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亞林
(江蘇省如皋市東陳鎮(zhèn)雪岸初級中學,江蘇 如皋)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信息化時代,知識更新速度加快,教學的最終目標不在于教會學生具體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方法的傳授,讓學生具備學會學習的能力,才能實現(xiàn)教學的最終目的。所以,初中教師必須深入分析學生特點,針對性教學,創(chuàng)新數(shù)學學法,加強數(shù)學學法指導,以此提高初中數(shù)學質量。
從初中生實際的學習情況來看,初中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許多學習方法的問題。首先,學習方法不適應。初中知識相對于小學知識來說更加深奧,部分學生步入中學階段,在實際學習過程中還是沿用小學階段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不適應初中階段數(shù)學較為深奧的內容,導致初中生數(shù)學學習質量不高。其次,課堂聽課效率低下。初中學科較多,學生的學習任務大,教師也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和精力持續(xù)復習,而很多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注意力分散、重點沒有掌握,使得聽課效率難以提高。最后,缺乏創(chuàng)新思維。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重視機械訓練,導致學生被動化地接受教師的知識傳授,難以掌握真正的解題思維,只能使得學生通過機械訓練,成為相關題型的解題“機器”,只會圍繞著教師轉,不會舉一反三,缺乏獨立的學習思維,學習能力無法提高。
學法指導是一個囊括多種內容的課題,不僅包含對學生學習方法、學習習慣、非智力因素等因素指導,同時還需要對學生執(zhí)行系統(tǒng)、控制系統(tǒng)等整體規(guī)范。下文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提出兩類學生的學法指導途徑。
對于數(shù)學基礎較好的學生,他們已經具有自己的學習方法。但是每個學生的學習肯定是存在差異的,比如有的學生愛思考,有的學生有很強的學習控制力,有的學生單純喜歡數(shù)學這門學科。但是要想將數(shù)學學習提升到相應高度,就要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初中階段可以使用思維導圖的模式,及時把學到的知識組成模塊,加入體系。這樣那些枯燥的知識就像樹的種子一樣,生根發(fā)芽,展現(xiàn)出強大的生命力。隨著我們學習的升入、知識的豐富,這棵樹也變得枝繁葉茂,每一個知識點都牢不可破。
學習基礎好的學生平時課堂教學知識都能較好地掌握,那么教師應該將學法指導更多放在學生自我提升解題能力的引導。例如面對一些數(shù)學問題,教師在講解完教材內容解法后,可以提出疑問:“同學們,除了我們講的解法,你們結合所學過的知識,想想還有其他解法嗎?”這樣學生就會深入去思考,教師再加以引導和指點,抑或者教師可以通過鼓勵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解題思考。
學習亟須加強的學生是我們實際教學中容易忽視的一個群體,他們對學習呈現(xiàn)出太過于安靜和不出色,容易被教師忽視。實際上,這些學生才是最需要學法指導的。
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可以通過游戲教學、情境教學、探究式教學等新型方法開展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要多給他們創(chuàng)設一些探索性的機會,采用鼓勵式學法指導,引導他們勇于探索,如:課堂中,數(shù)學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一些情境問題、開展思考競爭游戲等方法,積極引導學生開動腦筋思考,讓他們思考后上臺展示自己,最后教師根據(jù)不同的學生講解學習策略。
“溫故而知新”。只有不斷復習回顧才能提高對題目解題的鞏固,雖然學生在解題中都能很好地自我思考和提升,但是解題過后不及時回顧鞏固,不經常去回顧知識點,理清思路,往往會很容易就忘記所學的知識點。所以,教師必須重視題后的分析回顧學法指導,例如:日常教學過程涉及以前的知識點,教師可以將之前講過的典型題目拿出來再進行回顧復習、追本溯源,同時結合當節(jié)課的新知識再創(chuàng)設新的題目類型,并分類整合匯總,形成題型模塊,幫助學生形成題型思維,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知,開展初中數(shù)學學法指導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充分認識到學生當前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深入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開展學法指導策略。同時,學法指導不僅體現(xiàn)在教師的短期教學方法傳授,學法指導是貫穿著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各個部分,中學數(shù)學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學生未來數(shù)學學習的基礎,在初中階段開展學法指導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