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婕
摘 要:隨著教育觀念的逐漸進步,越來越多小學教師開始關注到小學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并努力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通過創(chuàng)新德育方式,小學德育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文章將從小學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出發(fā),簡要介紹幾種有效的德育工作方法,希望能夠為小學教師的德育工作提供可借鑒的經(jīng)驗。
關鍵詞:小學工作;德育工作;工作方法
一、小學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小學德育工作對學生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學生的行為模式,二是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小學時期是學生行為模式形成的初級階段,也是奠基階段,教師重視對學生的德育工作,實際上是在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正確的行為模式,使學生能夠在將來的學習工作中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的需求。思想價值觀念對學生的影響體現(xiàn)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學生的行為也是他們思想價值觀的體現(xiàn)。在社會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的當下,對社會成員思想價值觀的培養(yǎng)顯得更為重要。小學生的思想較為單純,教師應當在小學生思想較為純潔的時期重視對他們的德育,培養(yǎng)他們頭腦中積極向上的思想,并使這些積極的價值觀指導學生的日常生活。
二、小學德育工作方法芻議
1.言傳身教,營造良好氛圍
小學生的許多行為是通過模仿身邊年長者的行為習得的,教師作為校園中學生接觸最為頻繁的年長者,應當時刻關注自身行為對學生的影響,將自己塑造成學生的道德榜樣。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會進行課堂提問,學生在回答問題時難免會出現(xiàn)答錯、答偏題等情況,此時,教師應當積極鼓勵學生繼續(xù)探討問題的答案,而不是嘲笑、斥責學生。教師在鼓勵某一學生時,其他學生會學到鼓勵他人、寬容他人的方法,從而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寬容他人的錯誤并積極鼓勵他人,這有利于在校內(nèi)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氛圍。教師在課堂之外的時間也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對學生造成的影響,如看到地上有垃圾時,教師應當及時撿起,學生在看到教師的這一行為后會明白保護環(huán)境是有必要的,由此,愛護環(huán)境的觀念會在學生心中萌芽。
2.聆聽心聲,搭建溝通橋梁
溝通是開展德育工作重要的、有效的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在傳統(tǒng)的開展德育工作的過程中,教師總是傾向于成為學生的“領導者”并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積極向?qū)W生灌輸與道德教育有關的知識,這種德育方式不利于加深教師對學生的了解,也不利于教師有針對性地開展德育工作。因此,在如今的德育工作中,教師應當轉(zhuǎn)變角色,使自己成為“傾聽者”,積極向?qū)W生提問并傾聽學生對道德問題的想法。
例如,教師可以與學生積極交流日常生活中的細節(jié),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會遇到這種情況:去買東西時賣東西的阿姨多找了幾塊錢給學生,但賣東西的阿姨并沒有發(fā)現(xiàn)。學生此時可能會產(chǎn)生疑惑:“我應不應該把多拿的錢還回去呢?”教師通過與學生交流可以得知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疑惑,但在得知學生的疑惑后,教師不應當立即給出處理這些問題的方法,而是應該先詢問學生“你當時是怎么做的呢?你為什么這么做?你覺得這樣做是對的還是錯的?”在傾聽學生的想法后,教師可以得知學生某一行為模式的思想根源并找出學生思想中的錯誤之處,然后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這便提升了德育工作的效率。
3.巧引課文,激發(fā)思維風暴
小學課本中有許多講述道德故事的課文,如《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一文闡述了人生的取舍之道,教師可以在講解這篇課文時舉例說明生活中與課文所述內(nèi)容相似的場景,并讓學生積極討論自己認為的正確做法,通過小組討論,不同學生的思想會碰撞出火花,最終,學生會得出較為統(tǒng)一的意見。教師可以讓每個小組派出一個代表闡述自己的觀點,并讓其他小組的同學對該觀點進行補充或糾正,通過這種方式開展德育工作,學生能夠在較為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并糾正自己錯誤的行為,這便達到了德育工作的目的。
三、結(jié)語
在小學校園中開展德育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師應當充分利用校內(nèi)外的各種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德育工作,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構(gòu)建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并在日常生活中踐行正確的道德觀念。
參考文獻:
[1]陳海燕.德育先行——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探析[J].華夏教師,2017(7):90.
[2]張丹燕.關于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的探討[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版),2018(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