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娜
(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第二中學,安徽 馬鞍山)
常言道:“智育不行是次品,體育不行是廢品,德育不行是危險品?!庇纱?,在組織體育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切不可只將體育這一項內容落實到教學實踐之中,還要將德育滲透其中,使學生在身體素質得以提升的同時,其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也有所提升。那么,如何將德育滲透到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活動之中呢?
在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活動開展中,不少教師常常會忘記自己原是教育家,而教育家本身就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尤其是在高中階段,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且其充沛的精力使得他們需要大量的運動來發(fā)泄,在緩解心理壓力的基礎上,促進其身體素質的提高。心理壓力的緩解除了學生的運動之外,還需要教師的心理指導,即借助思想健康教育,將有利于學生健康發(fā)展的極具人文價值的內容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要想實現(xiàn)這一點,則需要教師轉變傳統(tǒng)體育教學中體育為先的觀念,將德育融入其中,實現(xiàn)德、智、體、美等的全面發(fā)展。
既然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倡導在體育與健康教學活動開展中,將德育滲透其中,那么,我們就需要采取多樣的方式,將德育滲透到體育與健康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以此實現(xiàn)德育價值。
體育與健康教學活動的開展離不開體育器械的支持。在傳統(tǒng)的體育與健康教學活動開展中,一般都是由教師向學生提供體育器材、指明活動場所,在教學結束時再由教師將器材收回。如此情況下,學生沒有提供、收拾器材的意識,沒有為他人服務的意識,這是與德育教學相違背的。針對這一情況,我在學生入學之初,就會給予學生收集、整理、回收器材的機會,使其在勞動中樹立集體主義意識。比如,在上課之前,以小組形式組織學生到器材室收集、整理器材,在搬運的過程中,不允許拖、拉器材,造成器材損壞現(xiàn)象,如此在為集體服務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愛護公物的意識;在整理訓練場地的時候,由學生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自主地布置場地,做到井井有條,借此培養(yǎng)學生有條不紊的工作作風。在學生自主地完成課前準備工作之后,我會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展中對其工作情況給予點評,其中以表揚為主,使每一學生都能在教師的賞識中看到自己的優(yōu)缺點,揚長避短,提高其學習與工作能力。
在教學活動開展中,我一般會立足教材,根據(jù)教材內容選擇和使用適宜的教學方法來滲透德育。
(1)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體育與健康教學活動的開展一般是由兩部分構成的,即理論與實踐。在組織理論教學活動的時候,我一般會結合教材內容,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呈現(xiàn)與所要講授的體育項目、技能等有關的奧運健兒的比賽情況。學生在對奧運健兒的運動技能進行觀看的時候,不僅可以直觀、生動地了解到每一動作的操練方法、技巧,還可以被奧運健兒為了做好每一動作所付出的努力所感染,被其突破重重困難為國爭光的精神所感染,從而樹立起愛國主義精神。
(2)滲透民族自豪感教育
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v觀我們所使用的體育與健康教材,縱觀我們所開展的體育鍛煉項目,無一不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這些文化的背后是精神的象征。比如,我在組織武術教學活動的時候,在理論教學活動開展中,會向學生講述與武術有關的小故事,諸如“岳飛精忠報國”“霍元甲痛擊洋人”等。生動有趣的小故事,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還可以使其在民族英雄的感召下,對我們中華民族產生深切的自豪感,樹立愛國主義精神。除此之外,在開展武術教學實踐活動的時候,我還會對學生進行“習武以德為先”教育,使其在武術學習過程中樹立起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
(3)滲透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
就我所執(zhí)教的班級來說,大部分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在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下,對困難、吃苦有著畏懼心理。而田徑項目的訓練,需要學生具備吃苦耐勞的精神,這就為德育滲透提供了支撐。我在組織耐力跑這一訓練活動的時候,除了對學生進行跑的技能、呼吸調節(jié)等訓練之外,還會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在他們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鼓勵他們發(fā)揮自身最大的身體極限來堅持訓練,不能因為累、苦就輕易地放棄。如此,在教師的鼓勵下,不少學生都可以堅持跑到終點。如此,頑強拼搏的品質自然而然地滲透到了體育與健康教學活動之中。
除了以上所提及的方法之外,我在組織球類、競賽等活動的時候,還會將集體主義及各種精神滲透其中。總之,在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要立足本課程的特點,將德育滲透其中,使學生在掌握基本體育鍛煉技能的基礎上,樹立起高尚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