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
《課程標準》從關注學生個體差異,農村和城市教學條件差異角度出發(fā),體現(xiàn)數學課程的靈活性和選擇性提出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實施因材施教。課程內容的教學順序等,可以有多種不同的編排方式,從這一點來看,數學新課程對農村中小學來說,實施起來更具彈性和靈活性。但是在平時的教學中,在具體實施數學新課程教學過程中看到和自己遇到一些問題與困惑。我也在時常思考這些問題與困惑怎么解決,在這里結合課程標準的要求淺析一下。
一、小組合作的要能促進學生思維
新課程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學生提供數學活動的空間,讓學生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課堂上出現(xiàn)了很多交流合作,但是這種交流合作學習的應用效果并不理想。課堂上讓學生動手探索,時間花了很多,許多學生仍然不知道該怎么做,甚至目標不明確,少數不知道自己做什么。這種只停留在表面的熱鬧,學生只會做題不會思維的現(xiàn)象很常見。在學習《函數》一章中的《變量》時,在理解“什么叫變量?”時可以不要簡單的讓學生小組討論課本的例題,然后從課本直接不加思考的得出變量定義。比如這樣提問是不是更合理一些:請同學們在看完例題之后思考題目中有哪些量?這些量有哪些特點?可以將這些量怎樣分類?思考好了然后讓學生去討論,問題層層深入,目標也更加明確,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否則會造成學生知其然不知所以然。
我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要求我們在數學課上要做到實,即結合學生實際,不講形式主義,引導學生去思考和討論,討論時要注重問題的關鍵點,讓學生有討論的重點和目標方向。
二、教育技術的應用要為學生思維服務
新課程要求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把現(xiàn)代信息技術用在數學教育教學中,成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讓學生形成的自己的學習方法。對教師來講,過去的教學就是一只粉筆,一本教科書?,F(xiàn)在不同了,學?,F(xiàn)代化的一些設備有白板,投影儀,鼎億軟件等等。對于我們數學老師而言,光寫光說不行,有了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就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的作業(yè)到前面展示給大家看,哪里有問題一清二楚,老師也可以展示預備好的過程,這樣能大大節(jié)省時間和提高課堂效率,老師教起來輕松,學生學起來也感興趣。但這樣呈現(xiàn)式的教學又給學生留下多少思維的空間的,有的直接呈現(xiàn)給學生,剝奪了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另外有些老師幻燈片式直接點完就算結束一堂課,學生在腦海中又留下多少印象呢?比如學生在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時候,坐標的求法,特點,變換這些都可以很直觀的展示給學生,對生活中坐標的應用也可以結合互聯(lián)網,在網上搜索更多的實例,讓學生對于數學來自于生活又服務與生活有深刻的體會。在學習整式的加減時,學生的算法過程也可以讓學生到白板上展示,對自己計算在哪一步出現(xiàn)錯誤可以有更深刻的印象,下次再做類似題目就不會錯了。但是現(xiàn)在有一個問題,白板,投影儀的運用有時候形同虛設,有很多老師并不能運用自如,更不用說電腦,電視,白板,投影儀相互結合的靈活運用了,我認為應在農村教師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運用培訓上加大力度,不能讓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成為擺設。這可能是農村和城市在教學資源配置上的差距不大,但在教師如何將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運用到教學實踐中還有差距。
三、學生和教師評價的思考
新課程要求教師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不是注重學生學習的結果,而要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的評價,結果與過程均有的教學評價體系,從學校方面看教師的評價是促進教師發(fā)展,但實際可能有些像我們農村老師更重視的分數,只要分數高,家長和學校滿意,就什么都好了。于是題海戰(zhàn)術也又有用了,完全不理會學生的學習,接受和消化能力,讓學生吃飽了也撐著了,增加了學生負擔的同時也給老師自己增加了負擔。分數變成不是激勵學生的數學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數學教學方式,反而成為學生發(fā)展的巨大壓力,成為老師教育教學的心病,甚至是絆腳石,就適得其反了。現(xiàn)在有些農村的家長并不一定全部關注學生的成績,可能更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的進步和表現(xiàn)。而老師只用學生分數來評價自己,可能會為了追求高分不重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我認為我們農村教師也應擺在自己的心態(tài),與時俱進,適應教育改革。
四、農村教師業(yè)務提高的困惑及思考
做教師好多年,但感覺自身在教學時有些不能得心應手,感覺自己的教學水平和藝術始終有瓶頸,不能更高一個層次。我認為教師業(yè)務水平的提高除了自身的努力外,加強農村老師的培訓學習和創(chuàng)設更多的學習機會,部分農村教師不適應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仍有教師沒有理解新課程的實質,更不能把教育概念的理解靈活動地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只有使農村教師真正理解新課程要求,才能真正有效提高農村教育教學的質量。經常進行一些送教下鄉(xiāng)活動,對提高農村老師的教育教學質量也有很大的幫助。
另外,農村孩子是弱勢群體,有的父母親外出打工,有的父母離異,有的孩子是單親家庭,困難學生也比較多,我曾經擔任一個班的班主任,經過我了解這個班的學生有十幾個學生是以上這些現(xiàn)象,達到這個班級的接近三分之一。而承擔了這些孩子教育的是我們農村教師,“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蔽蚁氤宋覀兝蠋煹呐ΓM鐣耐度牒完P心,關心這些祖國的花朵,也是祖國的未來。更多關注和幫助我們農村教師的成長,關注農村教育環(huán)境和資源的發(fā)展壯大,縮短農村和城市教育教學等各方面差距是農村孩子和農村老師的共同心聲。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東縣雙甸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