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的基礎性教學內(nèi)容,開展識字教學活動需要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興趣,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文章針對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策略的相關問題進行探討,旨在為實踐教學活動提供有效參考意見。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林柳波,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qū)官坦小學教師。(廣東 廣州 511458)
中圖分類號:G62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8)34-0116-02
小學是義務教育的基礎階段,同時也是學生身心素質(zhì)發(fā)展的重要時期,特別對于低年級小學生而言,此階段為學生的思維認知發(fā)展、習慣養(yǎng)成以及人格發(fā)展的關鍵時期。識字教學是低年級小學生教學的基礎性教學內(nèi)容,《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對于小學第一階段的識字教學活動提出明確要求:進行識字與漢字教學,需要引導學生喜歡學習漢字,并能夠激發(fā)其主動識字和寫字的欲望,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語文課程學習是漢語言學習的主要途徑,識字是漢語言學習的基礎性內(nèi)容,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需要以實現(xiàn)新課標的教學任務為基本目標,重視學生的識字興趣培養(yǎng),為學生的語文學科學習活動奠定扎實基礎。
一、當前識字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1. 教師在識字教學活動中存在的不足。部分教師教學思想相對滯后。雖然教學改革工作明確提出轉化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身份和地位,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和關注重點,但是由于低年級小學生的自主思維意識相對較差,便有很多教師認為開展學生主體式教學在低年級的教學活動中缺乏可操作性,因而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便會以自己主觀思維意識為轉移。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沒有得以體現(xiàn),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識字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也會在無形中得到抑制。[1]
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較為單一??紤]到低年級小學生的思維認知特點,進行識字教學需要反復的寫和練,才能夠使學生對字體、筆順等內(nèi)容進行深化記憶,因而識字教學會變得較為枯燥。教師為實現(xiàn)學生對于漢字的深刻記憶,往往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應用“讀”“寫”“練”的循環(huán)式教學方式,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的單一性,會使教學過程更顯單調(diào),學生在識字過程中態(tài)度消極,難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興趣,導致識字教學的效率十分低下。
忽視學生識字學習興趣與用字習慣的培養(yǎng)。低年級階段學生處于語文學科學習的初級階段,對學生進行思維意識和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而實際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師都沒有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以及學習自主性的重要意義。學生無法自覺主動地進行語文學習和識字學習,無法實現(xiàn)識字學習向識字能力的內(nèi)化,自然也無法熟練應用漢字,對于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發(fā)展產(chǎn)生了一定程度的束縛。
2. 學生在識字學習中存在的不足。由于低年級小學生剛剛開始接觸系統(tǒng)化的學科學習,對語文課程的教學方式還存在一定的不適應性,進行課堂學習活動時對教師存在較強的依賴性,缺乏學習活動的自主性認知,對于識字學習的持續(xù)關注性以及主動性都相對較差,有些學生甚至對教師的識字教學存在厭煩情緒,嚴重影響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2]
二、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有效策略
1. 進行必要的漢字審美能力培養(yǎng)。漢字的筆畫、筆順以及布局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及審美性特征。教師可以在識字教學活動中,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漢字審美能力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通過教師引導體會漢字自身具備的文學美感,提升學生與漢字之間的情感鏈接,有助于學生在情感意識的帶動下熱愛漢字。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在文字美學藝術的引導下,書寫出美觀的漢字。
2. 對學生進行識字興趣培養(yǎng)。創(chuàng)設趣味性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對于漢字學習的主觀興趣是提升其學習效率的關鍵,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開展游戲學習活動,在游戲過程引入競爭機制,對游戲中具有良好表現(xiàn)的學生進行獎勵,激發(fā)學生認真學習漢字、取得良好游戲成績的欲望,全面提高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例如,教師可以組織“找朋友”的游戲學習活動,將“氵”“日”“木”“土”“一”等漢字字卡放置于黑板上,組織學生進行“漢字找朋友”的游戲活動:要求學生將兩個漢字字卡組合到一起能夠形成新的漢字,并將新的漢字寫出來。通過游戲活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調(diào)動自身的發(fā)散思維,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漢字、鞏固漢字。同時在學習漢字的過程中感受到游戲的樂趣,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識字興趣以及寫字、用字的能力。[3]
重視生活化教學內(nèi)容的應用。生活化教學內(nèi)容在識字教學中具有較強的應用優(yōu)勢,學生在既往的生活中已經(jīng)形成許多生活經(jīng)驗,在腦海中也存在很多具象畫面,教師應用生活化內(nèi)容開展識字教學,學生能夠將抽象文字與具象思維畫面進行直接銜接,有助于提升學生對于漢字的記憶效率。比如:教師可以將“日”“月”“水”“人”“云”等生活中真實存在的事物進行“圖”與“形”的鏈接化教學,通過生活化體驗提升識字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還可以應用生活常識和內(nèi)容向學生講解“口”“氵”“扌”“木”等部首在漢字中的組成原理,幫助學生提升識字、記字的學習能力。
應用多媒體教學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多媒體教學法是教學改革為基礎教育引入的新型教學模式,應用多媒體教學能夠使學生在教學情境中感知教學內(nèi)容,通過提升主觀體驗度深化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同時也契合小學生的性格特征和思維認知方式,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識字興趣。比如:教師可以將教材中需要學習的漢字,應用動畫的形式組成PPT,或者形成微課程,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吸引學生對于漢字學習的注意力,將多媒體教學形式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用新穎的教學形式能夠使學生持續(xù)關注教學活動,有利于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3. 提高學生自主識字能力。進行教學活動的本質(zhì)目的是實現(xiàn)教學活動內(nèi)容向學生自身能力的轉化,進行識字教學需要重視提高學生的自主識字能力。由于當前很多幼兒園在幼兒教育階段進行了提前教育,學生已經(jīng)能夠掌握低年級教材中的很多漢字。此前提下,便需要學生能夠具備自主識字能力,不斷通過自主學習活動掌握更多的漢字。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成就感,有助于持續(xù)保持學生的識字自信,避免養(yǎng)成不良的學習態(tài)度以及學習習慣。[4]語文課程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識字的自主性,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對于持續(xù)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學習水平具有現(xiàn)實意義。
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是語文課程教學的基礎階段,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要重視學生的識字興趣培養(yǎng),應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教育的有效性,還要對學生文字審美意識進行熏陶,深化學生的文本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識字能力,使學生能夠通過課外閱讀等方式提高自身識字量,從而持續(xù)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促進小學語文課程綜合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 郭鈺.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現(xiàn)狀及改進策略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6.
[2] 孔得勝.兒歌飄飛聞佳音——小學低年級語文兒歌識字教學探討[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6,(6):255-256.
[3] 曹曉連.動起來·活起來·贊起來——小學低年級識字趣味化教學例談[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5,(4):40-41.
[4] 陶如佳.把握教材特色,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例談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的詞串教學法[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0):179.
責任編輯 陳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