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毅
【摘要】本文結合當前核心素養(yǎng)的大背景,論述寫字教學應以字理識字為核心進行傳統(tǒng)文化的感悟,以多媒體輔助為核心直觀感受寫字要點,以趣味和審美體驗為核心開展豐富多彩的評價活動,從而提高識字寫字教學效率。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 生字 識字 寫字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11A-0118-02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同時,寫字教學也是貫穿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內(nèi)容。扎實有效的識字寫字教學有助于學生打牢識字寫字基礎,而讓學生掌握這一基礎性和工具性知識對于學生的終身學習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小學第一學段中識字寫字問題,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生涯,以及個人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都將產(chǎn)生重要影響。
當前的小學語文實際教學中,識字寫字教學依舊存在比較嚴重的問題:一是現(xiàn)行的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不少要求會寫的生字是不包括在要求會認的生字中的。這種“識寫分開”的編排方式,割裂了教學的聯(lián)系性,對教師有效開展識字寫字教學產(chǎn)生了很大的考驗。二是寫字教學時,以傳統(tǒng)的黑板展示為主,這與學生實際硬筆書寫的用筆有出入。三是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在作業(yè)、獨立練習中錯別字較多,口頭表達和書面作業(yè)中用詞不當、語句不通順的問題較嚴重。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認為識字寫字教學應結合當前核心素養(yǎng)的大背景下,思考如何更扎實有效地提升教學效率,從而為中高學段的閱讀寫作教學打下扎實的基礎。那么,何為核心素養(yǎng)呢?2014年教育部頒布了《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了“核心素養(yǎng)”的概念?!八仞B(yǎng)”一詞的含義遠遠超越“知識”“技能”,它是關于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多方面要求的結合體。核心素養(yǎng)是個體終身發(fā)展、終身學習中最關鍵、不可或缺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
在核心素養(yǎng)這個大背景下,衍生出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具體學科素養(yǎng)要求。其中最關鍵、最不可或缺的必備品格是指立德樹人,關鍵能力是指語言文字運用能力、語感、語文情趣、創(chuàng)新思維等。小學階段的識字寫字教學為何要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大背景之下,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以字理識字為核心感悟傳統(tǒng)文化
眾所周知,漢字是表意文字,是音、形、義的統(tǒng)一。因此,漢字的顯著特點之一是因義構形。在日常教學中,為了增加識字教學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少教師會編一些兒歌、故事、字謎等來解說字形,但單純地使用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等方法來識記,只是從漢字的“工具性”出發(fā),忽略了識字教學中的文化感悟。這樣一來,既影響了學生的識字效率,又導致寫字教學中的錯字、別字現(xiàn)象頻生。以學生易錯的“歌”字為例:
師:(出示“歌”字)你有什么好辦法記這個“歌”字?
生:我是用“加一加”的方法來記的,“哥哥”的“哥”加上“欠”就是“唱歌”的“歌”。
師:真不錯!你會用“加一加”的方法記住它。
生:我有另外的辦法。我能用“換一換”的方法來記“歌”字,“歡樂”的“歡”的“又”換成“哥”就是“歌曲”的“歌”。
……
這樣的教學片段在課堂中屢見不鮮,盡管通過以上熟字帶生字的方式,學生可以快速地記住“歌”的字形,卻不明其義,以致在造句、看圖寫話等非簡單抄寫性質(zhì)的作業(yè)中,會出現(xiàn)將“歌”的右邊寫成“攵”的錯誤。根據(jù)字理分析,“歌”是個形聲字,從欠,哥聲。右邊的“欠”在甲骨文? 中像人張著口打呵欠。因此,“歌”右邊的“欠”表示唱歌與口舒氣有關系。
熟悉了“歌”的造字原理,學生便可以對帶“欠”的一系列字觸類旁通,如“歇”(人累得打哈欠時就要停下來休息)、“欷”(表示抽泣或嘆息,與張口呼氣有關),從一個“欠”的甲骨文可以感受到漢字字體的抽象。因此,引導學生利用字理識字,有助于學生感受我國傳統(tǒng)中“觀物取象,立象盡意”的構字方式,體會古人“善于想象”的特質(zhì)。
二、以多媒體為輔助直觀感受寫字要點
傳統(tǒng)的寫字課,往往采用教師范寫、學生仿寫的形式。一般而言,教師一手漂亮的粉筆字能給予學生感官上的刺激,激發(fā)學生學寫漢字的積極性。雖然低學段學生天然的向師性為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提供了很多便利,但日復一日的教學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倦怠,尤其是后排的學生還會因為看不清田字格的范字而降低學習效率。因此,教師應該考慮適時適當?shù)匾攵嗝襟w技術,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教學“插、藏、垂”等筆順易混淆的生字時,可以用Flash筆順的形式先在課件里呈現(xiàn),請學生伸出手一邊書空一邊熟悉筆順。教學一些合體字時,例如“左右結構、上下結構”的字時,教師不光可以在講解時進行規(guī)律性總結,還可以在多媒體課件中以“結構色塊”的方式更直觀形象地呈現(xiàn)。
例如,左右結構的字有左右等寬,如? ?,有左窄右寬,如? ?,有左寬右窄,如? ?三種類型,而左右等寬的字,如? ?一般采用錯位的方法把漢字寫得更美觀。此外,教學一些筆畫長短或排列很有特點的字時,還可以在多媒體課件中用線條的方式進行準確的提示。例如,“弟”? ?的豎折折鉤要比上半部分稍寬、“誰”? ?的“隹”中的單人旁比較長、“很”? ?的雙人旁中兩個短撇的斜度是一樣的。
此外,在書寫時,教師可以借助實物投影,用與學生一樣的鉛筆或鋼筆進行書寫。教學中還可以針對課本中易錯的字進行教學視頻的錄制,教師一邊書寫一邊講解要點,避免傳統(tǒng)教學中無法獲得直觀經(jīng)驗的弊端,從而提升寫字教學效率。
語文核心素養(yǎng)觀下的寫字教學,并不僅僅是單純的模仿與枯燥的練習。教師借助多媒體,在教學中反復呈現(xiàn)書寫規(guī)律,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打下了扎實的基礎,是知識、技能與態(tài)度的三項合一。
三、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體驗漢字之美
漢字是審美的產(chǎn)物,是中國人運用自身各種感官去認識、感知、理解、評判和形象描摹人與世界(社會和自然)的體現(xiàn)。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的識字寫字教學評價并非單一的、指向結果的,教師應創(chuàng)設具體的書寫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例如,在教學“橫斜勾”與“橫折彎鉤”兩個易混淆的筆畫時,借助多媒體呈現(xiàn)高飛的大雁與“橫斜勾”的對比,浮水的天鵝與“橫折彎鉤”的對比,使形象直觀的對照給學生的書寫烙下深刻的印象。將漢字形象與所描摹的事物形象聯(lián)系起來,便于激發(fā)小學生的審美體驗,讓學生感受到漢字方正、平衡、端莊的美。
在古詩教學中,我們還可以采用作品抄寫、詩文配畫的形式讓學生感受漢字的意象美。
這樣,學生就能在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中識、寫、練、畫,在實踐中積累語言,在積累語言文字的基礎上進行聽說讀寫訓練,并通過這些活動體驗漢字之美,獲得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形成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金文偉.識字教學效率低的根本原因分析[J].集美大學學報,2006(7)
[2]邱彩萍.小學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的問題與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13(3)
[3]朱莉.談小學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以語文社S版教材為例[J].語文建設,2013(6)
[4]鐘啟泉.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課程發(fā)展:挑戰(zhàn)與課題[J].全球教育展望,2016(1)
(責編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