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時代背景下,學困生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學術界對學困生定義的研究,經(jīng)歷了漫長的過程,從“學習失能兒童” “問題兒童” “學業(yè)不良學生”等最后演化成“學困生”。鐘啟泉將其定義為“在學校教學條件下,表現(xiàn)為以讀、寫、算為代表的智力學科的學習或者是同知覺、認知、抽象化、概念化等高級神經(jīng)活動相關的學習中遇到障礙的學生?!?/p>
在此基礎上,本文將“語文學困生”界定為:學生的智力正常,但在同種環(huán)境下,學習相同的語文知識所得的分數(shù)明顯低于班級平均分數(shù)。眾所周知,語文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學科,是寫作、表述、理解題意的重要基礎和手段。在語文教學中,由于各種不同的原因,小學低年級中就存在著一定數(shù)量的學困生,影響了其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因此,我們應該深入分析學困生的成因,做到因材施教,以利于每個學生主動、活潑地發(fā)展。
1.天華(案例全部采用化名)的基本情況
天華,男,8歲,小學二年級,新轉(zhuǎn)入學生,入學考試語文成績20多分。
針對天華的情況,筆者首先對他的班主任、父母、同學等進行了訪談。
班主任兼語文老師:開學一個多月才轉(zhuǎn)入,前期課程落下了。上課坐不住,似乎從不見其安靜5分鐘以上,課堂上學習積極性差,課本都要在筆者的提醒下才會拿出來。不認識的生詞多,看圖說話不會寫,筆者站在旁邊指導他,他還能寫出一點,但家庭作業(yè)大多都沒有及時完成。
父親:我工作忙,他媽媽在家?guī)蓺q的弟弟。由于我們沒有時間管孩子,所以一年級就放在學校寄宿,但是每次語文考試都不及格,這學期才把他轉(zhuǎn)到身邊來。
同學:天華特別調(diào)皮,愛打人罵人,常帶零食在課堂上吃,每次默寫生詞都寫不全,學習成績不好。
課堂觀察:課堂上吃零食,找同桌講話,小動作不斷,課本在老師的提醒下才從書包里拿出來,早讀不張口,老師提問回答不出來,課堂活動參與度低。
2.天華語文學習困難的表現(xiàn)
經(jīng)過觀察、訪談發(fā)現(xiàn),該學生存在的學習困難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基礎差。漢語拼音掌握不完整,課文不能連貫閱讀,許多生字不認識。②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學習興趣。課堂上愛搞小動作,無學習目標和良好的習慣。③作業(yè)完成度低,書寫有困難。大多時間不能及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字跡潦草,他能把圖畫上的內(nèi)容說出來,但要寫出來卻很難。
3.原因分析
(1)自身因素。①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缺乏積極性。正如童老師所說,“課堂上,你不提醒他把課本拿出來,他可能一節(jié)課都不拿課本?!雹谧晕壹s束力差,注意力不集中。③學生缺少關愛。弟弟出生后,全家忙于照顧弟弟,回家也是被要求自己學習,沒有父母的陪伴,導致他有一種被忽視感。父母只關注考試成績,就如學生自己所說, “爸媽只管弟弟,不管我,我每次考得不好時,爸爸就打我罵我?!?“媽媽天天就叫我寫作業(yè),周末也不帶我出去玩。”
(2)家庭因素。①父母文化程度低,在學習上很少幫助孩子,平時說話粗魯。②教養(yǎng)方式不恰當,稍有不滿意就是打罵。③父母的教育觀念不對。如問:“你覺得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父母應該怎么做?”其父母答:“學習主要是老師管啊。”其父母覺得孩子的學習是老師的責任,而沒有認識到家庭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語文學科的學習需要課后的認真復習、背誦和大量閱讀,而其父母都太忙,無人監(jiān)督他學習,從而導致他語文學習能力和學習情況都不理想。
(3)學校因素。①老師的教學任務重,班級人數(shù)多,沒有太多精力去關注和幫助學困生,正如老師所說, “他學習太不主動了,這么多學生我不可能總是關注他,也要照顧其他學生。”②學校和家長缺乏溝通,不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導致其家長做出錯誤決策,耽擱了學生的課程。
4.相應的干預策略
(1)自我教育策略。自我教育策略是培養(yǎng)學困生學習能力和行為能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對天華的自我教育內(nèi)容主要包括自信、自律、自覺的意識和行為引導。具體方案如下:①培養(yǎng)天華的自信,在心中樹立“別人能學好,我也一定行”的信念。②自我約束。我們跟天華做了一個約定,課堂上先堅持20分鐘認真聽課,循序漸進,最后堅持整堂課。③按時完成家庭作業(yè),多閱讀課外書,激發(fā)學習興趣。
(2)家庭教育策略。通過家訪,筆者在了解基本情況后,跟家長一起制訂學習計劃:①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學習環(huán)境,每天媽媽全身心陪著天華閱讀半小時、默寫生詞,養(yǎng)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好習慣。②鑒于父母無法陪伴孩子做作業(yè),建議孩子放學后去教育托管中心完成家庭作業(yè)。③有效學習,提高學習效率。④對孩子多鼓勵,少打罵,讓他感覺到愛。如:天華在微信上分享了周末和父母一起逛公園、踩腳踏車的快樂時光。
(3)教師的教學策略。①建立親密關系,和諧溝通。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fā)現(xiàn)親密關系初見成效。②課上多關注,課后勤指導,如:童老師將他的座位調(diào)到講臺旁,時刻提醒。早讀課上,有意讓天華當小老師,站在講臺前領讀課文,寫生字。③及時肯定、恰當鼓勵,激勵學生學習。如:課堂上遇到簡單、合適的問題,童老師讓天華參與回答與互動,并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你真棒!下次會更好!”天華開心極了。⑤在班級制訂獎勵制度,細化指標,讓天華能夠加入其中,從“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
(4)家校聯(lián)動策略。要教育好學困生,家校須緊密聯(lián)系,形成教育合力,才更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①勤溝通。童老師和其父母每天通過微信相互反饋天華的學習情況。②“一對一幫助”。一位經(jīng)驗豐富的媽媽跟天華的媽媽結成對子,由有經(jīng)驗的家長每天給天華媽媽發(fā)家庭輔導計劃,共同探討孩子的教育問題。正如天華媽媽所說, “以前我不知道怎樣幫助孩子學習,現(xiàn)在有了大家的幫助,我有信心把孩子培養(yǎng)好?!痹谶@樣一個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的環(huán)境中,有助于學困生激發(fā)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干預,天華有了明顯改善,主要體現(xiàn)在這幾個方面:家庭作業(yè)完成得很好;課堂上小動作比以前少了,在老師和同桌提醒和督促下也能把整堂課堅持下來,課堂上也會主動舉手回答問題;閱讀課文較以前流暢,看圖寫話能基本完成;語文成績從不及格提高到平均80分左右。由此可見,學困生的問題要學生、家庭、學校共同努力,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激發(fā)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會學生學習,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而每個學困生的成因都不一樣,那么在以后的教育中我們應該在深入了解其原因后,針對不同情況因材施教,耐心培育,靜待花開。
參考文獻:
[1]鐘啟泉.“學業(yè)不良”的界定及其因析模式述評[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4,(2):69-77.
[2]胡艷華,余建全,熊萬華.農(nóng)村小學“學困生”教育轉(zhuǎn)化策略探析[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1,(10):118-120.
[3]鐘啟泉.差生心理與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耿麗艷.小學學困生存在的問題及策略研究[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14,(s1):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