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潔
(江蘇省漣水縣第四中學,江蘇 漣水)
音樂不同于其他的學科,教學的過程具有動態(tài)性的特點,更需要師生之間的互動,否則是無法達成音樂教學的三維目標的。但顯然,一些教師在教育改革深化的今天仍不知如何進行有效互動,甚至還缺乏與學生互動的意識,這也導致音樂教學的腳步停滯不前。想要在課程標準的推動下促進音樂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教師必須解決現(xiàn)存的師生互動問題,采取有效的互動方法。
從音樂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師生互動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點。首先是互動的形式單一。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對話與交流主要是教唱歌曲和提問,除此之外沒有更多的情感方面的互動,師生之間的距離無法拉近。此外就是互動的對象單一,通過提問的方式,教師每次只能與一名學生進行互動,由于課堂時間的限制,提問每一名學生是不現(xiàn)實的,這就導致一些學生參與不到互動當中,沒有真正做到使教學面向全體學生[1]。最后就是教師的互動意識不足,缺乏利用課堂互動來營造積極課堂氛圍的意識與能力。想要提高初中音樂教學質(zhì)量,解決以上問題是教師的首要任務。
教學如僅僅是一個單純傳授知識的過程,那么“冷冰冰”的課堂是無法激發(fā)學生興趣與情感的,音樂教學也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教師應具備較強的課堂互動意識,認清師生在課堂上的關系,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互動機會。如面對剛剛入學的七年級學生,在教學第一單元《與你同行》時,教師就可以通過互動來了解學生,初步與他們建立良好關系。可以在教唱的過程中讓每一名學生各唱一句,教師點評:你的聲音很有特色,與平時說話的聲音有很大的不同!看來你很有音樂天賦,音準把握得很好,相信你在以后的學習中一定會出類拔萃!這樣的點評與互動使剛入學的學生消除了恐懼心理,也將與教師初步建立起和諧的關系。
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不應僅僅局限于問答和教學的層面,教師應努力挖掘出更多的互動機會,與學生進行多樣性的互動。結合音樂教學的特色,不妨組織一些師生都能參與的活動,在其中獲得情感的交流。如在教學蘇少版初中九年級第二單元《愛心傳遞》時,教師就可以打破傳統(tǒng)的授課形式,與學生一起編創(chuàng)手語,在齊唱《愛心滿天》的過程中一同進行手語表演[2]。在學習手語的過程中,師生之間相互交流、模仿,教師手把手地指導。在一同表演的過程中,學生也受到了本單元主題的感染,建立了與教師的情感交流。這樣的活動使得師生之間的互動進一步加強,相比于傳統(tǒng)局限于對話上的互動,更有助于拉近師生關系,使學生受到所學內(nèi)容的感染。
教師在課堂上如長期地與某一部分學生互動,其余學生不僅會產(chǎn)生嫉妒心,還會打消他們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必須注重互動的全面性,既要做到面面俱到,也要在恰當?shù)臅r候與單個學生加強互動。例如,我在教學七年級下冊《渴望春天》時,就在課堂上首先與全體學生進行了互動,首先讓他們想一想都有哪些歌曲與春天有關,學生說出了《春天在哪里》《春天的故事》《春天花會開》等,并且大部分學生都能夠哼唱幾句,在這樣的互動下營造出了活躍的氛圍,打下了一個良好的課堂開端。但在發(fā)言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一名學生苦思冥想,最后也沒有想出有關春天的歌曲,在整個互動過程中由于沒有充分參與而顯得十分低落。于是我對這名學生進行了點名提問:“你一定知道《春天在哪里》這首歌吧,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首歌表現(xiàn)出了什么嗎?”這名學生瞬間來了興致,思考了數(shù)秒后答道:“我覺得這首歌表達的是春天很美麗,它是我們每個人心中的期待與盼望,是對生活積極向往的一種表達?!比绱司实幕卮鹗沟冒嗉壷斜l(fā)了一陣掌聲,我也毫不吝嗇地表揚了他,看到他臉上重新露出了自信的神情,我知道本次與他的互動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梢?,教師要抓準與學生互動的時機,這對于學生自信心的建立及學習動力的增強都是具有良好效果的。
總之,互動是音樂課堂上的催化劑,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把握時機的多樣性互動將為音樂課堂增色不少,也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學習音樂帶給自己的樂趣與成就感。但互動是一門技巧,每一名教師都應結合學生特點,摸索出有效互動的方法,提升音樂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