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云陽縣水口鎮(zhèn)水口小學 重慶云陽 404500)
新一輪新課程改革研究以來,我校從領導到教師思想上高度重視,理念上切實轉(zhuǎn)變,行動上深入研究,作風上求真務實。結合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實際,采取扎實有效的措施,努力深化課堂教學研究,積極打造高效課堂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xiàn)將我們的思考與做法總結如下:
新課程非常注重情境教學,如數(shù)學每一章節(jié)都有一個主題情境圖,每一個新知識點也配有情境圖,但現(xiàn)在很多教師沒有充分認識情境的內(nèi)涵,更沒有熟練掌握創(chuàng)設情境的基本方法,導致教學實踐中出現(xiàn)了嚴重的偏差。
課堂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教師提出問題后,宣布小組合作學習開始,前排學生“唰”地回頭,滿教室都是嗡嗡的聲音,六人小組里,每個人都在張嘴,誰也聽不清誰在說什么,沒有起到合作的目的。
現(xiàn)在的課堂往往喜歡追求熱鬧,一個問題出來后,往往是讓學生討論,什么互動式教學模式、合作學習模式等等。這些教學模式固然重要,把它用好了,并沒有錯,但我個人認為課堂教學不光是要讓學生表面上動起來,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腦動,要給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獨立思考,這時候,就需要一個寧靜的教學環(huán)境。
(1)新課程標準的學習。分教研組利用每周教研會的時間,集中學習(2011版)語文、數(shù)學、音樂、體育等新課程標準。通過課標的學習,大部分老師知道了“為什么要這樣教”的問題。
(2)新教材解讀培訓。我們主要是集中學習新教材解讀。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分年級進行解讀,讓教師明白每個年級的知識重難點、前后聯(lián)系、該采取何種手段達成教學目標等等,解決了教師在課堂上的兩大難點,一是“教什么?”,二是“怎樣教?”。
(3)外出觀摩學習。近年來,我校共派出多人次到縣內(nèi)外學習,特別是在去年12月,學校部分領導和教師到開縣漢豐五校觀摩校園文化建設和新課程改革研討會,很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第一步:確立我校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的校本課題。在去年下期,我們提出了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的校本研究,主題是“親和課堂五步式教學模式”:激趣導入—自主探究—小組交流—展示提升——拓展應用。課題提出來后,然后分教研組學習討論這種教學模式操作方法,讓廣大教師建立理論基礎和思維模式。
第二步:實踐運用階段。我們要求教師在隨堂課和常規(guī)教研課中充分應用“五步教學模式”,并針對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自我反思,大家互相切磋,共同提高。
第三步:鞏固深化階段。我們通過組織中青年教師賽課活動,分四個教研組進行,歷時5周,共24名教師參賽。本次活動有以下幾個亮點:一是參賽教師都相當重視此次賽課活動,精心設計教案。二是大部分教師(除室外課)都使用了現(xiàn)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三是在整個賽課活動中,充分展示了教師們的教學風格和特色。
(1)鑒于部分教師教研熱情不高,個別教研組教研氛圍不濃的情況,新出臺了《教研工作考核細則》。在制度中,將教師上公開課、賽課、論文評選、課題研究等納入考核,并與教師績效考核和評職晉升考核掛鉤,用制度進一步調(diào)動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
(2)推門聽課,落實常規(guī)課堂流程的管理。
(1)營造書香氛圍。做任何事情環(huán)境和氛圍是很重要的。一進校門讓學生看到“今天你讀書了嗎”、“生活因閱讀而充實,生命因閱讀而精彩”、“讀圣賢書,立君子品,做有德人”、“讀書要心到、眼到、口到、手到”,校園的板報、櫥窗、橫幅,到處要充滿濃濃的書香氛圍。
(2)課堂引領閱讀。通過課堂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培養(yǎng)閱讀的技能,激發(fā)閱讀的興趣,進而推動課外閱讀,使閱讀成為習慣。
(3)推行經(jīng)典誦讀。通過經(jīng)典誦讀活動讓學生感受祖國語言的博大精深,了解中華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潛移默化地陶冶性情,開啟其智慧,使經(jīng)典誦讀為孩子的一生提供營養(yǎng)。
(4)建立班級圖書角。發(fā)動每位學生開展“獻一本看百本”活動,并借此活動,豐富班級圖書角。舉行“好書伴我成長”推薦活動,以表格的形式介紹讀過的書,展出優(yōu)秀書目。
(5)舉辦校園閱讀節(jié)。以“校園閱讀節(jié)”活動為載體可以激發(fā)師生的讀書熱情。我校把每年9月份定為“校園閱讀節(jié)”,倡導師生每天快樂閱讀20分。
(1)特色興趣小組。乒乓球、籃球、美術、書畫、科技、電腦、音樂等。
(2)校運動會。春季球類運動會、秋季田徑運動會。
(3)校園藝術節(jié)。每年6月份進行。
(4)學科活動。書法比賽、美術創(chuàng)作展覽、作文比賽、棋類比賽、科技制作比賽等。
1.教育觀念需要從根本上轉(zhuǎn)變。
2.從教師環(huán)節(jié)看,有的素質(zhì)不高觀念陳舊,思維混飩,目的不明。對課改好在哪里,要達到什么目的似是而非,不能適應課改需要。
3.從教材內(nèi)容看,新教材確實為學生的發(fā)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內(nèi)容廣泛且相當靈活。但除了教學參考書外,其它相關的參考書籍較少,教師補充課程資料的難度較大,教具也相對要少。
1.面對新課改,我們急需引領。給一線教師最具體和直接的指導,以加快我們教改工作的進程。
2.農(nóng)村小學師資力量嚴重潰乏,且年齡偏大,迫切需要教師中的新生力量補充進來,希望能有年輕優(yōu)秀的教師的加入。
以上僅是我校實施新課程改革幾年以來,在實踐工作中的一些認識、做法、體會和希望。難免會有粗淺和狹隘之處,望同仁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