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新娜
(蘭州市第二十八中學,甘肅 蘭州)
全國范圍內(nèi)掀起了信息技術教學改革的熱潮,但是由于信息技術教學在我國的起步相對較晚,所以不論是從課程建設還是從教學實踐等方面上都存在著一定的不足。
現(xiàn)階段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并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首先,一些地區(qū)并沒有將信息技術納入高考科目中,加之學校過度關注升學率,所以在信息技術課時安排上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其次,由于各方對信息技術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使得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受到了打擊,在課堂教學中單純?yōu)榱送瓿山虒W任務進行教學,使得課堂教學的意義遠離了教學的初衷。最后,由于高中生的課業(yè)負擔相對較重,所以將時間與精力放在了高考科目上,也無暇顧及信息技術課程,也使得信息技術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
隨著網(wǎng)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高中教育得到了完善。但是現(xiàn)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存在著教學方法與模式單一的現(xiàn)象。第一,信息技術教學依然受到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限制,教師在課堂中過度關注教師的主體地位,這樣也就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自我學習意識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中。第二,教師的教學方法存在著創(chuàng)新性不足的現(xiàn)象。受課堂課時的限制,一些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在課堂教學中采取趕超教學進度的方法,并沒有從整體上把握教學質(zhì)量,加之教學思想創(chuàng)新不足,使教學內(nèi)容十分枯燥,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主要分為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不論是哪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對教學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但是一些教師在教學中在課程理論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性,雖然學習理論知識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按時實踐才是學生進行具體學習的手段。另外,一些高中學校中已經(jīng)配備了相應的教學設施,但是在具體教學中卻存在著教學資源難以合理使用的現(xiàn)象,這樣也就直接影響了教學實踐的效果。
進行新課改的目的就是要促進素質(zhì)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教師在素質(zhì)教育的指導下,要從學生掌握知識與掌握技能出發(fā),借助知識與技能進行教學,要從提升學生的教學觀念入手,強化教學意識。學校要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fā),貫徹科學的教育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轉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的不足,真正將信息技術教學納入高中教育體系中,最大限度地提升信息技術教育的培養(yǎng)效果。高中信息技術教師也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避免因信息技術不是高考科目就忽視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意義所在,同時也要避免為了完成教學教學任務而進行教學。教師還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意識,通過宣傳講解等方法來幫助學生認識信息技術的重要性,確保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學習中,提高學習效率。
首先,在教學中,教師要掌握好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學生的能力與水平等方面入手,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確保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掌握好信息技術知識。其次,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制訂教學計劃,如在開展動畫制作內(nèi)容教學時,就可以要求能力高的小組制作出具有觀賞性的動畫;而對能力一般的學生來說,只需要掌握基礎知識就可以了。
教師要設計課后練習題,幫助學生鞏固課堂中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同時還要從多元化的角度出發(fā),適當加入一些能夠讓學生進行動手操作的題目,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同時也可以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此外,學校也可以組織趣味比賽活動,為學生搭建實踐平臺,借助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綜上所述,隨著信息的不斷發(fā)展,教師要從引導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知識與培養(yǎng)實踐能力入手,幫助學生學習,同時還要搭建平臺,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與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