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發(fā)榮
(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寶口鎮(zhèn)中心小學,廣東 惠州)
1.學生存在著個體差異。德國著名哲學家萊布尼茨說過:“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弊匀唤缰猩星覜]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事物,更何況人呢?也就是說人是有個性的。由于學生的基礎、智力、興趣等方面存在顯著的差異,學生的學習成績也因此有了優(yōu)良、潛能之分,教師就不可避免要面對一部分潛能生。
2.教師的工作量。我所在的鎮(zhèn)小學教師緊缺的情況下,教師的工作量非常大。大部分教師都要任教2個班以上,有的還要跨2個或3個年級甚至要跨2個或3個科目。假設每個班有5個潛能生,每位教師也要面對10個以上的潛能生,如何讓教師們在不增加太多工作量的情況下,又能有效地轉化潛能生,是本文將要探討的問題。
首先,本文提到的潛能生是指智力正常,學習成績卻明顯落后的學生。其成因有以下兩種:
1.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情緒、性格、學習習慣等。情感態(tài)度又包括了:興趣、動機、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仔細研究班里的潛能生,就會發(fā)現有一部分學生是由于缺乏學習興趣或有效的學習策略,又或者是性格過于內向導致的落后。對這部分學生,我們在課堂上采取一些“預防措施”是可以及時幫助他們克服困難、擺脫困境的。
2.智力因素。還有部分潛能生往往會被教師認為是智力低下造成的。這部分學生在學習方面表現為:(1)記憶力差,記得慢,忘得快。(2)不能按進度學習,寫字慢、完成作業(yè)或考試比一般孩子所需的時間長。(3)多動,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極短。上課疲憊,課后卻很興奮。(4)對理性知識和抽象概念理解能力較差。其實,這一類潛能生的成因更準確地說是學習障礙(Learning Disabled)引起的。美國“全國學習障礙聯合委員會”在1981年提出的關于學習障礙的定義是:在求知、聽講、說話、閱讀、寫字、推理或算術能力上出現不同性質的學習困難的統稱。這類學生需要通過課外輔導才能達到一般的學習水平。
1.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有的表現為好動;有的表現為愛說話;還有的很沉靜,不喜歡舉手發(fā)言。對此,教師在課堂上要注意教學活動的多樣化。例如,讓好動的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或配合老師作一些游戲的示范以滿足他們“想動”的欲望;請愛說話的學生帶讀課文、回答問題,讓他們無暇顧及“題外話”;沉默寡言、性格內向的學生往往容易被教師忽視,如果他們長期被“冷落”在一邊的話,很快就會失去學習信心,對學習不感興趣,加入到“潛能生”的隊伍。事實上,這類學生心里很希望老師能夠注意到自己,卻表現得很被動。這時教師可以叫他們到黑板上做一些寫方面的練習,既照顧到他們害羞的心理,又滿足他們想受到別人關注的需要。在課堂上關注每一位學生,讓每位學生都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重視,促使他們保持學習的積極性。
2.把握好容易出現兩極分化的兩個階段,縮小兩極分化
三年級和五年級是小學階段容易出現兩極分化的學年段。這是因為,一、二年級的知識還是基礎,知識面還不廣,而三年級的知識面也廣了,內容也多了,任務又更重了,因為開設了英語這門新課程。這時教師可以在每節(jié)課前用5分鐘先復習一下前面所學過的相關知識點,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防止學生過早的出現兩極分化。另外,從一開始就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也是很重要的。五年級也是一個容易出現或擴大兩極分化的階段。五年級的知識面更廣,知識點更深,一直都是小學生學習的難點,如果沒有幫助學生渡過這些難關的話,一些意志薄弱的學生將出現畏難情緒開始掉隊,可是這些知識點又是學生日后學習要應用到的重點知識,如果學生沒有掌握好的話,那么就無法再繼續(xù)學習下去,從而導致部分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成績下降。學生失敗的教訓太多的話,很快就會失去學習信心或者產生焦慮的心理,這些不良的情感對于學生的學習是極為不利的。
把握好這兩個階段,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了基本的學習方法以后,學習的興趣及效果也會日趨穩(wěn)定。
對于有學習障礙的潛能生,教師首先要以理解、寬容的態(tài)度加以對待,然后才會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幫助他們逐漸走出學習的“困境”。
1.進行有效的課后輔導
有效的課后輔導是指對潛能生經過個別輔導后,其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向好的方面有所改變,學習內容從不知到知,從知之較少到知之甚多。課后輔導要達到“有效”這一目的,其方法、形式很重要。采用游戲的方式往往比耐心講解收效更快。維果茨基指出:“在游戲中,一個孩子的行為總是超越于他的實際年齡、他的日常行為;在游戲中,他比他本身的實際水平要高出一點?!苯處煱演o導內容設計成游戲,可以讓潛能生在一種輕松的氛圍中爭取進步。
2.尋找不同的教學方法
根據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的智能多元論:人的智能有語言智能、邏輯智能、空間智能、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交往智能和內省智能。有些潛能生學習語言的能力較差,但在另一些方面卻很有特長。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利用特長的“正遷移”幫助他們提高學習能力。本人在輔導潛能生時也碰到過這樣的學生:他的記憶力極差,連幾句簡單的乘法口訣,每天都在讀背,用了一周的時間都沒有背出來。后來在與他的家長交談時,無意中了解到這個學生很喜歡模型制作,還幫同學修理過壞了的玩具和錄音機。這個新發(fā)現給了我一個啟發(fā):我在輔導他記口訣時,給他提供了一套1-100的數字卡,教他玩“字謎游戲”。先讓他找出一個1-9的數字,然后教他任意再找出另一個1-9的數字,最后找出這兩個數的乘積。這種方法很奏效,能夠幫助他記住乘法口訣。我也從中發(fā)現了這個學生的學習方式:動手操作。