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艷
(廣東省惠州市第八中學,廣東 惠州)
初中階段的數學知識較其他學科要更為抽象、枯燥,對于內地西藏班的藏族學生而言,數學學習遠遠沒有語文、美術等學科那樣生動,富有趣味。因此,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必須提升自身的職業(yè)素養(yǎng),采用生活化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幫助藏族的學生學會數學學習的技巧,提高他們的數學成績,從而發(fā)展他們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這也是內地西藏班數學教學的改革趨向和改進路徑。接下來,本文就對此進行詳細的分析。
內地西藏班教學屬于跨文化管理,在教授藏族學生數學知識時,教師必須教態(tài)得體大方,語言清晰流暢,還要利用肢體語言輔助表達,使自己的講解更富感染力。因此,教師必須提升自身的職業(yè)素養(yǎng),豐富自身的文化內涵,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將課堂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為西藏班的藏族學生創(chuàng)建出和諧、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構建出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
對于內地西藏班的藏族學生而言,數學知識過于抽象和枯燥,學習數學知識遠遠沒有語文、美術等學科那樣生動、形象、富有趣味性,因此,他們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數學成績普遍不好。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必須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根據數學教材上的內容,結合藏族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使得教學的內容更加生動、有趣,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同時還能使教學的過程更加活潑、新穎,提高師生教與學的效率。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4節(jié)《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的內容時,在講解例題向學生示范套用公式的解法時,我就選擇了他們比較熟悉的生活實例:在運動會前,要制作一批彩旗,由一個人做需要40小時才能完成,現(xiàn)計劃由一部分人先做4小時,然后再增加2人,制作效率相同的情況下,又經過8小時完成彩旗的制作,問:應具體安排幾個同學制作?
當前新課標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而且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也表明,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是一個創(chuàng)設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能激發(fā)出學生的求知欲,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積極鼓勵并引導藏族學生自主探究問題,讓他們在探究的過程中體會成功的快樂,從而增強他們的求知欲與自信心,進而發(fā)展他們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4節(jié)《平移》的內容時,我在上完第一節(jié)課時后,就積極鼓勵并引導學生自己仔細觀察生活中的平移現(xiàn)象,探索相應的數學問題,總結平移的規(guī)律,然后在第二天的課堂上表達出來。
像這樣合理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并積極探究,尋找數學規(guī)律,能加深藏族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程度,對于構建高效課堂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新課標要求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積極拓展學用空間。而合作學習作為新課標重要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在實際的學習中十分有效。在內地西藏班的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這樣能幫助藏族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下冊第十單元《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中第1節(jié)《統(tǒng)計調查》的內容時,在結束第一課時的講解后,我就鼓勵學生在放學后深入城市的角落,調查漢字的錯誤使用情況,讓每個同學都跑完全城去調查統(tǒng)計顯然無法實現(xiàn),這就要求學生必須進行合作,于是我將學生分成幾個合作小組,劃分片區(qū)分別調查統(tǒng)計,然后以交流評比的方式進行評價,這種方式極大激發(fā)了學生之間的合作與競爭意識,十分漂亮地完成了教與學的目標。
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內地西藏班數學教學必須考慮到藏族學生的特殊性,這就使得教師必須提升自身的職業(yè)素養(yǎng),在開展教學教學活動時,為藏族學生構建一個開放的、多元的、具有趣味性且符合素質教育理念要求的數學教育體系,使數學教學能夠面向藏族學生,充分彰顯他們的主體性,逐步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數學思想,從而發(fā)展他們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推動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