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學中,我們嘗試在英語語篇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繪制思維導圖整合構建知識體系,發(fā)散拓展,讓學生真正擔負起自主學習的責任。本文探討如何巧用思維導圖,實現(xiàn)高效“自主學習”,通過學生的“學”,以“學”建構,把握語篇梗概,建構語篇脈絡,提升文化素養(yǎng),讓學生真正擔負起自主學習的責任,從而實現(xiàn)高效“自主學習”,從而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全面提高。
【關鍵詞】自主先學;思維導圖;學
【作者簡介】薛娟,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qū)新區(qū)實驗小學。
“自主學習”指“學習者在總體目標的宏觀調控下,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jù)自身條件和需要自由地確定學習目標,選擇學習內容,運用學習方法,并通過自我調控的學習活動完成具體學習目標的一種學習模式?!保媷S,2003)“自主學習”轉變了教與學的方式,改善了我們的課堂生態(tài)環(huán)境,賦予了學生學習主動權,學生的學習將更加主動、積極。
針對Story time語篇“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存在的諸多問題,教學中,我們嘗試思維導圖這一新型的學習工具,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xiàn)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認知和思考選擇合理的方式繪制思維導圖,對所學知識進行初步地整合和聯(lián)系,加深對文本的理解與認識,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通過落實學生的“學”,實現(xiàn)高效“自主學習”,為此,我們進行了點滴思考和嘗試:
一、初探文本,把握語篇梗概
“自主學習”不是學生盲目地學習,在初學語篇繪制思維導圖前,教師要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和要求。在學生“自主學習”階段前,教師自己要先深入教材,并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明確學生具備什么,要學習什么,學到什么程度,再給學生布置自學任務。同時,教師要給予學生學習方法上的指導,幫助他們發(fā)現(xiàn)疑難,提出問題,帶著疑問和思考,提出本節(jié)課要討論的主要問題,教師和學生共同思考、探索和梳理后得出結論。
“語篇是語言和思想的連貫整體,它既有完整的思想,又有完整的結構,因此教師應該把語篇作為一個整體呈現(xiàn)給學生?!保ê位葚?,2002)學習語篇時,如果著重處理語篇中的詞匯和語法,會將文本肢解,獲得支離破碎的感知。學生初讀語篇時,教師要指導他們整體把握語篇的脈絡,通過繪制思維導圖逐層深入英語語篇,能形象地展示語篇的結構,幫助學生對語篇有一個整體的感知,從宏觀上把握全貌,快速幫助學生理清語篇的梗概。
在譯林版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Story time中,主要探討如何protect the earth——保護地球母親。在預習過程中,我讓學生先自讀分析,建構自己的思維導圖,他們在自學討論后得出:語篇從四個方面展開保護地球的策略,即save water, save energy, save trees, dont use too much plastic.肯定他們的成果后,我進一步引導學生發(fā)散思考,展開延伸,引導學生思考除了文中提出的四個方面,還可以通過哪些方式方法來保護地球。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提出了綠色出行,凈化空氣, 控制污染物排放,多多植樹,低碳環(huán)保等措施,全民一起行動,保護地球母親。學生繪制的導圖如下:
二、研讀文本,建構語篇脈絡
高年級的語篇較長,在語篇學習時運用思維導圖解讀文本,幫助學生把沒有規(guī)則的知識碎片整理成有條理、有詳略的語篇結構,可以梳理學習內容,使文本知識顯性化,言語信息圖形化,便于學生建構語篇脈絡。在此過程中,鍛煉他們運用所學語言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幫助他們在新的語言形式中靈活地展示和運用新知識,讓學生真正擔負起自主學習的責任。
譯林版六年級下冊Unit 6 An interesting country 一單元學習中,學生初讀Story time語篇,只是能了解時間、人物、地點,事件。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我布置學生深入的閱讀語篇,并且用思維導圖畫出文章的結構,學生在認真研讀中將語篇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How(How to know Australian?),第二部分是What.(Whats in Australian?),要求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畫出課文的脈絡結構,學生們有的收繪,有的用借助電腦,一位學生通過我網(wǎng)上搜集圖片,用Word繪制了如下導圖:
這個圖文并茂的思維導圖,有文字,有圖形,呈現(xiàn)了學生的思考過程,建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形象、直觀,使學習內容一目了然,提高了學習效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得到了訓練。
三、綜合分析,提升文化素養(yǎng)
英語課程標準在文化意識的二級目標中提出明確要求:“了解英語國家中重要的節(jié)假日。在學習和日常交際中,能初步注意到中外文化異同。”思維導圖與傳統(tǒng)的純文字文本相比較,中心更加突出,內容更加清晰,思路更加開闊,通過思維導圖能引導學生多角度,多維度的看待問題、解決問題。在語篇的“自主學習”中,運用思維導圖分析文本,進行情感滲透,升華文本思想,使學生具備文化比較能力,得體的運用語言進行交際,加深對文化理解的廣度和深度,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六年級上冊最后一單元Chinese New Year 的Story time,主要通過郵件的方式介紹住在香港的安娜一家的新年,在“自主學習”階段,我要求學生查閱相關資料并完成思維導圖:香港和徐州分別是怎樣慶祝新年的?二者有什么異同?學生帶著疑問上網(wǎng)查閱了相關資料,知道了Anna一家人除夕夜吃完年夜飯后到花市去買花,過年要做湯圓,看舞獅和煙花表演都是香港過年的習俗,還知道了在過年時,在香港到處可以聽到討“利是”(紅包)的歡笑聲。在我們家鄉(xiāng),在除夕夜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吃餃子和團員飯,大年初一去拜年,在鄉(xiāng)鎮(zhèn)到處能聽到鞭炮聲……習俗有差異,但都蘊含著濃濃的“年味”,過年都意味著辭舊迎新,合家團聚,充斥著美滿和幸?!ㄟ^上網(wǎng)搜索資料并繪制思維導圖比較,學生們了解了不同的文化,獲得了更多的知識,提升了文化素養(yǎng)。
英語語篇“自主學習”過程中,通過落實學生的“學”,以“學”建構, 使教學活動更具目的性、實效性、高效性。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建構各種概念之間的層級聯(lián)系,發(fā)展思維、幫助記憶和提高思考的深廣度,從而實現(xiàn)高效的“自主學習”,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為終身可持續(xù)學習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何惠貞.英語整體教學法的運用[J].職高論壇,2002(4):35.
[3]托尼·巴贊,李斯.思維導圖:放射性思維[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