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新沂市港頭中學 楊冬梅
寫作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表現(xiàn),也是學生學習運用語言文字能力的一種最好的展現(xiàn)。學生的寫作訓練應是以貼近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為基點,扎實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我們農村的學生受活動范圍窄、接觸的人事物少、閱讀條件不夠理想等種種因素的限制與束縛,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一到作文課就開始犯難,苦于作文無話可說,無內容可寫。筆者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立足農村初中學生的寫作現(xiàn)狀,極力倡導學生要廣開生活之源,深掘作文素材的價值,盡早擺脫作文選材難的樊籬之境。
其實,我們的生活每天都有不一樣的地方,孩子們只要留心觀察,一定能聚到不少的寫作素材。當然也有部分孩子對我們的生活熟視無睹,總感覺每天都是一個樣,上學放學哪有什么新鮮事。對于這樣的孩子,語文老師就要學會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觀察,積聚寫作之米。學生只要善于觀察生活,留心積累,其實寫作選材難的瓶頸就很容易得以突破,學生在構思作文時回憶自己的經歷,在腦海中思考比較、甄別遴選平時積累的有助于寫作的素材,輔之以深度的思考感悟,那么作文想寫不好都難了。
同是校園生活,同桌今天衣著如何,心情怎樣,課間都做了什么?只要仔細觀察,留心注意,用心體會,你就一定能挖掘出新鮮的寫作材料。舉個例子來說,我們最近寫了一篇題為“哦!課間十分鐘”的作文,有篇佳作就是寫我們班級內最近比較有代表性的課間現(xiàn)象,這個學生以三個小片段的形式謀篇布局。片段一:編發(fā)師一族。只因最近有個女孩有天把散發(fā)編成了兩個小辮子,這下編發(fā)在我們班內流行起來,一到課間,女孩子三五一群,認真研究編發(fā)技巧,有誠心拜師學習的,一本正經,諸如同桌;也有偷師求藝的,表面不學,晚上偷偷練習的,諸如小作者。片段二:陽臺客一族。每當下課鈴一響,同學們陸續(xù)走出教室來到陽臺,眺望眺望遠景,活動活動筋骨,這短暫的十分鐘陽臺上往往上演一系列的鬧劇,同學們樂在其中,美其名曰:快樂陽臺家族!片段三:演講者一族,每個課間,學習委員的身邊都會聚集一些能說會道的同學,他們每天都有不同的辯論內容:哲學的、文藝的、影視的……涉及范疇廣泛,正反雙方常爭執(zhí)不下,各有所論,也是教室里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以此為例,足見孩子們只要認真觀察、勤于思考、善于運用,一定會積聚不少的作文寫作素材。
農家孩子的生活天寬地廣、豐富多彩。除在校生活外,孩子們有足夠的時間、充足的空間涉足其中。要想讓孩子們寫出生活氣息濃厚的材料,新穎有個性的作文,還需培植孩子們的敏感之心,方能集腋成裘。實際的作文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大部分的孩子少有敏銳的目光,敏感的心靈。
在實際的作文指導課上,我們可以通過一系列的作文訓練逐漸引導學生的敏感力。比如筆者曾將一組能傳達生活中善舉的圖片,投影給學生,孩子們竟無動于衷,有的學生發(fā)言說這些太司空見慣了,沒有吸引力。老師只覺遺憾,因為這些圖片背后的溫暖與善良,孩子們視而不見。終于經過一番點撥引導,學生才意識到敏銳的目光和柔軟敏感心靈的重要性,從這些圖片中深入挖掘出不同于他們看到的深層意義。
據此,引領學生回憶自己的經歷,走入真實的生活,喚醒了那些曾經被遺忘的瞬間:有的學生就想到了炎熱的夏季,給玉米鋤草時,父親把僅剩的一點水留給了自己;有的學生想到了攤煎餅的老人,每次都會把長煎餅一分為二;還有的學生想到了母親為了多掙點生活費和男人一樣給翻土車裝沙子……孩子們的生活本就如歌如水,如歌的婉轉動聽,引人入勝;如水的溫和柔軟,牽動情思。只是缺乏敏感之心,只有擁有一顆敏感之心,才能在作文園地中留下成長的足跡,有悟性的思考空間。
有人說文章的結構是骨骼,那么我們的寫作材料就是血肉,有血有肉的文章才有看頭。但現(xiàn)實情況中,我們常遇到無血無肉的文章,學生寫作的材料常常選材不新,落入俗套,自然不能得到老師的青睞。其實,只要我們挖掘生活之泉,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農家孩子的生活天地是非常廣泛的,我們自有我們的獨特生活空間:土地,原野,溪畔,糧倉……這些農村特有的地方每天都給我們提供生活的舞臺,只要孩子們足夠留心,注意甄選,我們農村的孩子一定能選擇擬用對文章中心有助的寫作材料,寫出有血有肉的文章。寫作時如果能注意一下,想別人想不到的材料,用別人不常用的素材,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抒寫自己真實的生活感受,深入思考生活,激活內心獨特的生活感悟,我們的學生也能積聚成塔之沙,那么寫作一定會提升一個檔次。
比如我們以暑期生活為寫作內容,擬的一篇命題作文《2016,我的夏季》,農家的孩子在假期里大多要跟隨家人走進田間地頭,走入農貿市場或走街串巷兜售農貿產品,所以農家孩子的夏季生活是非常豐富多彩的。這次接地氣的作文很多,孩子們的選材體現(xiàn)了原汁原味的農家樂生活。比如有一個學生就暑假看瓜賣瓜一事娓娓道來:西瓜的長勢喜人,瓜地的景色美好,賣瓜時的討價還價,數(shù)錢時的興奮不已……文章的選材貼近生活,反映了農家孩子生活的苦與樂。
綜上所述,作為農村的語文教師,我們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現(xiàn)有資源,引領學生貼近生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深入挖掘作文素材的意義,就會盡早擺脫農村學生作文選材難的樊籬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