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人民路學校南校 安徽六安 237000)
科學教育的目的不是要將少數(shù)人培養(yǎng)成專家,而是要讓更多的人接受教育,具備基本的科學素養(yǎng),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推動社會的進步。隨著基礎(chǔ)教育的推進,現(xiàn)代中學教育變的既符合國際教育形勢,又能秉承中國文化傳統(tǒng),更重要的是符合時代特征。
課堂教學的初級模式是教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這一模式?jīng)]有完全發(fā)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而新的教學模式則重點強調(diào)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與學生都是教育活動中基本要素,也是教育活動的主體。無論是傳統(tǒng)教學的初級模式還是新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中都起著主導作用。
初中化學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真正認識并理解自然現(xiàn)象的開始,很多知識在平時生活中都找的到,所以化學是一門有意思的科學,教初中化學也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所以,作為化學教師不能把書本上的知識和原理生硬的塞給學生,而是要將平時生活中的例子融入教學中來,使學生產(chǎn)生對化學的興趣,也使學生意識到化學就在他們身邊。就教師自身而言,也要以身作則,不僅在強化自身的專業(yè)素質(zhì)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望,也要不斷拓寬自己的思路,對化學原理與化學知識做到信手拈來,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能夠活躍的課堂氣氛,從而促進學生們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掌握化學知識。
部分化學老師按部就班過于依賴教材上已有的教學形式,注重對學生實驗器材的準備,重視實驗備課,按照書本上的教學過程走走形式,有時一個實驗下來,學生們還不清楚自己做這個實驗的目的是什么,實驗過程利用了哪些原理和知識點,這樣既浪費了實驗資源,也沒有充分發(fā)揮化學教學的真正意義。
化學教師在平時備課不僅要深入研讀與挖掘已有教材,而且還要從從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興趣愛好出發(fā),另外還可以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利用豐富的圖片、音頻及錄像等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有條件的話甚至可以現(xiàn)場演示,給其以更直觀的感受,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使其更加主動地參與到化學知識的學習和實踐中來,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許多老師在喜歡在課堂上滔滔不絕,不知不覺中自己占用了課堂上的絕大部分時間。合理的教學時間安排應該包括復習、講授、實驗、自學、討論、總結(jié)這樣幾個環(huán)節(jié),并且要盡可能的讓學生參與。一個精彩的課堂教學設計甚至可以把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精確到分鐘,并且使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合理、有序的穿插在一起。但化學教師在面對現(xiàn)場教學時,也時常會遇一些突發(fā)事件,如實驗未達效果,有的學生會提出一個意外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有深厚的專業(yè)素質(zhì),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更要靈活運用,合理的引導學生,做到有問必答,并且處理的妥當,有時會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有的還可以作為以后教學的引用。教學時間的合理安排是上好一節(jié)課的關(guān)鍵,也是高效課堂的基礎(chǔ)。
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也就需要相互交流,而且必須是有效的交流。但是目前教學中往往存在“單向交流”,多半是老師在問學生,學生很少有機會問老師;看似是老師和學生的交流,實際上只是學生在回答老師的問題,而沒有學生對問題的反饋,或者反饋不夠不及時。在課堂中提問是最常見不過的,但是如果學生能成為問題的主要發(fā)出者,那么教學就上了一個檔次。因此老師要在教學中給學生更多的機會能自己主動地提出問題,但也不能完全將課堂交給學生,而應該給予實時的提醒和引導,通過觀察和交流不但能清楚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思路,也更容易和學生打成一片,引導學生向正確思路,使學生在探索中學習,學習和掌握效果會更好。
嘗試合作式學習。合作式學習的前提是教師必須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及學習層次,以便在在課堂中合理安排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協(xié)作。合作式學習能夠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并在合作中有更多的機會去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相互合作探索、取長補短,從而使他們在合作式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興趣、探索化學知識和獲得自信心。
現(xiàn)在一些老師的教學最終目的是為了學生在考試中能考高分,教學的評價還是以最終試卷分數(shù)這個單一指標為參考。其實這并不符合最新的教學理念和目的,這樣的評價方式比較單一,不能完全反饋學生的真實水平,而且不利于監(jiān)督學生的各項學習指標。
初中化學教學和其他學科不一樣,所以評價也需要是多層次的: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實驗課的動手能力、積極主動性、小組合作精神以及對實驗結(jié)果的分析判斷能力等等,這不僅需要教師平時注重考試成績,也要重視學生平時學習的主動性、參與度和思考能力,對學生的學習過程有一個多層次完整合理的評價。例如,多層次的評價過程分可為幾個部分,從小組成立,到預習方案和目的,到實驗操作,到提出問題,到實驗總結(jié)與分析等,評價不僅記錄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也記錄學生的動手能力,組織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多個方面和層次來考查學生。使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就養(yǎng)成好的習慣,才能在化學學習,乃至在其它方面的學習中有一個良好的開端。
通過多層次評價,不僅是評價學生的成績,也是在反饋教師的教學效果,通過多層次評價體系,將學生的成績與教師的備課結(jié)合起來,做到因地置宜、因材施教,從而達到教學互長的效果。
總之,化學課堂的有效教學是為學生以后的長遠發(fā)展服務的,學習不僅是為了分數(shù)和升學,更在于學生能掌握技能、提高科學素養(yǎng)、形成科學的價值觀及態(tài)度,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學習方式,以達到高效的教與學,從而真正地做到素質(zh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