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冉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揚子中學,江蘇 南京)
《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自頒布以來,在當下受到教學工作者的重視,成為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準繩,明確了中國學生培養(yǎng)與發(fā)展的方向,也使教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目標更明確化,同時它是落實立德樹人任務的重要舉措。
英語教學是一種語言教學,語言重在聽、說、讀、寫,其中英語閱讀是英語教學中的重中之重,以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目標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不僅僅能提高高中生的閱讀質量,還能提升高中生的核心素養(yǎng)。
近年來,“核心素養(yǎng)”在教育領域內所受到的關注度不斷上漲,該詞在2014年由教育部首次提出。對于“核心素養(yǎng)”一詞的理解各個國家都不完全相同,綜合來看,“核心素養(yǎng)”以“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為核心,它強調教育應當培養(yǎng)學生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關鍵品質和能力?!昂诵乃仞B(yǎng)”的培養(yǎng)包括三個主要的內容,分別是社會參與、自主發(fā)展和文化基礎,現代教育應當培養(yǎng)出大膽創(chuàng)新、敢于承擔責任、會學習會生活以及具備科學精神和人文底蘊的綜合型人才。
高中英語閱讀文章篇幅較長,難度加大,深度加深,巧妙地設問可以有效引導學生深入思考閱讀的內容,理清閱讀文章的內在邏輯關系,幫助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探究欲望。例如在閱讀譯林牛津版高中英語教材Unit 1 Laughter is good for you一文時,英語教師可以在閱讀之前給學生提一個問題:“Everybody likes smiling.But why do we smile?”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文章,學生的閱讀更有目的性,一邊閱讀一邊思考問題,學生會自覺地勾畫重點、疑問點、段落主旨句等,最終得出自己的判斷,有的學生回答“Smiling makes us attractive.”有的學生則回答:“Smiling is good for us.”該篇文章從各個方面介紹了“微笑對我們有益”,教師的提問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好奇“究竟微笑為什么對人有益”,在教師問題指引下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當學生看到課文提出的一條又一條“微笑的好處”,學生仿佛拿到了鑰匙打開了百寶箱,而這個鑰匙就是英語教師巧妙的設問。而最終學生對問題的回答也進一步鍛煉了學生的思維?;卮稹癝miling is good for us.”的學生直接以總結性的語言概括了課文的全部內容,準確地回答了教師的問題,學生歸納英語文章和分析文章結構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高中英語閱讀內容豐富多彩,許多文章都反應了各國不同的文化色彩、民族特色,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閱讀教學要求英語教師注意挖掘閱讀材料,通過多種形式來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對枯燥的閱讀內容有一個直觀的認知。例如在Unit 3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的閱讀學習過程中,英語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上臺來展示一下各種各樣打招呼的方式再讓學生進行閱讀。英語閱讀的文字往往帶有豐富的感情,文字是人們表達思想感情的重要載體,為了讓學生準確把握英語詞語、句子所蘊含的感情,在學生閱讀完之后,英語教師再讓學生圈出閱讀材料中打招呼的方式,如“patting on the back、nodding heads、sounding the horns”等等。接著英語教師再請一部分學生朗讀這幾個詞匯并用肢體語言將其表現出來,在讀和做時學生會產生強烈的情境感,感受到每一個英文詞匯所傳遞的豐富感情。例如學生以“patting on the back”的常見形式打招呼,學生滿懷熱情地拍了一下另一個學生的背,而另一個學生開心地予以回應。整個過程下來,學生將自己的情感融入了閱讀材料中,對文章的理解得以加深,學生也獲得了豐富的情感體驗。
高中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具有自身的特征,教學工作者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相關的語言技能和具備相應的心理素質。學生必須通過聽、說、讀、寫來不斷鍛煉自己運用英語的能力,增強英語語感,提高文化素養(yǎng),豐富英語知識。高中英語閱讀內容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英語教師應當培養(yǎng)學生總結歸類的意識,平時讓學生準備一個閱讀整理筆記本,將閱讀過的優(yōu)秀課文、語句歸類整理起來。例如有的閱讀材料涉及文化層面,有的閱讀材料涉及科學知識,學生要整理不同類型的材料,分析異同,在對比、歸納、總結中提高自身對英語閱讀材料的理解,進而培養(yǎng)自己的核心素養(yǎng)。
我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在貫徹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育人理念方面還有所欠缺,部分教師仍然沿用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的綜合素質差?;诤诵乃仞B(yǎng)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是教育改革的必然選擇,只有在實踐中踐行這一育人理念,學生的品格、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我國的教育也才能真正達到“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