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俊
摘 要:本文主要闡述了高校大學生法治思維培養(yǎng)的重要意義、存在的問題和主要解決途徑;同時,簡要淺析了我國普通高校依法治校工作的對策建議,分別從精簡機構、建立激勵制度、科學辦學等方面探索解決高校管理工作中存在問題的對策與建議,希望對普通高校的相關管理工作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大學生;法治思維;依法治校;對策與建議
高校應重視大學生法治思維的培養(yǎng),增強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加強校園法治環(huán)境建設,營造高校良好的法治學習氛圍。高校是大學生生活與學習的主要場所,做好高校的相關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在依法治校的基礎上,高校應通過不斷的努力,提高高校的實際辦學水平與質量,從而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yǎng)。
一、高校大學生法治思維培養(yǎng)的重要意義
培養(yǎng)高校大學生法治思維是法治社會的必然要求。對于高校大學生而言,法治思維是一種基本思維方式,是以合法性為起點,以公平正義為價值導向,要求以權利和義務為中心。培養(yǎng)高校大學生法治思維重在引導大學生養(yǎng)成運用法治理念進行思考的習慣。其法治思維養(yǎng)成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學習法律知識、不斷進行法律實踐的過程,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是一個培養(yǎng)高校大學生養(yǎng)成法律意識行為習慣的過程[1]。
二、高校大學生法治思維培養(yǎng)的主要途徑
培養(yǎng)高校大學生的法治思維,需要高度重視法治教育,加強大學生法律知識的普及和教育,不斷增強大學生法治理念,加強校園法治環(huán)境建設,改善培養(yǎng)大學生法治思維的法治環(huán)境,營造高校良好的法治學習氛圍。
(一)加強大學生法律知識的普及和教育,不斷增強大學生法治理念
增強法律知識是法治理念形成的前提,而法治理念則是法治思維養(yǎng)成的基礎。因此,法律知識決定著大學生法治思維水平,提高大學生運用法治思維處理、解決所遇到或所要處理的問題的能力,首先要加強大學生法律知識的普及,不斷增強他們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2]。
(二)加強校園法治環(huán)境建設,營造高校法治學習氛圍
良好的校園法治環(huán)境有利于促進大學生法治思維的養(yǎng)成,高校應加強校園法治環(huán)境建設,營造良好法治學習氛圍。
一是高校領導和老師們要不斷加強自身的法律知識學習,增強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要提高領導干部和教職工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fā)展、化解矛盾、維護穩(wěn)定能力,高校領導干部和教職工要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治校理政的能力,維護校園和諧穩(wěn)定,結合校紀校規(guī)和學生手冊,樹立嚴格、規(guī)范行使權力和履行義務的思想觀念,發(fā)揮模范指引和表率作用。
二是高校要依法治校,運用法治思維處理學校事務,依法制定和完善學校各項規(guī)章制度,依照法律和制度來管理學校公共事務。鼓勵大學生樹立主體意識,積極參與和響應,創(chuàng)造條件支持他們參與學校管理,保證學生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jiān)督權;學校必須嚴格按照法定程序和規(guī)則處理各項事務,確保公平公正。
三是大力培育與依法治校相適應的法治文化底蘊,建設和諧校園、法治校園。在依法治校推進過程中,高校需要充分利用學校法學教育的優(yōu)勢,創(chuàng)新法治文化宣傳的形式和載體,借助新媒體等方式,充分發(fā)揮高校廣播、網絡、校報等陣地的作用,緊密圍繞學校中心工作和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大力推進校園法治文化建設,形成高校人人學法的良好局面,努力實現師生法治教育的互動效應,營造良好的校園法治氛圍,引導和增強學生的法治理念,在潛移默化中熏陶和培養(yǎng)高校大學生的法治思維。
三、普通高校依法治校管理工作的對策建議
(一)精簡機構,切實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據統計,有部門高校行政部門設置繁多,官僚行政氣息嚴重。有時一個簡單的事情要經過很多部門的審核才能得到審批,這就呈現出多頭管理的現象,辦事效率也較為低下。針對這一普遍的現狀,高校層面應當認真思考和研究,在了解各部門職能的基礎上,合理地進行壓縮與精簡行政部門,切實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3]。
(二)建立合理激勵制度,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高校在培養(yǎng)大學生成長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大學教師在培養(yǎng)人才方面起到巨大的作用,因此,高校一定要營造一個公平、良好的環(huán)境,努力在教師的待遇、職務聘任和職稱晉升等方面做到公平。只有這樣,高校教師才能全身心專心于工作[4]。
(三)科學辦學,不斷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當前大學生的就業(yè)形勢十分嚴峻,就業(yè)壓力和競爭力較大,導致大學生有很大的心理壓力。從全國范圍來看,大學生的就業(yè)壓力普遍較大。針對當前就業(yè)難的現狀,高校應當在科學辦學、實力辦學方面下功夫,不斷地提升學校優(yōu)勢學科的競爭力,提高大學生的專業(yè)素質能力,開展就業(yè)指導和職業(yè)規(guī)劃活動,使學生在就業(yè)競爭市場中提高就業(yè)競爭力[5]。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應重視大學生法治思維的培養(yǎng),重視與加強大學生法治知識的教育,不斷增強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加強校園法治環(huán)境建設,營造高校良好的法治學習氛圍。高校是大學生生活與學習的主要場所,對大學生的成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好高校的相關管理工作成為了重中之重。我國普通高校應從精簡機構、加強監(jiān)督、科學辦學、設置獎勵制度等方面努力探索出有效解決高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在依法治校的基礎上,通過不斷的努力,提高高校的實際辦學水平與質量,從而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蔡曉衛(wèi).論高校大學生法治思維的養(yǎng)成[J].中國高教研究,2014(03).
[2]陳大文.論大學生社會主義法治思維的培養(yǎng)[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5(01).
[3]羅麗華.高校依法治校的現狀與展望[J].中國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2013(07).
[4]潘聰.部分高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建議[J].創(chuàng)新管理,2017(07).
[5]蔡科選.高校管理中的難點與管控對策[J].經營管理,2017(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