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市桃山林業(yè)局第一小學校 黑龍江伊春 152514)
“聽課評課”是學校教學研究的一種重要活動,是提升教師教學質量的一座成長階梯。教師之間通過聽課、評課活動,相互交流,取長補短,改進教學,自我反思,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能力。筆者認為會聽課評課是教師必備的一項基本功。
新課程的實施,對聽課評課更是提出了新的要求,陳舊落后的聽課評課模式再也無法適應新課程的需要。在新課程理念下,建立符合新課程的要求、促進學生成長和教師發(fā)展、教學改革和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聽課評課新模式,是新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
1.不僅要關注教師的教,更要關注學生的學:
(1)對于教師的教,聽課時重點應該關注的是:
① 課堂的教學目標(學哪些?學到什么程度?情感如何?)。目標在何時采用何種方式呈現(xiàn);
② 新課如何導入,導入時引導學生參與哪些活動;
③ 創(chuàng)設怎樣的教學情境?采用哪些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④ 設計了哪些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哪些方面的技能?達到什么地步?滲透哪些情感價值觀教育?
⑤ 知識的系統(tǒng)化、復習鞏固和提高的內容、方法。
⑥ 課堂教學氛圍如何。
(2)對于學生的學習活動,聽課時應該關注:
① 學生是否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有怎樣的情緒反應?是否樂于參與思考、討論、爭辯、動手操作?
② 學生是否經常積極主動地提出問題?
③ 學生的學習效果如何?
2.聽課者應是教學活動的考察、研究者,而不是旁觀者。聽課者要有“備”而聽、注意觀察、思考授課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從學生視角考察、研究學習活動及其效果。
1.首先要明確對一節(jié)好課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評課的標準。以下所說的一節(jié)好課的七點要求,既是聽課人應注意聽、看的七個方面,也是教師自評和聽課人評議時的七條標準。
(1)教學目標全面,適度,明確,具體、便于檢測
(2)教學效果好
一節(jié)課上得好不好,最主要的標志就是看教學效果如何,看學生學會了多少東西,看預定的教學目標是否基本實現(xiàn)了。通過教學要使不同水平的全體學生(至少是絕大部分學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在知識、能力、思想方面有提高、有收獲,課堂吸收率高,基本上達到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這就是教學的效果好。
(3)教師對教材的講解正確,保證教學的科學性和思想性
小學教師教給學生的知識必須是正確的,不允許有任何錯誤。如果教師的講解不正確,使學生形成了錯誤的概念,那么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效果只能取負值,是很糟糕的。
教師講課中出現(xiàn)錯誤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個原因是業(yè)務水平低,有的教師把字音讀錯了、把字寫錯了、把詞義或概念解釋錯了,自己還以為是對的。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辦法,就是刻苦學習,努力提高業(yè)務水平。第二個原因就是對課堂教學的嚴肅性認識不足,備課不細致、不夠認真。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提高責任心,認真?zhèn)湔n。把備課和業(yè)務進修結合起來,是許多優(yōu)秀教師提高教學質量的一條成功經驗。
對于語文、品德與社會、音樂、美術等學科來說,還應該保證教學具有高度的思想性,教師應深入領會教材的思想內涵,并以飽滿的激情進行講解,使學生受到先進的思想教育和高尚情操的陶冶。
(4)教師對教材的組織,層次清楚、重點突出
教師在教學中能夠注意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先講解和訓練什么,后講解和訓練什么,層次井然,邏輯順序嚴密。
一節(jié)課要教給學生的知識和要訓練的項目很多,但其中必有重點,教材的組織和選擇都要首先抓住教學重點,圍繞重點(包括舉例、選配的習題和練習),以點帶面。而不是平鋪直敘。這樣,才能使學生掌握教材的主要精神實質。
(5)教學過程(步驟、結構)的設計好
教學過程的設計要做到兩個有利。第一,有利于學生既掌握知識和技能,又發(fā)展了智力和學習能力;有利于調動上、中、下三類學習水平的學生都積極主動地爭取達到教學目標。這就要求教師根據(jù)教學目標綜合選用合適的教學模式和師生的組合形式。
(6)教學方法多樣、有實效
教師應能根據(jù)教學目標綜合地選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要適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既要多能,又要講實效。要重視現(xiàn)代化多媒體的使用。
(7)時間分配合理,課堂效率高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要保證有比較充裕的時間進行教學,而且要安排在一節(jié)課內的最佳時間。講和練的時間比例要合適,要保證學生有練習的時間。一節(jié)課的教學分量要適中,不要太重,也不要太輕。一定不要拖堂,拖堂既影響學生休息,也影響下節(jié)課的正常進行。
當然,人們還可以對一節(jié)好課提出許多條要求,但筆者認為基本的就是以上幾條,其中最根本的是第2條:教學效果好。
2.要突出教師教學思想的提高和教學策略的探索。不論是自評,還是聽課人評議,評課的根本目的在于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質量。要用教師在教學中某方面的成功或失誤的具體事例來幫助教師領會先進的教學思想、教學原則、教學策略,這些東西具有遷移作用,對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聽課人評議一節(jié)課,應以平等的態(tài)度和教師共同探討。因為聽課人只聽了一節(jié)課,并不知道教師上一節(jié)課已經教了什么,下一節(jié)課準備教什么,學生的動機水平、認知水平如何,這些都是決定這節(jié)課應該教什么和怎樣教的一些因素。而且教學方法的選取應綜合多種因素來決定,加上實現(xiàn)同一教學目標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這就更需要聽課人和教師共同探討,達到幫助教師肯定成績、知道不足、明確努力方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