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近年來,東??h晚秋黃梨面積不斷被增加,過去只講數(shù)量栽培,逐漸過渡到質(zhì)量栽培,品質(zhì)決定價格及市場。本文介紹了晚秋黃梨的好處及優(yōu)點;栽植前的準備工作;栽植技術(shù);當年晚秋黃梨樹栽植后的管理與要求;分月份管理,病蟲害防治技術(shù)等,供參考。
關(guān)鍵詞:晚秋黃梨;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東海
一、晚秋黃梨的好處和優(yōu)點
1.秋黃梨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糖,粗纖維,鈣、磷、鐵等礦物質(zhì),多種維生素等,具有降低血壓、養(yǎng)陰清熱的功效,患高血壓、心臟病、肝炎、肝硬化的病人,經(jīng)常吃梨大有益處;
2.能促進食欲,幫助消化,并有利尿通便和解熱作用,可用于高熱時補充水分和營養(yǎng)。
3.煮熟的梨有助于腎臟排泄尿酸和預防痛風、風濕病和關(guān)節(jié)炎。
4.梨具有潤燥消風、醒酒解毒等功效,在秋季氣候干燥時,人們常感到皮膚瘙癢、口鼻干燥,有時干咳少痰,每天吃一兩個梨可緩解秋燥,有益健康。其中有85%的水分,6-9.7%的果糖,1-3.7%的葡萄糖,0.4-2.6%的蔗糖。每100克可食部分中,約含鈣5毫克、磷6毫克、鐵0.2毫克、維生素C4毫克。還有一定量的蛋白質(zhì)、脂肪、胡蘿卜素、維生素B1B2、蘋果酸等。
5.飯后吃梨能促進胃酸分泌,幫助消化和增進食欲。
6.常食熟梨,對增加津液、滋養(yǎng)咽喉有益。
7.保健功效,施農(nóng)家肥,噴灑無毒生物農(nóng)藥,保證了綠色食品的起點;富含鈣、鐵、鋅、鉀、硒等多種微量元素及維生素B和C、胡蘿卜以及蘋果酸、檸檬酸等有機酸和果酸,這些成分對于人類非常有益,特別是其所含的天門冬素,對人體健康尤其是腎臟具有特殊的醫(yī)療保健功效。中醫(yī)認為,梨味甘,微酸,性寒,有潤肺涼心、消痰、止咳、降火,清心等功效,可用于咳嗽痰喘,口渴失音、小兒,風熱、眼赤腫痛、喉痛、反胃等癥。梨性寒,故產(chǎn)婦、胃寒及脾虛泄瀉者不宜食用。
二、栽植前的準備工作
1.將樹苗根部的傷根、舊根(老茬)剪掉1厘米。
2.用公司配發(fā)的生根殺菌液浸泡。
3.及時栽植或假植。
4.挖坑:栽樹前先把樹坑挖好。樹坑的寬度和深度以50×50厘米為宜,以南北行為好,一般行距3米,株距1.5米,大約148株。挖第二個坑時把挖起的上層土填到第一個樹坑下邊,填半坑左右。在栽植方面,從苗木落葉開始即可栽植,根據(jù)地理情況,還可采取1.5×2.5米距離栽植,畝栽178株.也可高密栽培(1.5-2.5×1.5米,分寬窄行,畝栽260株,可實現(xiàn)早期豐產(chǎn))。定植穴深0.8米,寬1米(高密栽培可挖溝,沙壤土不用挖大穴).穴底鋪秸稈至20厘米深,然后分層施入50~100千克有機肥,覆土鎮(zhèn)實,即可移植。
5.購苗:
(1)購苗的同時應領(lǐng)購公司配備的強力生根劑(或生根粉、壯苗生根劑);
(2)苗木購回后,先把嫁接部位的膜帶去掉,也可以用刀片將膜帶劃斷,然后把樹根斷口重新修剪一下,使斷口處整齊,便于新根滋生;
(3)將生根劑按說明比例兌水后,把根部修剪過的樹苗在生根液中浸泡3個小時。不能及時栽植的應假植起來。
三、栽植技術(shù):
1.栽植的方法與順序:
(1)平地一般土壤栽植時,把樹苗根部放在填有半坑上層土的樹坑中后,封上少量土,然后向上稍提5-10厘米,再覆土踩實、澆水,水要澆透。待水滲干后封土。封土后一般嫁接部位與地面平為宜,嫁接部位高的應高出地面3厘米左右,這一點應根據(jù)嫁接部位的高度靈活掌握。
(2)山坡地、不易保水的沙壤地或水源地或水源不足的地塊,在栽植時可在樹坑中撒上一匙保水劑(公司有貨供應)。
(3)低洼地、易澇地栽植時,應淺挖淺栽,根部多覆土為宜。
2.定干的目的與要求:
(1)栽植覆土后,從地面向上40厘米處將樹干剪掉,剪口處可用油漆點抹,以防風干。此后還必須順行培好澆水的壟溝。在麥地栽種的必須將須樹行中的3-4壟麥苗鋤掉,并培好壟溝,便于旱時澆水和通風透光,否則,樹苗會因無法澆水而死亡。
(2)樹苗栽上后20天左右不下雨時應澆水一次,此期間不得缺水,以免影響成活。
3.果園作物的套種與設(shè)施:套種是果園前兩年收入的主要來源。套種作物不當會直接影響農(nóng)戶的經(jīng)濟收入和果樹的生長。一般來說,果園套種不可種玉米、棉花等高桿作物,最適應種植大蒜、蔬菜、花生、瓜類、豌豆或低桿的中草藥等。
四、當年晚秋黃梨樹栽植后的管理與要求
1.進行地膜覆蓋:即可保溫保濕,又能存進苗的根部發(fā)育,提高成活率。
2.培好壟溝:首先必須培好澆水的壟溝,天不下雨時20天可澆水一次。
3.及時保活:4月份新芽抽出后,對部分不發(fā)芽、不抽枝的樹苗要及時噴藥澆根,直到成活。如不及時處理,錯過了最佳時期將會導致樹苗出現(xiàn)病株或死亡。
4.適時澆水:澆水從栽植起到收麥期間應根據(jù)天氣情況,在無雨或無大雨的情況下,至少澆水3-4次為宜。6月份以前,樹苗如果缺水,一是影響成果,二是抽枝少或不抽新枝,三是枝條短,生長緩慢或不長。 11至3月管理技術(shù):
(1)清掃落葉:在11月進行全園大清掃,把落葉、病蟲果、枯枝清掃干凈,集中燒毀。
(2)灌凍水:11月上中旬上凍前灌完,灌透。
(3)冬季修剪:12月至2月進行。幼樹根據(jù)栽植密度確定樹形后,按形整樹。在整好樹形、保持健壯樹勢的前提下,利用輔養(yǎng)枝緩放成花,實現(xiàn)早豐產(chǎn)。結(jié)果樹要做好結(jié)果枝組的細致修剪,及時回縮復壯,在維持全樹壯勢的前提下實現(xiàn)豐、穩(wěn)產(chǎn)。
(4)刮樹皮:冬剪后刮主干、大主枝的老翹皮。如有腐爛病,刮后涂護樹將軍1000倍液或福美砷40倍液。
5.土壤管理:3月上中旬整修水土保持設(shè)施,有灌水條件果園修好渠道。
6.追肥灌水:梨樹全年施肥量可按歷年平均產(chǎn)量計算,每50千克果施純氮約200-250克,氮、磷、鉀的比例為1:0.4:1。上年秋已施基肥的可追施全年追肥量的2/3。對末施基肥或施入基肥末混入磷肥的樹,此期將全年磷肥一次性施入。施肥后灌水,再中耕保墑。
7.噴藥:全園普噴一次石硫合劑,梨大食心蟲危害較嚴重的果園,在該蟲轉(zhuǎn)芽期注意噴藥預防。
五、4月的管理技術(shù)
1.灌水防凍害,對梨樹開花期易發(fā)生霜凍的果園在臨近開花期灌1次透水,以延遲開花,避開霜害。
2.噴藥。在梨樹花芽萌動時噴1000倍的1605加4000倍氯氟氫菊酯20%速滅殺丁4000倍,或25%溴氰菊酯5000倍,分別防治梨二叉芽、梨大、星毛蟲、梨木虱等。
3.剪除梨莖蜂為害梢。
4.4月上旬清明時定植、補植幼樹,并定干、抹芽。
5.旱地果園進行秸稈覆蓋。
6.在授粉樹不足或花期氣候不良時,應進行人工授粉。就一朵花而言,在開花后3日內(nèi)授粉坐果率最高可達80%,一般盛花初期(開花25%)便轉(zhuǎn)入大面積點授,爭取在3—4天內(nèi)完成授粉工作,第5—6天進行掃尾,點授晚開的花朵。
7.花期噴硼提高坐果率。
六、5月花后管理
1.噴藥。梨謝花后噴3000倍克螨特加2000倍速滅殺丁或氯氟氫菊酯2000倍,防治梨木虱、梨蚜等害蟲。
2.結(jié)合打藥噴0.3%尿素,促進生長。
3.繼續(xù)防止梨大,摘除梨大蟲果,清除樹下被象鼻蟲為害造成的落果。
4.疏果。在單株負載量過大時進行疏果,疏果時間在幼果脫去花 不脫落者,在生理落果后進行。留邊果,大型果留1—2個。蔬果可參考該品種的枝果或葉果比指標,并根據(jù)樹勢狀況酌情增減。然后可以進行果實套袋技術(shù)管理。
5.追肥灌水。5月下旬追施全年計劃用氮肥的1/3—2/3。如有草木灰應與氮素化肥分開施。追肥后灌水、松土、除草。5月下旬起每隔15天左右葉面噴肥0.3%尿素和0.3%磷酸二氫鉀,連續(xù)3次,也可結(jié)合打藥噴。
七、6月至8月管理
1.噴藥:麥收前為防病害和紅蜘蛛可噴倍量式波爾多液加尼索朗2000倍液,如其他蟲害嚴重噴多菌靈600倍加殺蟲劑。麥收后根據(jù)蟲情決定是否打藥。
2.除草覆蓋:在雨季可割除樹盤大草,就地覆蓋。
3.噴藥:7月下旬以防病害和紅蜘蛛為主,梨園可噴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加尼索朗2000倍,以防病和梨小食心蟲為主,梨園可噴800倍50%退菌特加3000倍敵殺死。8月中旬噴撲海因1500倍液加菊馬乳油2000倍液,8月下旬再噴一次2000倍液菊酯類農(nóng)藥,重點噴果,防梨小食心蟲。
4.綁草誘蟲:8月中下旬,在樹干上部綁秸草誘集梨小食心蟲,落葉前將草把解下燒毀。
八、9月至10月管理
1.采收:十月起,果實陸續(xù)成熟,開始采收,收獲后,要收藏儲存好。
2.施基肥:采收后至落葉前施。每千克果施有機肥1-2千克,每50千克有機肥加1千克過磷酸鈣。施雞糞時,數(shù)量可減少。施后灌水。
3.繼續(xù)刮治腐爛病,刮后涂抹護樹將軍1000倍液。
參考文獻:
[1]尚俊平,李娜,左葉蕾,晚秋黃梨高產(chǎn)高效栽培技術(shù),《河北果樹》【2011(5)(15)】.
[2] 谷景敏,趙艷艷,晚秋黃梨的優(yōu)質(zhì)豐產(chǎn)栽培技術(shù)《農(nóng)業(yè)與技術(shù)》第33卷,第4期122頁,【2013年4月】.
作者簡介:王紹全,男,林業(yè)工程師,從事基層林果技術(shù)工作三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