耳耳中的的是聲聲帶血的杜鵑啼叫,夜深人靜時的猿猴哀鳴,蕩蕩悠悠的山歌村笛。從京都到江州,從東宮官到司馬,這對白居易來說是簡直一種莫大的嘲弄。
縱觀白居易的一生,元和十年(815)的江州之貶,是他人生的分水嶺,是他思想和創(chuàng)作由積極走向消極的分界線。此前他“志在兼濟”是公正無私的知識分子形象,此后則“獨善其身”“面上滅除憂喜色,胸中消盡是非心?!庇纱丝梢?,詩人是在寫琵琶女,又是在寫自己,抒發(fā)郁積于心的貶謫之恨。
琵琶女之悲,在紅顏薄命,江洲司馬之悲,在英雄末路。自古兩樣最可悲哀者經(jīng)由音樂相聚,音樂把他們聯(lián)系在一起,拉近了他們的距離,在兩個陌路人之間架起一座心靈的橋梁,于是詩人揮筆成辭: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琵琶女感動了詩人,詩人的經(jīng)歷也打動了琵琶女,她第三次彈起來了琵琶,聲音更凄切,聞?wù)呓匝谄?/p>
師:一聞琵琶曲客船滯留,二聞琵琶讓人沉浸在音樂的美妙意境中沉醉難返,如果說前兩次是被美妙的音樂打動的話,那第三次就是被音樂傳達的情感打動以致情難自禁。白居易走在歌女的旋上,琵琶聲響在詩人的詩里,撥弦的人輕攏慢捻,弦上的人醉不成歡,琵琶聲漸行漸遠,在心頭響起,在詩里隱沒,書案前,只留下江州司馬,淚濕青衫。琵琶女的榮銷枯去與詩人的宦海浮沉正好契合。以至于淚濕青衫。
淚水縱橫中《琵琶行》結(jié)束了全篇,我們掩卷惘然,余音縈繞。誦讀全文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歷其事,逝水流光,白居易的江頭送客早已成為歷史陳跡,而今九江江畔的楓葉狄花,似乎還在瑟瑟的晚風(fēng)中低訴著“開元法曲無人記,一曲琵琶說到今:
很高興與大家擁有這短暫的相逢,我們一起透過《白居易傳》掌握了閱讀傳記的基本方法:
1.理解詩意
2.進入詩歌情境,感受古代社會生活和古人的情感世界。領(lǐng)略古人的獨特審美情趣。
3.注意聯(lián)系不同時期,不同創(chuàng)作背景,不同創(chuàng)作風(fēng)格解讀。
第4步呢,就要由同學(xué)們解決了,讀了《白居易傳》后,你從他身上學(xué)到了什么?感觸。下面我們就暢所欲言,敞開心扉,用較富有詩意的一兩句話來表達你的感悟(播放琵琶曲,生思考、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