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璐
(遼寧省丹東市中醫(yī)藥學校 遼寧丹東 118000)
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是基于知識傳授與能力共生的發(fā)展平臺。英語學科教育的發(fā)展是一種文化發(fā)展的縮影,在教學中也有文化知識的滲透,但是并沒有達到系統(tǒng)、全面的統(tǒng)攝,對于英語文化內涵的學習也是淺嘗輒止,沒有達到在教學中傳播知識內涵的使命,也沒有充分利用文化精髓為教學服務的優(yōu)勢,造成二者皆有荒廢的局面。總之,中職英語課堂教學與文化的傳播是不可分割的,要得到充分的重視[1]。
英語文化數(shù)量極大,是歷史的一種濃縮,也是社會核心思想的凝結和傳承,因此,在不同內容體例的文化中,應該選取符合學生認知的內容進行教學,才能夠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就中職生而言,對于英語的認知是十分有限的,因此應該通過一些與其生活較為接近的事例入手,展開相關的教學,讓學生獲得更深刻的體驗。但是,在目前的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對于英語文化教學內容的選取只是照搬的形式,并沒有經(jīng)過自己的思考和系統(tǒng)化梳理,認為知識即是有意義的,內容豐富對于學生的發(fā)展就是好的,其結果往往是相反的。他們并沒有意識到學生認知能力與知識選取之間的關系,從而造成學生難以接受,教師而又將更多的知識灌輸給學生的惡性循環(huán),所以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要重視英語知識的選取和文化知識的有機結合,讓二者能夠相互融合,達成一致[2]。
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代多媒體設備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已經(jīng)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體現(xiàn)出了許多優(yōu)勢,包括方便、快捷、知識容量大的特點也確實給中職英語文化教學帶來了很多便利的條件。對于中職英語教學,我們不應該在課堂上占據(jù)大量的時間,從而沖淡英語學科本體性內容的講解,因此,可以借助多媒體軟件、微課等形式,將所要傳授的知識用這樣新穎的形式進行有效的濃縮,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擴大其認知的文化容量。達到優(yōu)化教學,提高中職英語文化教學效率的效果。當然,在中職英語多媒體手段應用的過程中,應該保存知識的內核,創(chuàng)設意境,加深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認識,而不是用鮮活多樣的手段來替代知識本身,這樣容易喧賓奪主,需要教師加以注意。作為中職英語教師,要認清教育發(fā)展形勢,探索積極、多元、科學的多媒體文化教學模式,實現(xiàn)教育創(chuàng)新目標[3]。
在中職英語課程教學設置過程當中,應該用主題性文化活動來替代整節(jié)課的講解,這不僅是對于英語教學內容的保障,同時也是對于英語學科教育的良性改善。對于英語知識的講解,可以選定某一特定主題,并利用探究式的活動進行深入的研究,讓學生在課下也能夠獲得新的認識。并借助這樣的方式,進一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增強英語學習的互動性和生成性,讓學生通過主體性研究進一步深化對于文化的認識,豐富課余活動,提升中職英語教學的價值。結合中職生的年齡特點,對于文化教育,我們可以采用活動的形式?;顒永谖龑W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參與的興趣,能夠讓學生在專注的狀態(tài)下,接受教育,尤其是文化教育,這一內涵極為豐富,又對于學生影響深遠的內容,更應該采取更為靈活的形式,達到令學生滿意的文化教學效果[4]。
文化情感教育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占據(jù)著很大的比重,情感教育之所以成為教學中的難點,是因為其具有深厚的含義和可開掘的內容,只有教師將情感教學進行處理,才能讓學生在教學中獲得豐富的發(fā)展。但是,就目前英語教學而言,文化的意義不僅在于提高學生對于學科知識的認識,同時也能夠為情感教學做好鋪墊,對于中職英語課堂教學而言,文化正是一種情感的引導,也是一種情感教育的發(fā)展,有助于提升英語綜合教育效能。那么對于不同的文化內容,我們要有明確的主題,尤其是不同階段的學生缺乏哪些方面的教育,我們應該有一個具體的系統(tǒng)的安排,讓不同年齡段,不同問題的學生都能夠獲得有效的教育。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應該更注重活動形式的趣味性和簡便性,讓他們能夠更好的參與進來,對于高年級學生要重視教育的深度和教育的層次,讓學生在獲得文化教育的同時,又不產(chǎn)生厭煩的情緒,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綜上所述,在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滲透文化教育,既是一種大膽的嘗試,同時也具有深遠的影響,所以在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要用智慧和行動來開掘英語文化的價值,充分借助英語教育優(yōu)勢做好知識的傳遞,讓學生得到熏陶和成長,提升學生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