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春蘭
(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三百山鎮(zhèn)中心小學,江西 贛州)
構建主義學習觀認為即使學生學習的內容大多是已知的,但是在他們的認知世界中,這些都是很陌生的,因此他們需要再現知識的產生過程,進行學習。因此,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親自參與思考、進行實踐創(chuàng)新的過程,而不應該被動地吸收課本上現成的結論。在開展數學教學時,必須對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經驗進行了解,給予他們充分的機會,使他們能夠參與數學活動,進行自主探索,并學會與同學進行合作交流,在教學活動中能夠輕松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思維與方法,積累充足的數學活動經驗,以便以后的學習。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該給予學生一個自我探索、自主學習的氛圍,幫助他們得到創(chuàng)新發(fā)展。筆者將從以下幾點去闡述如何將構建主義學習理論運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
內心對知識渴望的矛盾心理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只有有效地激活學生內心真正的需要,才能使他們形成真正有意義的學習活動。對此,教師就需要花費心力,了解熟悉學生已掌握的知識經驗,善于提出一些在學生已掌握的知識上的新問題,讓學生既感興趣,又能開動大腦思考問題,使他們處于一種“心求通而未得”的有趣境地。通過創(chuàng)設相關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內心對知識的矛盾與沖突,激起探索知識的欲望,積極思考,主動尋求答案,養(yǎng)成自主探索、自主思考、合作談論的能力。所以,學生學起來特別帶勁,而且輕松有趣,所掌握的知識也牢固。
在課堂中,需要精心設計一個能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教學活動,能夠帶動每一位學生主動參與、思考、觀察問題,從中獲取自己的親身體驗。這樣不僅可以在合作交流中不斷優(yōu)化自己的結論,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對于小學生來說,要做到這點,充分的材料和特定的情境都是必不可少的。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就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痹谶M行教學的時候,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對事物的認知的不同特點,合理地設計開放性的探索問題,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進來,抓住自主探索的機會,讓學生在觀察、假設、實踐、分析和整理的過程中闡述一些自己的觀點,給每一位學生提供主動參與、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
現代認知心理學在對知識觀的廣義概念中,有些專家把知識分為陳述性和程序性。從知識內容具有不同特性上看,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索中學習知識是程序性知識。在學習百分數的認識這節(jié)課時,利用幾個導學問題讓孩子們以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共同討論百分數的意義,百分數的讀、寫法。學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將平行四邊形紙塊剪一剪、拼一拼。通過操作、觀察、探究,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
學具是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工具,是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自己探索、發(fā)現、思考獲得發(fā)展的指導老師。學具對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幫助很大,在選擇時應該全面考慮到多種探究問題的思路方式;還應該具有新知識結構的某一方面特征以及知識的重演,此外還要能夠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另外,在學具運用時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在數學活動中自主探索的條件,更好地發(fā)揮學具的作用。
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人的內心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是滿足他們好奇心的最直接的辦法。
在自主性學習課堂教學中,比如“假分數和真分數”的活動,我設計了“真分數、假分數我創(chuàng)造”的小組活動,每個孩子都有老師準備的材料,每個孩子將材料分一分,創(chuàng)造一個自己喜歡的真分數和一個假分數,然后將自己得到這個分數的過程記錄在《研究報告》上。在每一次活動中,孩子是活動的主要對象,因為他們有自己不同的記錄方法和獨特的思維方式,他們在活動中提出的觀點可能直接影響教師教學,所以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問題,及時把握學生的動態(tài),積極推廣不同學生的看法。此外,在一張《研究報告》記錄卡上記錄材料,有的學生有一種記錄方法,有的學生有3~4種記錄方法,學生在組織、討論、介紹、共同交流的過程中就會發(fā)現有多種記錄方法,這時讓更多的小朋友進行嘗試、借鑒和學習,這樣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探索方法,而且還能增加學生的思維方式。在老師和學生對材料的不同觀點的互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探索與認知能力。
在課堂教學方面,我們要對每一位積極參與的學生給予掌聲和肯定。如何展示小組學習成果有不同方法,比如有分有合地進行展示、聲情并茂地介紹,或有角色分配的小表演,或用圖表與文字等等。當獲得肯定時就會增加自信,學生就更有信心去展示。此外活動中每次的展示其實也是其他小組學習的過程。如教學《容積單位》時,小組探究關于立方厘米、毫升、升、立方分米之間的轉換關系。當實驗開始時,每位學生都會積極想辦法,思想就會“動”起來。完成實驗后,他們會爭著匯報他們的發(fā)現,在匯報過程中相互學習,對知識的理解也會進一步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