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螺螄,大學問》教學為例"/>
江蘇江陰市月城實驗小學(214400)
徐麗莉
隨著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一系列成熟的選題指導課應運而生。選題指導課有激發(fā)興趣、提出問題、刪選問題等環(huán)節(jié),但沒有梯度,也沒有中高年段之分。同時,學生提出問題的數(shù)量和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后續(xù)活動的開展,但受思維能力及教師教學方法等因素的影響,學生提出問題的數(shù)量雖比較多,但不夠全面,質量也不夠高。有的教師甚至將自己預設的問題提供給學生,這樣才能保證全員參與,但隨著活動的開展,學生慢慢失去探究的欲望。
有沒有方法打破這種困境,帶來一種全新的選題體驗呢?我嘗試運用思維導圖來進行選題指導,提升學生提問的積極性,提高選題活動的實效性。思維導圖簡單有效,是一種革命性的圖形思維工具。思維導圖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呈現(xiàn)思維的過程,學習者能夠借助思維導圖理清思維脈絡,提高發(fā)散思維的能力,供自己或他人回顧思維過程。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提升學生的思維水平和綜合素養(yǎng)。下面,我就以《小螺螄,大學問》這一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學,談談如何運用思維導圖進行選題指導。
1.主題發(fā)散,全面深入
綜合實踐活動依托一個大的主題呈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而呈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思維訓練的過程。在選題指導課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圍繞活動主題發(fā)散思維,對主題進行分解,生成子課題、次子課題,使綜合實踐活動的內(nèi)容更廣泛、更豐富,還要兼顧學生的不同興趣愛好,給他們自主選擇的空間。思維導圖用形象的畫面來代替抽象的文字,比純粹的文字更適合學生學習。如教學《小螺螄,大學問》的第一課時,我進行了嘗試,請學生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把想要研究的問題畫下來。剛開始畫的時候,學生的思路很窄,研究的問題無外乎螺螄的做法、營養(yǎng)等。經(jīng)歷了圖片欣賞、小組討論后,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迸發(fā)出更多想要研究的問題。通過交流,學生在思維導圖的基礎上進行補充、整理,于是就產(chǎn)生了螺螄的養(yǎng)殖、烹飪、營養(yǎng)、文化、選購、捕撈等一系列有價值的問題,然后根據(jù)問題的表述方式將其轉為子課題。教師可以根據(jù)子課題需要解決的難易程度,調(diào)整子課題的排列順序。
在子課題的基礎上,學生發(fā)散出次子課題就得心應手了。經(jīng)過小組討論和全班交流,學生明白次子課題研究的具體內(nèi)容要圍繞主題,要豐富,有研究價值,且研究的角度要小,還要易于操作。這樣,思維導圖的下一分支就應運而生了。關于螺螄的營養(yǎng),可以研究螺螄有哪些營養(yǎng)、螺螄對人體有什么作用等;關于螺螄的文化,可以研究有關螺螄的俗語、詩句和故事;關于螺螄的捕撈,可以研究捕撈螺螄要用哪些工具、捕撈螺螄有哪些方法、捕撈螺螄要注意什么等問題;關于螺螄的選購,可以研究螺螄選購有哪些方法;關于螺螄的烹飪,可以研究螺螄可以炒哪些菜,要注意什么……同樣,次子課題的解決也有難易之分,順序同樣可以自主調(diào)整。學生還可以根據(jù)小組組員的興趣愛好,將思維導圖進行美化,這樣思維導圖就完整地呈現(xiàn)在學生心中了。
2.制定計劃,具體詳細
確定主題后,學生就要制定活動計劃了。一般情況下,活動計劃都是由指導教師提供表格,讓學生填寫相應的欄目,如研究內(nèi)容、研究方法、預計成果等。而現(xiàn)在,我只給學生一張白紙,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運用思維導圖細化和完善計劃。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將重點、難點寫出來,再組織成具體詳細的計劃。用思維導圖制定的計劃更為直觀,當學生向別人講解自己的想法時,思維導圖可以幫助他們清楚地告訴聽眾,更符合聽眾的需求。如果有人提問,學生也可靈活地在思維導圖上處理,不會迷失在其他思路上,他人閱讀時也比較容易理解。計劃越具體,活動就越具操作性。如在選題指導課的計劃制定環(huán)節(jié),我先讓學生利用思維導圖自主設計活動計劃,然后全班交流,探討計劃的可行性。
學生可以一邊交流,一邊在思維導圖中完善和補充。
《小螺螄,大學問》選題指導課的交流片斷如下:
生1:我們小組研究的是螺螄的捕撈。我們把研究分為三個部分:一是研究捕撈螺螄需要哪些工具,二是研究什么水域的螺螄比較多,三是如何實施螺螄捕撈。我們準備在網(wǎng)上查找有關螺螄捕撈的資料,然后采訪一下人們?nèi)绾尾稉坡菸?,最后親身實踐。
生2:你們真的會去捕撈螺螄嗎?你們懂得怎么捕撈嗎?會不會存在安全隱患?
生1:我們會去捕撈,不會捕撈也可以學。至于安全隱患,我覺得我們可以聘請捕撈螺螄的師傅做我們的校外輔導員。
……
在上述思維碰撞的過程中,小組成員在自己的思維導圖中迅速寫下幾個關鍵詞——查找資料、采訪、聘請校外輔導員,從而完善活動計劃。
1.思維導圖,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潛能
思維導圖以放射性的思考模式,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呈現(xiàn)學生對某一問題或事物的理解、認知,實現(xiàn)正確而快速的判斷。在綜合實踐活動的選題階段,思維導圖給了學生一個思維支點,發(fā)散出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驚喜。不管是對學生個體而言,還是對小組來說,思維導圖都極大地激發(fā)了個人的智力潛能、小組的智慧潛能,增強了記憶力、組織力與創(chuàng)造力。
2.思維導圖,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通過探究、實踐、體驗等多種方式來連接與生活、自然、社會的聯(lián)系,其在實踐過程中的思考、判斷、推理成了思維導圖與實踐之間的紐帶。有了這樣的思維導圖,學生才能想得清楚全面,有層次、有創(chuàng)意,綻放思維之花,為其系統(tǒng)的實踐行動打下基礎。所以說,思維導圖打破了傳統(tǒng)的學習模式,轉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
選題階段如此,活動實施過程、中期交流、成果展示階段也可以用思維導圖來展開。當然,教師應充分意識到,思維導圖作為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思維方式的一種呈現(xiàn)載體,其系統(tǒng)的思維方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在漫長的實踐、體驗過程中,通過有梯度、有層次的主題活動不斷提供思維導圖的應用機會,讓思維導圖更好地為綜合實踐活動服務,使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綻放思維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