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世武
(甘肅省金昌市第二中學)
實驗是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根據教師的正確引導而對化學實驗進行自主參與和操作,驗證已有的化學結論,分析可能產生的實驗結果,由此對已學的化學知識進行深化。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要求學生積極主動在實驗操作中對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索,還要促使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在這種教學方式的運用下得到培養(yǎng),促進學生問題探索能力的提高。因此,高中化學教師需要對這種教學方法進行合理利用,使學生能夠在其引導下對問題進行自主提問和解決,由此實現對學生探究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教師在化學教學中不僅需要考慮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還應結合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以此為導向積極引導學生展開實驗探究,由此確保學生可以按照正確的思路開展實驗學習,從而在探究過程中促進學習效率的提升。比如說,在探究“氮硫氧化物對生存環(huán)境影響”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提前將一些諸如改善大氣質量、資源化垃圾等思路提供給學生,并將一些相關的實驗器材提供給學生,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嚴格遵循相關規(guī)范操作,同時學生也能夠認真觀察實驗現象,由此全面分析所產生和變化的化學結果,對其解決策略進行妥善解決。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引導學生闡述本組所產生的結論和相關論據。由此可見,高中化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通過采用探究式教學模式,不僅能夠讓學生進一步認識產生化學現象的必然條件和反應,還能夠讓學生對化學知識進行更加科學和靈活的掌握、應用。
提出問題是開展探究式教學的首要條件,教師需要通過整合多個化學實驗教學資源,通過提問的形式對其情境進行構建,引導學生對其教學內容進行思考,從而使學生能夠在實驗過程中對其知識內容進行驗證。在實驗中,學生能夠對其問題進行不斷發(fā)現,為了能夠進一步驗證實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討論,指導學生開展探究式學習,同時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問題情境進行構建,以學生所感興趣的內容為出發(fā)點引發(fā)更多的教學問題,確保該問題具有思考價值,并且教師還可以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除此之外,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注意觀察日常生活中的化學現象,讓學生有效應用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也能夠在教師遞進式的不斷發(fā)問中自然而然產生疑問,這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主動探究。比如,在開展“氧化還原反應”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初中所學習過的基本原理進行回顧,以實驗教學的形式使學生對氧化反應的實質進行理解,進而讓學生有欲望對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進行探究。教師在實驗開始之前可以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問題:有哪些化學成分是包含在食用鹽中的?氯化鈉是導致鹽有咸味的主要原因,那么是怎么形成氯化鈉的呢?雖然說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質,學生對其不陌生,但是學生并不了解鹽中的化學成分,教師通過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探究式教學情境,能夠有利于學生探究欲望的引發(fā),使學生主動對教學內容進行討論和思考。
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中應用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不僅有利于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還能夠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所以,高中化學教師需要在實驗探究式教學中注重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能夠在實驗中對化學知識進行學習和掌握。高中化學教師在實驗中應詳細講解每個實驗步驟,讓學生對所需實驗材料的作用和用途都有所了解,了解會有哪些化學反應出現在實驗過程中,并清楚地認識到哪些出現在實驗中的細節(jié)部分是需要仔細觀察和留意的。并且,教師還應根據實驗步驟的不同相應設置一些問題,并給學生預留更多的教學時間,使學生能夠在實驗過程中對其進行思考和探究,由此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使學生能夠更加透徹、全面地掌握知識內容。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確保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對于高中化學教學而言,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不僅能夠在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下得到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能夠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得以提升,并且學生也能夠在生活中更好地運用所學知識。因此,高中化學教師需要在應用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時注重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使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能夠得以激發(fā),從而為教學水平的提升提供保障,確保學生能夠更加透徹地學習和掌握高中化學知識。
[1]明文靜.化學教學中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J].新西部(理論版),2014(23).
[2]慈宗理.高中化學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讀書文摘,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