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新課程改革的實行和相關教學理念的進步,初中數學教學也要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課堂效率。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研究相關教學方法的可行性以激發(fā)、激勵學生,而快樂體驗式學習指的就是需要充分運用生活中的各種知識點與教材內容相結合,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在理論和實踐進行結合的基礎上,讓學生在生活與社會實踐中學習相關知識。
1.學習具有主動性。我們所說的體驗式教學在最大程度上強調并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學生為中心,以探索式、生活式的學習為主,充分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體并且對自己的學習負主要的責任,并且認識到在教學過程學生與老師同樣重要,也是主動參與者,強調通過生活過程將所學的知識充分運用。
2.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我國在教育方面具有較久遠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寓教于樂就是著名的案例,其中的“樂”不光是指的是教師需要把所學的知識充分融入相關教材內容中,同時還要求教師盡可能地提高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吸引學生。教師在相關教學中,要充分將學生學習的被動性轉換成學習的主動性,并通過此過程發(fā)現快樂體驗式學習的模式和途徑,通過樂趣學習到相關知識是充分實現現代含義中的寓教于樂。
3.充分運用于實踐中。我們傳統(tǒng)的教育文化中強調學以致用,在現代這種觀念依然適用,但是被賦予了更多的含義,這主要是指現代學生在課堂中學習到的知識很難運用到相關實踐中,尤其是數學知識,很難將數學知識與社會實際相結合,而體驗式教學充分地認識到相關內容的缺點,為學習者提供了如何運用數學知識的相關實踐,使學習者將數學知識充分運用到社會實踐中。綜上,可以看出體驗式教學在最大限度上使學生將所學習到的相關知識轉化為自身的應用能力。
4.對象是全體學生。體驗式教學的特點是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公平、全面并且能突出重點。其具體內容就是根據不同的學生的學習特點,區(qū)別對待、因材施教,在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注重團隊合作、重點教學,盡量避免只重視優(yōu)秀學生,學習水平較差的學生得不到足夠重視的現象。
5.充分理解并實現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數學教學目標。我國實行了新課程改革,其中對于初中數學的教學目標進行了細化,要求改變原有的僅重視考試分數的思維觀念,而針對初中數學實行快樂體驗式學習就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證初中數學的教學目標更加全面和系統(tǒng),重視學習過程,強調數學知識的運用。
初中數學教師在結合新課程改革的基礎上,要堅持從實際出發(fā),從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的現狀出發(fā),這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方式;學生敢于探索和創(chuàng)新的思維方式;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充分體驗數學的魅力等方面。同時,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要組織學生制作幾何模型,明白實踐的作用。比如江蘇省H初中,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將數學和實踐相結合,在幾何課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動手和動腦能力,制作相應的模型,在實踐過程中學習相關知識。
6.設置相應的情景模式。要充分發(fā)揮快樂體驗式學習模式的作用就要運用相關的情景模式。比如,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注重進行教學演練的學習討論。又如,江蘇省H初中在數學課堂中首先要求學生自己對所要學習的內容進行預習,之后在教師進行課堂講解的過程中積極參與進行討論,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
在進行快樂體驗式學習的同時也要注意情景模式的選擇要充分結合學生的社會實踐,這樣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吸引學生的興趣。在正式上課之前,教師應當要求學生課前預習,確保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定的感性認知。這樣不僅有利于避免學生上課時出現聽不懂感到吃力等情況,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學習動力。同時,教師要注意提問必須與數學教學重點相契合,只有緊扣目標的提問才是有效的,也要有助于學生提高數學問題解決能力。比如,在講解一元一次方程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步行時間和步行路程之間的關系,創(chuàng)設出一定的問題情境,在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同時,引出一元一次方程的相關內容。
我們在理解初中數學快樂體驗式教學模式相關含義的同時,也要認識到教師和學生需要共同探尋初中學生快樂體驗式教學模式的相關步驟。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創(chuàng)設。這是關注學生快樂體驗課堂教學活動的基礎性環(huán)節(jié),能夠激起初中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欲望。比如在探究“如何測量旗桿”時,有的學生想到用記標志的方法量升旗拉繩,從而得到旗桿高度,有的想到用立小棍及陰影和旗桿及陰影的比例關系求解,有的想到把升旗繩拉成斜線后構成直角三角形求解等。教學中與學生探索各種方法的優(yōu)點及局限性,并選用其中的一種方法承接到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中來。問題從開放到歸納,從易到難,從生活到教材,由教師引領到學生自己探索思考,感受到生活中數學的趣味和意義,體現出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問題情景的設置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思維不經意中展開,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學習的趣味。
2.實施。教學設計時做好了以上方面的創(chuàng)設,關鍵還在于實施。通過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學生的求知欲望得以激發(fā),此時注意開展師生間的對話,這里,老師不能完全否定系統(tǒng)的書本知識的傳播,在師生的“我——你”平等對話關系中,注意加強教材理性知識指導,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不知不覺的快樂情境下體驗、領悟到科學知識。有了師生間的互動,有了理性指導,學生自我體驗時就不會茫茫然不知所措。比如在講解反比例函數y=1/x,當x1<x2時,其對應函數的值y1和y2的大小關系是__________。直接運用反比例函數的性質:“當k>0時,在每個象限內,y隨著x的增大而減小?!边M行講解。結果發(fā)現當講完這道題目時,很多同學很迷茫,需要進行調整思路。采用特殊值代入法,同學頓時茅塞頓開,同時也能對反比例函數的性質真正地理解,這就是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有效互動。
3.反饋。教師在實施過程中,要及時洞察學生的體驗感受,注意防止課堂過于吵鬧而失控,做到井然有序與輕松幽默的有機統(tǒng)一,同時,這里的反饋也包含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于題目的多種解釋方式方法。例如: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長是16,其中一條邊是6,求另兩條邊的長。筆者將此題進行一題多變。變式1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長為4,周長為16,求底邊長。變式2已知等腰三角形一邊長為4,另一邊長為6,求周長。變式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邊長為3,另一邊長為6,求周長。變式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長為x,求底邊長y的取值范圍。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多種解題方式。
新課程改革正在深度推進中,為了最大程度地實現初中數學的教學目標,需要充分運用快樂體驗式教學模式,這種學習模式的運用在我國教育理念中較為重要,并且作為新興理念,需要充分加以理解和運用。
參考文獻:
[1]周浩波.教育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伍香平.論柏格森的直覺體驗教育哲學觀[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2,(3).
[3]雅斯貝爾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1.
[4]夏甄陶.人的自我認識[J].哲學研究,1998,(4).
[5]張華.經驗課程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