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枝校
(江西省瑞金第一中學)
高中階段生物學科非常關鍵,直接關系到學生考試成績,由此可見,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效率非常重要。那么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便需要吸引學生參與到生物課程中,全面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使其能夠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意識。當前高中教育正在落實改革,新課改也提出了諸多要求,要體現學生在課堂中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生物學習與研究中,培養(yǎng)與同學合作的意識與能力,從而真正實現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生物與實際生活之間有非常緊密的聯(lián)系,因此在進行課堂設計時,便可以結合生活實際,積極運用生活中常見的案例,設置問題,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以此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于學生來說,好奇心是投入學習狀態(tài)的重要前提,但是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卻無法激發(fā)出學生的好奇心,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不高[1]。面對這一問題,教師需要以調動學生好奇心為前提,設置問題,將學生的好奇心轉變成為生物學習的積極性,在興趣的引導下,積極參與到課堂中。
以人教版高二必修3《通過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一課為例,教師在開展此課教學時,便可以結合實際人體的神經系統(tǒng),為學生提供一幅神經系統(tǒng)圖,讓學生進行觀察,隨后再為學生設置問題:“大家都了解反射弧嗎?反射弧中包含了哪些組成部分?”學生在平時生活中經常說到反射弧,帶著這一問題,學生在學習和研究中更加有興趣,這樣一來便在課堂中創(chuàng)建了自主學習情境,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在內心對神經系統(tǒng)產生情感上的共鳴,為課堂參與創(chuàng)造條件,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教師與學生之間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如此才能夠積極組織生物教學。作為教師,需要積極與學生進行交流,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學習生物知識。這就需要教師擺脫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對學生的回答要尊重,不僅要在學習上關照學生,在生活上也要關愛學生,將學生視為獨立的個體[2]。在完成課堂教學之后,也要充分利用課余時間,與學生打成一片,通過真誠的溝通,和學生拉近距離,將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師生之間的隔閡消除。例如,在進行人教版高二必修3《其他植物激素》一課教學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公園中觀察植物,與學生一起進行活動,并且交朋友,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中,學習這一課的知識內容,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
教學綱要中要求,教師在教學時并不只是知識的傳遞者,也是學生的引導者,發(fā)揮引路燈的作用。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將“以學生為本”這一思想作為教學的核心,以學生為主開展生物教學[3]。在課堂中,教師可以積極開展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體,調整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況,保證所有教學活動都以學生為核心提供服務。例如,教師在進行人教版高二必修3《細胞生活的環(huán)境》一課教學時,便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實驗,讓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自主展開實驗研究,將傳統(tǒng)課堂下的弊端予以解決。學生在這一課堂環(huán)境中,得到了更多的機會,可以與其他同學合作展示自己,為學習創(chuàng)作了條件,進而提高了學習水平。
教師講解生物知識的過程中,需要按照教材內容、教學目標,結合學生學習水平與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在選擇教學方法時,需要保證多樣性,例如可以選擇小組討論法、自主學習法、翻轉課堂等,結合教師的教學配套使用,如此一來可以培養(yǎng)學生縝密的思維,進而提高學生參與度。以人教版高二必修3《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重要性》一課為例,在進行這一課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小組討論法,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先自主學習這一課內容,隨后再將討論的所得知識點在課堂中加以展示,由教師解答學生的疑問。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體現,通過自主探究掌握的知識記憶更加牢固。再如,教師在進行這一課教學時,也可以選擇翻轉課堂教學法,教師制作課件,讓學生在課下學習,并且通過在線討論的方式解決疑問,在課堂上教師再為學生布置任務,答疑解惑,以此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綜上所述,學生參與生物課堂,是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的重要前提,只有學生提高課堂參與度,才能夠更加扎實地記憶生物知識,進而為教學質量的提升奠定基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1]王婷婷.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J].中國培訓,2017(6).
[2]呂鳳俊.生活實踐與生物課堂教學的結合分析[J].生物技術世界,2015(2):103.
[3]張瑜.小議高中生物教學如何調動學生積極性[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4,11(26):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