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興標
(福建省龍巖市長汀二中,福建 龍巖)
隨著新課改的順利進行,高中生物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生的體驗式學習能力,親自體驗過的事情才會加深記憶,生物學習當然也是這樣的,本文運用理論實踐相結合的生物體驗教學的方式,有效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生物知識。
體驗式教學的理念是由德國的教師科翰提出的,他認為只有自身經歷的事情才能夠終身難忘,比如,學習游泳、學習打球等。體驗式教學是指為了達到某個教學目的,從實際的教學角度出發(fā),引用、創(chuàng)造、構建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場景或者氛圍,學生在有了相應的情感體驗以后,能夠更加快速地學習知識內容,從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機能,全面提升學生素質的一種教學方法。
體驗式教學可以在一個虛設的情境中體驗,當然也可以在真實的情境中體驗。一種是不會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在老師的言語誘導下及自己的暢想中就可以實現(xiàn);另一種就需要學生真正參與到實踐活動中親身體驗了。
高中生物教學作為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學科,在生物的眾多實驗教學課上都運用的是具體的體驗教學方法。比如,這節(jié)“生長素的生理作用”的實踐教學體驗課,首先老師為學生提供實驗材料和器具,并向學生提出實驗探究課題“生長素濃度與洋蔥生根的關系”,進行小組討論學習,各小組通過規(guī)范認真安全的操作實驗器具,通過準確的觀察、詳細的整理并記錄實驗過程的數(shù)據(jù)和現(xiàn)象,從而能夠得出正確的實驗結論,并繪制出生長素濃度與洋蔥生根數(shù)量的關系曲線,并通過此結論應用于課程學習內容,即分析生長素的生理作用特性。通過這種體驗式的生物實踐實驗,既能夠幫助學生理解相關實驗知識,還能夠體驗到生物實驗的科學性和嚴謹性,培養(yǎng)學生尊重事實、探究生物科學的態(tài)度。
幫助學生真正感受自然、深入社會的一種體驗式教學就是課外的實踐活動教學,要想更多獲取到新的事物的事實和證據(jù),就要通過調查、訪問、觀察以及參觀等各式各樣途徑獲得,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事物的理解能力,還可以有效培養(yǎng)其動手實踐的能力。比如,關于“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這節(jié)課時,老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分別對桫欏的種群密度調查分析,幫助學生分析不同地區(qū)、不同生存環(huán)境、桫欏生存數(shù)量的不同,以及種群密度差異的變化。學生親自進行了實驗研究,對這部分知識學生就會記憶得非常深刻,這種親身的感受就是實驗教學的優(yōu)點,在這樣的實踐活動中學生還能意識到人與動植物應該和諧相處。
生物學雖然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但是生物具有微觀的、復雜的、動態(tài)的特征,學生有時很難擁有這樣的思維模式,那么,在學習相應知識的時候就會理解起來較為困難。這時老師就要結合高中生的相應認知特點,運用角色體驗的教學方式,將復雜的生命活動規(guī)律轉化為學生易于理解的具體化和視覺化規(guī)律,這樣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相應的知識點。比如,在“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的這節(jié)課中,因為學生還沒有接觸到有機化學,所以對有機分子結構不是特別的了解,要想幫助學生充分學習“氨基酸分子的結構特點”,可以運用角色情境模擬的方式進行教學,挑選一名學生扮演氨基酸分子結構,學生張開雙臂站好后,左手拿一支筆代表-NH2即氨基,所以“筆”表示-H即氨基;右手拿著一本書代表-COOH即羧基,所以“書”表示“-COOH”中的“-OH”;“頭”表示 R 基;“軀干”表示中心碳原子;“兩只腳”表示氨基酸的“-H”。這種角色扮演模式能夠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學習。
生物學的很多知識結構和原理概念都是比較抽象的,而且日常生活中看不見的同時也摸不到,要是單單運用閱讀與解析教材文本知識,學生理解起來會非常困難,并且很難進行記憶。所以老師在進行教材理論知識的教學時,要通過創(chuàng)造情境教學的方式來進行理論知識講解,將抽象難懂的知識轉化為生動易懂的知識,增加學生的學習體驗,而不是單純的硬性記憶方法。比如,學習“細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這節(jié)理論課時,通過合理的引導學生聯(lián)系日常生活中與人的交流方式來理解生物間的信息交流,可以將三種方式比喻為:(1)電子郵件;(2)雙方見面交談;(3)電話、微信交談。老師在進行實際教學的時候可以先帶領學生分析人的交流方式的特點,從而引導學生學習相應細胞間的交流方式的特點,“內分泌細胞—激素—靶細胞”就可以看成是“寄信人—電郵郵件—收信人”“細胞—細胞”相當于“人—人—見面識別”“細胞—通道—細胞”相當于“人—電話線、網(wǎng)線—人”。這樣的帶入式的文本情境化體驗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很好地記憶細胞膜的信息交流的特點,學生學習就相對簡單。
本文探討了高中生物教學中體驗式教學策略的應用,體驗式教學有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性,并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在拓寬學生學習生物學途徑的同時,還能提升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為學生的未來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