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艷玲
(河北省滄州市東光縣第二中學,河北 滄州)
在一些家長和學生的觀念中,生物學就是一門副科、非中考科目,遠不及語文、數學、英語重要,學不好關系不大。在這種情形下,初中生物學教學首先面臨著很大的挑戰(zhàn)。對我們初中生物學教師來說,怎樣做才能使它在學生的學習中留有一席之地,是值得思考總結的問題。為了讓學生充分了解認識生物學這門課程,教師努力的方向就是讓學生愛上這門學科,愛學這門課程。通過十幾年來的教學實踐,我深深感到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認為其途徑是多方面的,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要提高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首先應闡明生物課的重要性,學生的第一堂生物課,我不是講授新課,而是讓學生知道:“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的科學,而人類又是生命科學研究中的一個中心內容,生物學既研究人自身的構造和生理機制,又研究人和整個生物圈的相互關系。生物學作為應用性很強的基礎科學,它與當今社會的許多世界性的重大問題,如環(huán)境污染、人口膨脹、自然資源匱乏、糧食不足、能源短缺等都密切相關。學習這門功課對我們將來走向社會、就業(yè)都有很大的幫助?!边@樣就會激發(fā)一部分學生對生物學的學習由被動變主動,對提高生物學教學質量是非常重要的。
我認為新課的導入,是課堂教學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例如,在教學“生物的變異”時,伴隨著上課鈴后,按慣例班長喊“起立”,全體學生整齊站起。我面帶微笑地說:“不要坐下,我們來完成一個活動?!睂W生聽后立即產生了興趣,并興奮起來。我說:“和班長一樣是雙眼皮的同學站著,單眼皮的同學請坐。”話音一落,一部分學生坐了下來?!鞍嚅L有耳垂,無耳垂的請坐”……大家嘩然,只有班長一人站著。我因勢利導:“為什么站著的人越來越少,只剩班長一人呢?”學生積極思考并踴躍發(fā)言。通過有興趣的話題導入,學生課堂上就會積極配合,這樣教學效果不言而喻。
教學方法有很多種,如演示法、實驗法,這都是在學習生物學時常用的方法,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好方法。例如,在教學《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和影響》時,為了讓學生知道每種生物都有與其生活環(huán)境相適應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活方式,認識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具有普遍性,我利用了演示教學法,首先出示仙人掌、魚、北極熊、駱駝的圖片,然后讓學生說一說它們的家在哪里?這樣通過小游戲“為生物找個家”,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又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實驗操作易激發(fā)興趣,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教學“探究葉綠素的形成是否與光有關”這一內容前幾天,我就布置學生選擇家中的一株植物,把植物上的一片葉子用黑紙遮擋起來,幾天后,打開黑紙觀察葉子的顏色,與其他葉子顏色做對比,并思考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讓學生在本節(jié)課前自己完成實驗,以此來訓練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實驗完成后,教師根據一些現象及操作程序提出疑問讓學生進行分析回答,以此來培養(yǎng)他們的思考能力及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又如,在教學“細胞的結構”這部分內容時,首先我利用了課上的演示實驗,讓學生直觀認識到細胞的結構,然后又進行了學生實驗“制作和觀察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讓學生看到了真正的細胞。最后我還布置了課外作業(yè),每人回家利用家里的廢舊物品制作一個細胞模型。在整個細胞結構的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利用了實驗教學,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使其最大限度地動手、動口和動腦,主動地參與到實驗活動中來。
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駕馭課堂能力的強弱,教師的知識水平都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哪怕是表達同樣的意思,如果運用不同的詞語、不同的語氣或是語調,甚至于不同的表情,其效果也往往大相徑庭。因此,提升教師自身素養(yǎng),展現教師的人格魅力,是吸引學生學習生物學的必要條件之一。
生物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很多知識都來源于生活,我們要抓住這個學科特點,教學中我們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真正領悟到學習生物科學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