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威娜
(撫順市衛(wèi)生學校 遼寧撫順 113000)
隨著如今信息化時代的前進,越來越多的學生出現(xiàn)了生理發(fā)育與心理發(fā)育不平衡的情況,這種情況往往導致學生的早熟、較強的反心理、習慣性懶散以及過度的溺愛自己等,這些情況在中職生中出現(xiàn)的比率往往更大,于是對于班主任來說,中職教育的責任更重,教育過程也更艱難。情感教育旨在將學生的內心打開,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世界的善意美好以及老師和家長的良苦用心,讓學生從內在更樂意接受教育,從根本上改變過度自我溺愛的情況。對于中職班主任來說,情感教育更是管理學生的一大“法寶”。[1]
學生之所以會產(chǎn)生較強的反心理其根本原因就是由于溝通少而造成的誤解。當中職生認為教師和家長在逼迫自己或者由于誤解而對學習產(chǎn)生厭倦心理時,就會大大降低學生學習的內心動力,從根本上降低學習效率。所以,在中職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教育管理的時候,首先就要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溝通橋梁,教師應該通過細心的觀察來了解每個學生的內心想法與個性,明白每個學生的愛好和性格特征,才能在溝通與教育中依據(jù)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對于學習差不服管的學生更應該給予鼓勵性關注,不應該采取忽略任其發(fā)展的態(tài)度。另外,在溝通中還應該營造一個良好的溝通氛圍,緊張壓迫的氛圍只會讓學生更加隱藏自己內心的想法,比如教師可以跟學生在學生寢室進行交流,或者與學生在放學路上進行交流等等。[2]
中職生的學科成績往往是不盡人意的,教師在對于學生的評價或者態(tài)度上不應該僅僅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來做標準。中職生往往因為情感的閉塞通常都會對他人的態(tài)度產(chǎn)生極強的內心反應,敏感性強,所以在對于學生的態(tài)度與對待上做到一視同仁。教育過程是一個具有反復性的過程,學生不可能因為老師的幾句話就變得十分優(yōu)秀,在這個過程中,老師不應該斤斤計較學生的出爾反爾或者一時的貪玩,應該更加寬容的看待學生的過錯,采用鼓勵教育或者談心的方法,讓學生產(chǎn)生對自我的反省,在沒有產(chǎn)生反心理的同時理解老師的用心。另一方面,老師還要去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的優(yōu)點,投其所好的進行交談,讓每個學生的特長與有點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進而加深與教師的情感,增加學生學習和改變自身的動力。
教師的行為對于學生來說影響是十分巨大的,教師在課堂課下的一舉一動都會在學生的眼中被解讀,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所以在情感教育過程中還應該注意自身的行為是否符合自己的職業(yè)標準。比如教師要求學生讀某本書,首先就要自己閱讀;教師要求學生勞動,首先就要安排好工作并且主動參與進去;要想學生不出爾反爾,老師就要做到對學生說出的話要言而有信。教育活動因為教師的參與往往會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動力與榜樣力量,讓學生不由自主地進行模仿與學習,從而更好的發(fā)展自己。
班級管理是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努力的,如果學生不配合就會大大降低管理的效果。所以教師在對班級進行管理的時候,首先要汲取每個學生對于管理的意見與方法,可以采用匿名寫紙條的方式,將每個學生的想法收集起來,并且再匿名公布讓學生匿名投票,這樣的匿名狀態(tài)可以讓學生更敢于表達自己內心的真正想法,對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有的重大的推動作用。另外,在班級的相關管理制度要獎罰分明,一視同仁,不能因為某個學生學習好一點或教師對其主觀印象好就多獎勵;有獎勵就要有懲罰,對于懲罰要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界限,不要讓學生找到管理的漏洞,還可以讓學生自我補充管理條例,這樣可以更方便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
情感教育在整個中職教學過程中,在整個中職班主任管理班級的過程中都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對于本身敏感的中職生,情感教育無疑是打開其內心的一把鑰匙,如果采用單純的管理方式或者教學方式,效率低的同時還容易增加師生矛盾,不利于教學的進行。當學生通過情感教育真正把自己的內心釋放出來,減輕自己內心壓力,從而減少反心理的產(chǎn)生以及對教師和家長的誤會,這樣學生就會從內心更愿意去了解教師,更愿意去學習,還可以再一定程度上增加對自己的管理控制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