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璐,江文杰,陳亞軍
(武漢科技大學醫(yī)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5)
本科生作為未來推動社會進步的棟梁之材,是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1]。脫離家庭保護和熟悉的學習環(huán)境,進入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獨立生活,這使得有些本科生出現迷茫情緒[2]。因此,本科生更需要學業(yè)上的指導者、生活上的服務者、思想上的引路人和就業(yè)上的咨詢員,而班主任恰是這一角色的最佳人選,班委則是協助班主任管理班級的重要幫手。
小學至高中的基礎教育形式單一、目標明確,而大學教育具有多樣性、開放性,并對學生獨立自主性要求很高,使得很多本科生無法快速適應大學學習方式。此外,大學教育專業(yè)性、應用性強,很多學生入學時不了解自己的專業(yè)領域,感到無所適從。即使經過一兩年的磨合,學生對學習模式和專業(yè)有了初步了解,但因沒有父母和老師的耳提面命、頻繁考試等,不少學生就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
大學培養(yǎng)的是綜合性人才,這要求本科生在學業(yè)和生活之間找到平衡點,全方位提高自己。高校常會出現3種學生:一是“學霸型”學生,每天過著“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日子,學業(yè)成績可能很優(yōu)秀,但生活技能較差;二是“社交型”學生,豐富的社團活動填充了他們的課余生活,雖然有著較高社交技能,但因時間精力消耗過多而影響學業(yè);三是“游戲性”學生,電腦、手機游戲占據了他們全部的時間,完全沉溺于虛擬世界,幾乎忘記了上大學的意義[3]。
現階段的大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生活環(huán)境優(yōu)越,面對挫折和解決問題能力較差。進入大學后,學生需要完全依靠自己獨立生活,難免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有學生心理素質差,遇到挫折一蹶不振;有學生習慣以自我為中心,不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有學生自卑心理重,對自己喜愛的事情不敢積極爭??;有學生眼高手低,無法腳踏實地虛心學習。
經過4年系統(tǒng)全面的大學教育,有的學生會成長為一個獨立有主見的人,對自己的未來規(guī)劃清晰,并努力奮斗。比如,確定就業(yè)方向的學生會有選擇性地參加招聘會;決定攻讀碩士研究生的學生會確定學校和專業(yè),安排時間復習備考。但有一部分學生尚未確定自己的目標,或面對各種就業(yè)方向和招聘崗位不知道如何選擇,或跟風復習考研以逃避就業(yè)[4]。還有少數學生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得過且過,用各種謊言欺騙自己、虛度光陰。
高校教師的工作并不只是教學,同時還有科研、行政等,所以高校班主任要盡到職責,就需要班委的協助。班委是溝通班主任和學生的橋梁,不僅是班主任的助手,還是促進班級團結的凝聚劑。同時,班委也是班級活動的組織者、實施者,是整個班級的核心。所以班主任與班委協作服務,對班級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
對于新的班級,應盡快建立一個有責任心、善于溝通的班委團隊[5]。班主任給每個班委提出詳細的責任分工但不細化任務,即讓每個班委都明白自己應盡的職責、該做的事情,但對如何實施工作擁有一定自主性。對于班主任安排的工作,班委和班級學生應該合作完成,這樣既可以高效完成班級各項任務,又可以讓全體學生參與其中,鍛煉個人能力的同時增強班級凝聚力。
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領導者,應當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在建立團結合作的班委的基礎上,重點促進學生自主管理,營造和諧健康的班級氛圍。班風是學生學習、思想、社交和課外活動等的綜合反映,良好的班風能為學生的成長發(fā)展提供動力,使整個班級積極向上。班主任應引導班委和班級學生共同建設良好的班風學風,為學生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
大學生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但由于家庭環(huán)境、成長閱歷、社會發(fā)展等多方面的原因,其思想認知存在一定差異。班主任應當發(fā)揮榜樣作用,潛移默化地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同時,班主任要多與班委接觸,了解班委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以及班級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存在的異常情況,以便及時給予幫助。比如,班委因工作不順利等原因感覺委屈甚至耍小脾氣,班主任應盡力開導并適當協調班委與班級學生之間的關系等。
班主任知識面廣、社會經驗豐富,不僅了解大學培養(yǎng)模式,也熟悉社會對專業(yè)人才的要求。班主任可根據專業(yè)特征,指導學生合理分配時間并高效利用各類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與良好學習習慣。對于即將工作的學生,班主任可結合市場資源分析就業(yè)形勢,鼓勵并指導學生制訂合理的就業(yè)規(guī)劃。在大學四年時間里,學生是否領會了專業(yè)知識、是否規(guī)劃了職業(yè)生涯,需要班委在日常生活中積極觀察,并和班主任一起對存在問題的學生提供針對性的幫助。
本科生離開溫暖的家庭到大學獨立生活,難免會遇到各種意想不到的事情。因此,班委要及時將學生生活中出現的意外及時匯報給班主任,而班主任也要利用各項資源與班委共同協商解決。比如,班主任可根據自己的生活、教學經驗,引導大一新生快速融入大學生活;班委在組織活動過程中遇到各類困難,可及時與班主任溝通解決以便班級活動順利進行;對于生病的學生,班委可及時送往醫(yī)院治療,班主任適當給予安撫;對于沉迷游戲或參加社團活動而影響學習的學生要進行提醒,讓他們認識到學習的意義等。
班主任和班委在本科生成長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班主任和班委協調配合,班集體才能和諧發(fā)展,班級學生才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擁有屬于自己的美好未來。
[1]孫燈勇,金佳.不同社會階層家庭的大學生社會心態(tài)調查分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4):80-81.
[2]劉群,聶常樂,吳永東,等.淺析大學生迷茫心理的影響因素與應對策略[J].科技經濟導刊,2017(2):245-246.
[3]徐宏慧,蔣定福,杜睿,等.手機依賴對大學生學習行為的影響研究[J].現代交際,2017(20):34-35.
[4]魏鵬程.大學生就業(yè)心理現狀及其影響因素探討[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7(7):107-109.
[5]趙俊芝,黃曉陽,張堯.堅持走群眾路線,促進大學優(yōu)秀班委團隊建設[J].商,2015(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