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江門市陳白沙小學(529000)
黃春麗
什么是高效課堂?有人給予這樣的詮釋:引發(fā)學生興趣的課堂是高效課堂,促使師生、生生多維互動的課堂是高效課堂,促進學生積極思維的課堂是高效課堂,關注全人教育的課堂是高效課堂。從這里可以看出,高效課堂是學生身心獲得享受的課堂,是給學生構建知識和能力寶塔的課堂。
由于學生間存在個體差異,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因材施教,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例如,“乘法的初步認識”一課,教師分兩步進行教學。
第一步,用加減法解決游樂場中的數(shù)學問題。
生1:我用2+4=6(人)求出有多少個小朋友在跳繩。
師:你是怎么想的?
生1:因為跳繩的小朋友中有2個男生和4個女生。
師:就這個問題,有不同的列式嗎?
生2:3+3=6(人)。
師:你是怎么想的?
生2:因為有兩組小朋友在跳繩,每組有3人,所以列式為3+3=6(人)。
……
第二步,探究、理解乘法的意義。
師:我們班同學的座位是安排幾人一桌?
生:兩人一桌。
根據(jù)防滲墻施工條件,為盡量減少防滲墻接頭,提高施工工效,根據(jù)擬采用抓斗的最大開斗寬度,槽段劃分擬采用Ⅰ期槽孔中心距長均為8.0 m,Ⅱ期槽孔中心距為7.6 m,用抓斗成槽。
師:請用連加法算一算我們班共有多少個同學。(生計算)
生3:這樣算真麻煩,加著加著就忘了。
生4:我寫了三行,真費本子。
師:其實,有更簡單的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你們想知道嗎?
……
上述教學,教師從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出發(f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并通過現(xiàn)實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學生深入探究、理解乘法的意義。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追求真理的源泉。因此,數(shù)學課堂中,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興趣盎然地進行學習。例如,教學“約數(shù)和倍數(shù)”一課時。
師:以3×4=12為例,3、4和12這三個數(shù)之間的關系為12是3的倍數(shù),12也是4的倍數(shù),3和4都是12的因素。(讓學生繼續(xù)說出其他算式中三個數(shù)之間的關系)
師:你覺得哪個算式說起來有些拗口?
生1:12是12的倍數(shù),12是1的倍數(shù),1和12都是12的因數(shù)。
生2:我發(fā)現(xiàn)12是12的倍數(shù),12也是12的因數(shù)。
生3:我發(fā)現(xiàn)一個數(shù)既是它本身的倍數(shù),又是它本身的因數(shù)。
師:在一個乘法算式里,我們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生4:在一個乘法算式里,積是兩個因數(shù)的倍數(shù)。
……
上述教學,對于五年級學生來說,完成12個正方形的拼擺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也是學生樂于完成的事情,同時表格的填寫使學生經(jīng)歷了知識探究的過程。另外,“描述一個乘法算式中三個數(shù)之間的關系”也是學生樂于參與的活動,使學生認識到“一個數(shù)既是它本身的倍數(shù),也是它本身的因數(shù)”,而且教師通過問題,把學生對倍數(shù)與因數(shù)的關系由機械模仿引向理性思考。
如果說密碼“0”是以學生的學習認知為教學的起始點,密碼“1”是以學生的學習心理為教學的基本原則,那么具有邏輯性和層次性的教學活動則是構建高效課堂的保證。教學活動包括活動內(nèi)容、活動設計意圖、活動組織和實施以及時間分配等方面,所以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應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和層次性,突出教學重、難點。例如,教學人教版四年級“四邊形的認識”時,我設計以下的教學活動:(1)展示圖形,從外觀觀察四邊形;(2)閱讀課本,從法理理解四邊形;(3)分類圖形,從邊長探究四邊形;(4)畫四邊形,從內(nèi)在分析四邊形;(5)建集合圈,以線段聯(lián)結四邊形;(6)拼剪圖形,從內(nèi)角認識四邊形。這樣設計教學活動,從學生的心理活動出發(fā),由淺入深,層層推進,引導學生由表及里認識四邊形的特征,使學生學會分類歸納的思想方法。
德國浪漫主義作家讓·保羅說過:“教育的任務更多涉及溫度的問題,而不是播種?!敝灰覀兘處熌苷业介_啟學生天賦的密碼,總有一天,他們會回饋驚喜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