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 勇
(五常市長山中心學校 黑龍江五常 150200)
隨著國家對教育的高度重視以及城鄉(xiāng)教育的快速發(fā)展,我國的數(shù)學教育有了明顯提高,包括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教學成果等方面。但這也引起了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在注重全國數(shù)學整體教育發(fā)展的同時,忽略了對農村數(shù)學教育的關注。因為隨著城鄉(xiāng)二元結構的發(fā)展,也拉開了城鄉(xiāng)的差距,不僅表現(xiàn)在經濟上的差距,更有教育的差距。城市學生能夠體驗到我國教育發(fā)展的成果,但農村孩子依舊停留在上個世紀的教育模式,老師教,學生學的模式。這對農村學生的學習起到了一定的阻礙作用,也不利于農村學生的長遠發(fā)展。現(xiàn)就農村小學數(shù)學的教育現(xiàn)狀進行分析并提出幾點培養(yǎng)模式。
課本確實是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載體,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離不開課本,課本中的內容能夠循序漸進的傳達要學習的內容。但隨著現(xiàn)在教育的發(fā)展,我國教育也變成開放式,功能式教育,以學生的動手能力為主。許多發(fā)達地區(qū)的數(shù)學學習開始以實踐為主,能過動手能力讓學生自行領會書本上的知識,這對培養(yǎng)學生思考能力,鍛煉動手能力,培育自主性學習能力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也是值得提倡的教學模式。但在農村教學中,卻多以單調的書本為載體進行教學,教師還沒有更好的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性的教學,因此,學生學的多是概念性的知識,通過概念進行做題,可見,學生并未能真正領略到知識的實質性。小學生的思維是開放性的,這個年齡的孩子正適合通過動手能力,開發(fā)思維的方式來引導其更好地學習。也應該帶領學生觀看一些實踐性的視頻,讓學生在觀看中自己領會知識,學生會潛移默化地將其運用到做題中,這會深化其對知識的理解,也激發(fā)了其思維。
由于數(shù)學 知識是一個體系,并不是零散的結構,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時自身能掌握一個體系,并通過一定的教學策略將其循序漸進地傳遞給學生。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常都會片面的,分散地傳遞知識,這就導致形成在學生頭腦中的知識是分散的,并未成一個知識體系。在教學過程中,僅通過概念性學習是不夠的,書面意思并不能完整地體現(xiàn)知識的內存聯(lián)系。因此,這種概念性學習雖然會幫助學生在短期內做對題,但頭腦中沒有完整的知識體系,也未能充分發(fā)揮其思維能力,就會導致在遇到靈活的習題時沒有思路,不能將理論完全應用到實踐中。
平時我們都會被引導,教學中應講練結合,但這種模式是遠遠不夠的,也是沒有根基的。講與練都是口頭性的教,依舊是教學模式,教會學生的終極目的變成了做題。因為小學階段的兒童,思維正處于活躍期,他希望也有能力接受新鮮的教學模式,而不是像機器一樣進行做題。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注重實踐,在講授知識中的新課時,并不是概念教學。而是要將知識變成一個實踐的模式。例如,我們在教學生平行四邊形面積時,并不能簡單地給學生量出底和高的長度,告訴其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底乘以高。而是應該讓學生拼圖形的方式,讓學生自己探究能怎樣拼出平行四邊行,又怎樣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其他圖形,自行推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在讓學生自己探究時,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分組討論,分組總結,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也能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快樂學習。教師只有在教學中能先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探究,才能以實踐的形式傳達出教學內容,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小學課程標準中提到: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確,教師應把課堂還給學生,扮演好自己主導的角色,而非主體。這就意識著課堂中,教師應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并不是以教師的講為主,而是讓整體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生自主探究與學習。教師進行引導。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只有自身參與其中,才能真正融入到所學知識中并能深刻理解所學,而教師的角色是,當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中,出現(xiàn)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教師對其進行適時的引導,而非直接告訴答案。
在農村教育中,留守兒童居多,學生的家中也沒有先進的學習手段引導其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探究學習,這個時候需要老師發(fā)揮作用。教師也責任也有義務讓學生感受到前沿教育。因此,教師可以通過一些途徑,例如外出培訓,或電腦載體中所見到的新鮮的學習方法,講給學生,讓學生適當?shù)耐貙捬劢?,也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我們國家目前需要的是實踐型人才,這就要求教師要切實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例如,現(xiàn)在魔方的教育很提倡,這會激發(fā)學生的思維,魔方中也潛在地藏著數(shù)學知識,教師就可以在班級適當?shù)嘏e行魔方比賽,讓學生在學習之余,感受下玩的快樂,而這種玩卻潛移默化中鍛煉了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F(xiàn)在我校也進行思維模式導圖訓練,讓學生學到的不是分散的知識點,而是一個知識體系和框架,通過鍛煉學生繪畫思維導圖,教師可以看出學生思維里蘊含的知識框架,進而進行有針對性地訓練。思維導圖的訓練對教師有針對性地教,與學生有體系地學習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對農村小學學生的教育是個長期的過程,我們需要進行長期的探索,秉呈著對學生我的愛,秉呈著“做一名有尊嚴的教師”這一理念下,我會在這條路上繼續(xù)探索,用真誠育人的決心,用教好每一個孩子的宗旨來為農村小學數(shù)學教育盡自己的力量。學無止境,對于教師也同樣適用,我會看更多的書,想更多的辦法,讓孩子體驗到更先進的教學模式。雖然城鄉(xiāng)二元的發(fā)展,讓經濟逐漸一體化,但作為教師,不會讓教育的發(fā)展由此落下。盡管個人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每一個農村教師都能秉持著讓農村教育與時俱進的理念,農村的教育也一定會取得矚目的成績。教師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走出農村,去更遠的未來,這對我來講,不僅是一份動力,更是一種責任,前方的教育路途還很遙遠,但為了孩子我不會終止努力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